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欧洲的不老青春

2015-05-14 16:53李树波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佩德罗里斯本葡萄牙

李树波

葡萄牙里斯本,码头景色。图/IC 图片编辑/何晞宇

里斯本的太古斯河口,天水间粉红灰黛苍蓝,有海岸的宽广无垠而无海风的咸腥,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少年的朝气。似乎这里亘古是欧洲的清晨,天空定格在伟大的15世纪,商船通过那粉光潋滟的河口开向非洲,驶入一个被许下的富贵愿景。

面对太古斯河,身后商业广场所在的位置曾矗立过皇家宫殿、造船厂和“印度之家”以及负责与欧洲其他国家和葡属殖民地交易的行政大楼。葡萄牙殖民地曾经遍布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大量黑人奴隶通过安哥拉被贩卖到南美,来自巴西的白银、黄金和经济作物,来自印度和东帝汶的香料,支持着帝国的经济命脉。

沿河畔往西几公里,从16世纪初开始动工的贝伦塔和哲罗姆斯修道院是帝国全盛时期的产物。贝伦塔是曼纽尔一世时期的水上堡垒,也是纪念达伽玛航行一百周年的纪念碑,不过浅色石材和细碎花边装饰让它看上去更像一个婚礼蛋糕。

哲罗姆斯修道院是用从香料贸易里抽取的5%的税金修建的,一建就是50年,直到葡萄牙被西班牙征服,现金流枯竭才草草完工。它简直是棵大理石圣诞树,堂皇庄严地把所有华饰都披挂到自己身上。葡萄牙和亚平宁半岛各城邦海路往来频繁,它买威尼斯的货,学热那亚的航海技术,可是对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敬谢不敏。它爱的是被称为“曼纽尔风格”的哥特式的浮雕玫瑰窗、尖顶雕花柱头柱廊,使得这座修道院成为了欧洲晚期哥特建筑的代表。

去过葡萄牙前殖民地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后,回看里斯本,越发觉得这城市是青春片里的欧洲,不肯老去。即便每个生命的中年都不免满目疮痍,但无损于它出发时的光辉。

到里斯本时是圣诞节期间,教堂门口和圣诞集市里陈设的耶诞马厩模型让我们意识到,来到了喜欢圣像崇拜的天主教国家。

里斯本有一半建在山上,蜿蜒狭窄的坡道把我们带到订好的老城公寓。房东玛利亚25岁左右,有娇小的身材、姣好的面目和深色的皮肤。葡国人血统糅杂,这位玛利亚身上大概至少也流着来自两大洲的血液。很舒服的全木楼梯,两个卧室,一个过厅,一个客厅,小小的法式阳台下就是陡峭的棋子路。房子是玛利亚妈妈一手装饰的,到处是燕子、粉色系波尔卡小园点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铁皮饼干盒子,镜子上也缠绕粉红、蓝色、褐色等各色花布的飘带。

公寓的位置极其方便,街头街尾有许多餐馆,下一个坡就是建于1886年的罗西乌火车站,再下一个坡就是作为交通集散地的罗西乌广场。16世纪时,罗西乌广场是进行宗教审判的地方。外交人员的住宅、医院和贵族聚居的地方也在这个区。

里斯本老城区在1755年的大地震里归于尘土了,国务卿庞巴尔侯爵负责重建起来的,就是现在被称为Baixa(市中心)的庞巴尔下城。它以商业广场为中心,街道宽12米,铺陶砖,在外观上属于新古典主义,整齐划一。

网格状街道是抗震建筑的最早实践之一,也使主商业区迥异于其他欧洲老城那状如蛛网、自由发散的街道形态。在这一点上,庞巴尔下城和近百年后的巴黎豪斯曼街区类似,都是政府首次有机会对城市面貌和结构进行整体规划,不同处是前者闪烁着启蒙时代的理性之光,后者则是拿破仑三世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街垒战而让设计师对城市进行的彻底改造。

1874年,罗西乌广场上竖起纪念佩德罗四世皇帝的立柱,更名为佩德罗四世广场。佩德罗四世代表的是里斯本失去葡萄牙首都地位的几十年。

拿破仑半岛战争后,葡萄牙皇室逃到最富庶的殖民地巴西,以里约热内卢为首都。1820年,若望六世被迎回里斯本,其子佩德罗王子留在巴西当摄政王。里斯本的议会要收回巴西的特权,恢复其属地地位。深爱巴西的佩德罗愤而起兵,1822年宣告巴西独立。1826年,若望六世去世,作为王位第一继承人的佩德罗即位,因舆论无法接受他兼任葡萄牙和巴西国王,旋即退位,把葡萄牙王位传给了长女玛利亚。

