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对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2015-05-14 11:55陈思刘海晨王楷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来访者共情心理咨询

陈思 刘海晨 王楷清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即在师生间建立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和谐关系。审视以往的课堂教学,传统师道尊严、“独白式”课堂和应试教育这三者共同异化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而心理咨询中的尊重、真诚、共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则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提供了有益借鉴。

课堂教学 和谐师生关系 心理咨询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石所建构的师生关系,其动力源泉就在于对心理学研究实践成果的借用。心理咨询作为应用心理学在实践应用中所形成的成熟理论和实践体系,它在咨询的过程中始终以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关系的“和谐”为依据,而这也与现代型师生关系对“和谐”的追求不谋而合。以之来审视当前课堂教学中所形成的师生关系问题,能为我们深入建构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一、课堂教学中建构和谐师生关系是题中之义

一般认为,教学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1]。其中,“教”的组织者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统一”的场合是课堂情境。“相统一的活动”,即在课堂情境中,教师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与学生之间就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互动探究。而这一探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均以在场人的身份在课堂场域中的“情感”对话。如果彼此间缺乏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或沟通,那么课堂交流也只是流于形式的问与答,想要以这种问答式课堂来建构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间交流身份的平等、对话氛围的民主、交流内容的情感交融性。现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也即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即是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的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和谐关系[2]。和谐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早已为前人所论证。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3]苏霍姆林斯基更是强调:“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4]毋庸置疑,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对话关系的形成,而这也必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的反思

审视现在的学校教育不难发现,众多教师比较偏爱那些成绩优秀、名列前茅的学生,而那些成绩平平乃至后进的学生则常常为教师所忽略。即使有在某方面发展存在天赋的学生,亦难以为教师所认可和青睐。由此推之,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现象不仅存在,而且比较普遍。对师生关系的种种不和谐现象“追本溯源”,笔者认为,如下三点,不可不察。

1.传统师道尊严惯性思维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尊师重道”的师道传统。自汉代董仲舒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以来,“儒学”就作为“正统”思想为历朝历代君王所重视。但这一师道传统却并非单纯的“尊师重道”,而是将“等级观念”、“地位尊卑”等相关观念与之进行杂糅,从而将教师作用推至极致。等级性、权威性、服从性是这一师道传统的突出特征。更因这一传统方式在解决现实教育教学问题时所具有的“即时效果”性,而被教师乐此不疲地反复使用。典型的如体罚现象、罚写作业等,虽说对学生的体罚不一定会使学生真正认同,罚写的作业也许只是学生的敷衍了事,但至少在形式上,教师想要的惩罚效果已然显现。也许教师的初衷是好的,但在这一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最终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也使得在“民主”、“平等”等观念广为传播的今天,教师依旧难以以“朋友”、“知心人”的身份走近学生、融入课堂。为此需要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跳出传统师道尊严惯性思维的窠臼。

2.“独白式”课堂沟通途径的压抑

课堂教学活动是由师生双方构成的情感交流活动。作为课堂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哪怕一句赞美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成为学生进步的不竭动力。然而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交流却是比较缺乏的,这一方面是受教学时间所限,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无法充分展开;另一方面受传统师道尊严惯性思维的影响,教师观念中依旧难以抛弃“权威者”的形象,课堂依旧是教师“独白式”的一言堂。即便与学生交流,也只是带有既定价值预设的灌输,而并非真正关心学生的内在情感需要。压抑与被压抑、遵从与被遵从,这样的强制观念在“独白式”课堂教学中如影随形。强制的观念只能以强制的方式来展开教学,灌输式教学便与之结伴而生。现代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由“独白”变“交流”、由“灌输”变“互动”,如此,则不仅课堂教学的氛围是和谐的,教师更能以“知心人”的身份走进学生内心。

3.应试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异化

应试教育是教育科学化与教育制度化结合的产物,具备“标准”“可控”“高效”等科学化特征,在我国因历史发展的特殊轨迹,“应试”也一直被人们视为是合理选拔人才的平台。在改革开放之初,面对我国各项事业都急需人才的困境,“应试”无疑是合理的,但伴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入发展,应试教育却逐渐成为束缚人发展的工具。学校评价指标中,以考生成绩的高低来作为评价学校重点与否的分界线;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以班级学生考试成绩的“三率”来作为衡量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学生学习评价要求中,以学生个人成绩的优良,来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量尺。如此这般,只能导致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围绕“应试”开展的怪圈,更会导致教师理所当然地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把学生分为学习成绩优良者和落后者。其中前者常常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而后者则常常为教师所忽视,甚至遭受不公正对待。这样的教育导向,只能促使师生关系的持续恶化。

三、心理咨询视角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途径

心理咨询活动与学校育人活动分属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但无论哪一种性质的活动都包含着关系互动。这两类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或来访者形成健康的心理,达成积极、健康、和谐的价值取向,以完善自我人格。二者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基本的一致性。endprint

