佚名
鱼不仅是大脑的助推器,心情的改良剂,还是美容护肤的佳品……因此,它成为人们餐桌的“常客”。然而,鱼又可能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如何吃才能做到既安全又营养呢?
提示1:鳞片易聚重金属
从相关实验室的分析数据显示,鱼体内重金属聚集最高的位置依次为鳞片、鱼鳃、内脏、鱼肉。所以,在处理鱼的时候,应该首先将鳞刮去。一些“无鳞鱼”如带鱼、鳗鱼、金枪鱼、鱿鱼、沙丁鱼等,其实大多也有鳞,只是鱼鳞已经退化至细小,不易被发现而已。这类鱼的鱼鳞同样会有重金属的残留,程度也许并不亚于有鳞鱼的鳞片,所以在食用前仍需用刀刮去。
建议:草鱼和鲤鱼等,在刮去鳞片后,鱼身上还能看见一层淡黑色的外膜,可先用开水烫一下后,将刀刃竖起来将其刮下去。这样的处理方法,除了能达到去腥的目的,还有助于彻底去除鱼体表面的污染物残留。此外,为安全起见,不要去吃用鱼鳞片制作成的食物如鱼鳞粥等。
提示2:巧辨鱼的食物链
不同鱼蓄积重金属的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由鱼的食物链决定的。通常食草类鱼的重金属含量要低于食肉类鱼,淡水鱼的重金属含量要低于海鱼。食草类的鱼如草鱼、鲫鱼、鲤鱼、鲢鱼等,肉质比较松嫩,鱼刺相对较多,它们没有食肉动物的牙齿,以海藻或水草为食,因此体内的重金属主要来自水流和水中植物的污染,人食用后危害相对较小;而另一类凶猛的“食肉性”鱼类,因靠猎食其他鱼虾类生存而在体内会蓄积更高浓度的重金属,这类鱼的显著标志就是有明显的用于撕咬食物的利齿,如带鱼、石斑鱼、墨鱼等,当我们在处理鱼腹时,很容易发现未消化的小鱼小虾。另外,海鱼的重金属含量常常较淡水鱼含量更高。
建议:不要单纯地从鱼的个头大小来判断是否安全。虽然从单一品种而言,个头小的鱼在水域中生存的时间短,重金属自然更少,但同时也要考虑养殖环境,同样大小,来自高山湖泊中的小鱼肯定比工业污染区附近海域的小鱼安全得多,而五年生的黄辣丁远比一年生的草鱼小,但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恐怕要比草鱼多。
提示3:切忌高温和多油
如何做鱼才最健康呢?其实很简单,忌高温和多油。在正式烹饪前,最好先用少许油将鱼的两面稍微煎一下,除了起到去腥的目的外,也有利于对鱼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譬如清蒸是营养流失最少的一种做鱼方法,并且最有利于保持鱼的低脂健康特色;其次是小火炖,可以保持鱼中有益脂肪酸的稳定;再是红烧,但要适当缩短油煎时间。
建议:尽量少做松鼠鲑鱼、油炸带鱼等,因为鱼中含有Omega-3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在煎炸的高温下容易被氧化,从而失去对健康的保护作用。同时,煎鱼用的油在高温条件下,还会生成对心血管系统有害无益的“坏脂肪”即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
提示4:其他注意事项
用具要生熟分开:吃没有加工熟透的鱼虾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病,用切过生鱼的刀、砧板直接切熟食、拌凉菜或水果,很容易被细菌污染。
注意吃鱼的频率:专家建议一周3~4次,或是隔天食用,这样即便存在重金属污染,也能给肝脏一定的排毒时间,且不会因摄入量过大而造成蓄积。此外,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出发,全面食用各种动植物,才有助于健康。
摘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