巴西独立后和葡萄牙还是血脉相连,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同声同气,其富庶的资源和发达的工业,让葡萄牙在经济最不景气时也有几分底气。

葡萄牙里斯本郊区广场上的雕塑。图/GETTY

1884年之前,葡萄牙在各属地甚至没有专门设立政府和行政机构,主要靠“印度之家”这样的商业机构、驻军和移民葡商来把当地资源运回母国。1884年欧洲国家在柏林召开西非会议,排排坐分非洲。欧洲列强不满又小又穷的葡萄牙独占大片非洲土地,提出没有有效统治就不能算作领土,应让能者居之。为了保住殖民地,葡萄牙立即推行激进政策,设建制,铺铁路,搞归化。

1926年,帝制在葡萄牙被推翻,财政总长被推举为新共和国总理。他打得一手好算盘,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大量种咖啡、棉花等经济作物,将之变成葡萄牙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低价买,高价卖。50年的激进殖民剥削彻底摧毁了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经济自主性,使其只能依附于葡萄牙。

另一方面,葡萄牙人鼓励殖民地居民学葡文。黑人只要识字、交税、无犯罪记录,就能取得葡籍。这也给了黑人向上流动的机会。殖民地的上层社会都把子女送到里斯本读大学。20世纪60年代,正是欧洲左翼思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年轻的留学生在里斯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因反殖民主义的目标走到了一起。这个圈子里,诞生了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几内亚解放非洲党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创始人和领导人。1961年开打的独立战争,让葡萄牙政府在道义和财政上都越来越难以为继。1974年,军队发起了康乃馨革命,没流一滴血,左翼的第三共和国政府取代了新共和国政府,宣布废除殖民统治。

里斯本的博物馆如繁星密布,我们时间有限,只看了一个国立古代博物馆。里面展示了15世纪以降葡萄牙本国和舶来的各种文物。家具是风格主义和东方情调的混搭,能看出明清家具尤其是广式螺钿镶嵌细木家具的影响。瓷器展柜更是中国外销瓷的世界。葡萄牙主要产陶,最出名的是锡釉陶砖和陶器。在陶器上敷一层含锡的不透明白釉,烧出来可仿中国瓷器的莹白;在白地上施以钴蓝彩,则呈现青花的效果。这种装饰砖在葡萄牙称为Azulejo,是16世纪以来一直流行的住宅外墙装饰。古代博物馆还有巨型日本画,应该是所谓“长崎绘”。美术史上老说长崎绘是受荷兰商人影响,其实葡萄牙是第一批登陆日本的欧洲人。他们绕过印度而来,在长崎和日本人贸易。葡萄牙耶稣会教士们在果阿学会用面粉糊裹蔬菜油炸,带到日本就成为流行的街头小吃“天妇罗”。

另一处值得参观的是古尔本基安美术馆。原籍亚美尼亚的古尔本基安在伦敦大学学习石油工程,并获得英国国籍,在中东和欧洲之间做石油掮客。古尔本基安在他组建或重组的石油公司里都获取5%的股份,所以有个“5%先生”的诨名。他名下的基金里拥有荷兰皇家壳牌、伊拉克石油公司、英国BP、埃克森美孚等公司的股份。二战期间,古尔本基安因为效力于维希政府,被英国吊销了国籍。1942年,他离开法国,来到中立国葡萄牙,在这里住到1955年去世。他对英国始终心怀怨怼,1951年,他拒绝了英皇乔治五世颁给他的大英帝国勋章。其毕生收藏的6000余件稀世珍品也就落户里斯本了。他的人生信条是:只要最好的。这些藏品上溯希腊、罗马和埃及亚叙王国,囊括15~18世纪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的大师杰作。

里斯本是个温吞如水、易于融入的地方。每个街角都似有奇遇。二战时这里到处都是间谍——葡萄牙人同时和英国、西班牙、犹太人和德国人做交易。也许,40年代的里斯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场”,物质、能量和时间在这里发生了扭曲,不再剑拔弩张,以文明世界的规则进行交换。

里斯本的五条电车路线上,每条都保留了一些古老的黄色电车以娱游客。它们牵着两条辫子,从陡峭的棋子路上叮当作响地开过来,一切和70年前一样。

在这里,葡萄酒和水一个价,湿暖的空气蕴涵大量荷尔蒙,多愁善感的法多歌咏最得体不过。

这就是里斯本。几分雕饰几分计算,几分率真几分伧俗,十分迷人十分包容,充满历史却毫不沧桑,如饮不老泉。

猜你喜欢
佩德罗里斯本葡萄牙
葡萄牙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泪水庄园的纯情凄美
The Hardest Language
一扇受够了的门
葡萄牙
求职不忘“恋家”
危地马拉“老兵”被判6060年
《里斯本条约》有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