1.民主平等关系建构的核心——尊重与真诚

尊重和真诚是影响关系双方和谐的重要因素,而在心理咨询关系中这些因素皆被置于核心位置。“心理咨询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无条件尊重来访者,强调咨访双方的地位平等,咨询师用真诚和信任对待来访者,咨询师绝不凌驾于来访者之上”[5]。这就要求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不仅要平等地看待来访者的现状、价值观、尊严、人格等方面,也要尤为重视与来访者在人格和价值观上的迥异部分。如此,无条件尊重就为咨询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信任基础。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防护区”,尊重会使对方产生想向你敞开心扉的意愿,但能否向你敞开心扉还取决于咨询师的态度——真诚。“心理咨询应以咨访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外部指导或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内部成长的关系。”[6]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习惯于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当咨询师以真挚诚恳的态度置身于咨询关系中,会自然表现出不刻意迎合、不取悦来访者的态度,从而让来访者产生愿意交流的意愿,并营造出和谐的沟通氛围。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当教师以无条件尊重的方式来完整地接纳、信任并关爱学生时,就会赢取学生无比的信任与尊重。秉持此方式并与学生积极沟通的教师,也会很快得到学生回应。每个学生都是真诚善良的,但在学生与教师间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之所以有的学生与教师“保持距离”,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不够真诚。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中转站”,更是情感的“交流所”。课堂氛围中,学生更多地希望自己被理解、被悦纳和被信任。当教师满足学生的这些课堂需求,让学生敞开心扉时,学生就会“迫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愉悦”地探索未知世界,更会愿意倾诉自己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

2.“对话”关系建构的平台——共情

心理咨询的重点在于来访者是否愿意敞开心扉真诚倾诉,而“共情”则为咨询师与来访者间的有效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7],它也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咨询特质[8]。当咨询师从来访者的观念出发,站在对方角度来体验其内心世界时,就会产生与来访者具有一致性的情感体验。具有了一致性的情感对话基础,咨询师就容易将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有效传达并影响对方。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想要与学生之间实现“无障碍”真诚沟通,“共情”无疑是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面对课堂中学生业已出现的问题,教师不应是首先从自我立场出发指责学生,而是从学生立场出发真诚地理解对方。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处境,体会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产生与学生具有一致性的情感体验。这时,“共情”便成为师生双方遭遇的平台,教师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平台上学生问题的分享者,双方的交流也就比较容易产生。而且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有问题的基础上,更能从策略层面给予指导,而学生也恰恰需要这样的指导。借助“共情”这一平台,双方的“无间隔”对话就此产生。

3.多元评价方式建构的基石——无条件积极关注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问题的思考,乃至措施的采取,往往会涉及利益和价值冲突的抉择,而在这些抉择背后也许就是个体难以逾越的情感之痛。心理咨询中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观念强调,“无论在治疗的什么时候,治疗者都要表现出无条件的绝对尊重和接纳,要乐于接受当事人可能会有的混乱、恐惧、愤怒、蔑视、痛苦等情感,以及如明知故犯的错误等问题”[9]。这样的观点无疑认为每个来访者都是可以改善的,而无条件绝对尊重和接纳的做法,则可以让来访者将负面情感尽情宣泄而无所顾忌,进而引导来访者关注其自身言语和行为中的积极方面,并将其心理发展引入合理轨道。

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将单一化的知识考核方式视为评价体系的核心,由于其一味地重视认知层面的理性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知识建构的鲜活性、生动性,从而扼杀了学生多向发展的可能。多元化评价的评价方式则有效地弥补了这种评价方式的不足。然而也正因为评价方式的多元,却也导致了教师无实用标准可依的尴尬局面。“无条件积极关注”则能帮助教师找到评价所依存的基点。教师通过有选择地强调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以突出学生自身的优点,使他们始终抱定“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鼓励他们多方面积极尝试解决并改善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最终使个体自我可以自由发展,形成具有独特人格特质的人。

心理咨询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虽已为实践所印证,但这种方式不宜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应用到课堂师生关系的建构中,因为它本身也受制于主客观因素。如心理咨询关系中的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师生关系通常都是一对多的关系;再如“共情”因人而异,它的准确性就显得异常重要,教师若不能准确“共情”,反而会对学生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在借鉴心理咨询的相关策略建构师生间的关系时,应注意“批判性借鉴”,在充分把握心理咨询与其借鉴对象的关系中,实现对心理咨询方式的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邵晓枫.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J].教育学报,2007(5).

[3] [苏]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杜殿坤等,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 叶湘虹.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方法论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6] 钱福永.当代中国心理咨询的误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

[7] 贾晓明.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对共情的理解与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8]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9] 王松花.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心理学,1998(4).

[作者:陈思(1989-),女,辽宁抚顺人,喀什师范学院教育系在读硕士研究生;刘海晨(1989-),女,安徽合肥人,喀什师范学院在读教育系硕士研究生;王楷清(1986-),男,河南鹤壁人,喀什师范学院教育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

猜你喜欢
来访者共情心理咨询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