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大学语文在教学中一直存在课程定位不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较死板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主要措施有:强调学生为中心、倡导探究性学习、依问题问核心组织教学、倡导使用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可是目前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对高职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很多同行们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下面我结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简单归纳一下我们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中的探索。
一、存在问题的简单分析
(一)课程定位不清楚
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该课程该如何定位?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争论不休,没有定论。课程定位不清晰,也导致教师不知道教学的重点在哪里,学生无法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必要性,更不知该如何学习,教与学都陷入了盲目境地。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含糊不清还体现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上,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不开设大学语文,开多少课时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随意性。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高职学生学习热情本来就不够高,求知欲也不强,大多数同学上课基本不做笔记,有问题稀里糊涂,很少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课后该完成的作业不去思考,东拼西凑的敷衍了事。再加上文学素养普遍相对低下,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更是低下。尤其是如今,语言环境的变化也对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现在大学生拥有电脑、手机的占绝大多数,现代科技固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它使得本来就逐渐减少的与语文相关的阅读、写作的机会更少,这些变化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相对死板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他们还是用传统的方法,上课只是教师在讲台唱“独角戏”,课堂上没有小组的讨论,没有师生的交流,没有学习方法的指导,甚至有的老师连多媒体都不会用。这种相对死板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得本来就学习兴趣不高的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气氛更加的沉闷,教学效果理所当然的极不理想。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改革让全体大学语文老师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定位。一切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指导者。明确学生为中心,老师就要正确对待学生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收获的快乐。要想真正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首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其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应用他们以往所学的知识,提升学习的信心;最后要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知识,就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
(二)强化素质教育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
大学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大学语文有着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同时它也是实行素质教育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对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出于提升学生素质的考虑,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形成自己对问题的基本认识,在这样的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由课本而举一反三,指引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由课本出发先推荐一些课本所涉及的经典的、优秀的作品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亲近名著、亲近经典,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授课过程中必须贯彻趣味性、时代性
教师在讲授具体篇目时,应把相关的背景知识、作家的生平轶事、民俗文化等内容穿插进去。这些材料都会提高大学语文课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课不应脱离现实生活,教师要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作出见解独到的理论分析,对一些新出现的文化现象进行科学阐释,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描写古人的生活和思想的经典作品,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也应该能挖掘出时代意义,古为今用。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突出优点就是信息交换量大,并且形象直观,易于接受。大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也应该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授《春江花月夜》时,不仅可以进行配乐的诗朗诵,还可以播放同名的古曲,通过音乐的作用让学生沉浸在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的知识更加全面,还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多媒体的使用可以直接将相对抽象的情感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轻松,也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 李瑶曦.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中的功能及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7).
[2] 钱民辉.略论多元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
[3] 龚艳,刘亚律.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教育学术月刊,2009(3).
作者简介:王洪生,1975年生,河南汝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