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摘要】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学生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适当渗透道德知识,这对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与道德素质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道德教育;小学语文;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曾提出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l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一、语文与道德的关联
语文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将“文道合一”,文是指字词、语句;道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学文,又明道,文与道是水乳交融的,二者不可分割。新课程要求提出要重视语文教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学科相关知识和思想道德进行有机结合,在给学生传授课本上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培养。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在最大限度上掌握语文这一学科的真谛。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尤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中,是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重中之重。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在最大限度上掌握语文这一学科的真谛。同时,包括对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共同和谐发展,形成爱国主义精神都有促进作用。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修养。最新教育改革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它当中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字、词、句、诗、篇等各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学生心灵进行培养,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我国目前使用的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所蕴涵的道德知识往往比语文基础知识教育要多得多。比如:古典诗文、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学生通过在这些诗词中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此来提升道德修养。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收获知识同时还能接受思想品德熏陶。正因为语文教学中拥有丰富道德教育知识,无论是对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育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与道德观念相结合,优化学生道德情感。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一)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
道德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教学成功与否。以课本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是导致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不够深入彻底的最主要因素。只有变化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艺术的增强,才能到达预期教学效果。创建多维性教学就强调师生之间需要相互交流沟通,将“一维”转变为“多维”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成效。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从权威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将学生变成课堂上的主人。在实施互动教学模式时,需要强调的互动是多层面的,不仅是认知层面还包括情感层面,同时,还具有人生价值和意义。意义层面与知识质量都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和收获知识后的感受。人不再是外在于知识体系而存在的,而是内在于知识,应该强调与知识融为一体。
(二)通过教材内容进行道德教育
教材中有很多道德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导语的方式进行渗透教学。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时代财富,是我们的榜样,不仅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需要学习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更需要学习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精髓就在于奉献,我们要坚持做身边的平凡小事,从点滴小事做起。这一篇篇教材构成了一个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祖国的山、水、物等一个个事例,逐步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对祖国人民的认识,以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在讲有关祖国山水的课文时,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说明学生对此类课文都很有欲望去了解,在这个时候我们上课时如果能够出示一些图片或者幻灯片给学生增加更直观的感受,那么学生的爱国之情更加容易被激发出来,也轻而易举地将爱国情感输入到他们脑海之中去。低年级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中年级,要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如: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文章,让学生了解祖国,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
三、结语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好语文,就要学好做人。”对待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健全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很多,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做事前,先学会做人的态度。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自身是否有这种心思,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具有指导作用。教师的人格是内在的,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产生非凡的魅力。相对于空洞的道德理论说教,教师拥有好的人格魅力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会更具有说服力,起到更形象、更深刻的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映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
[2]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2).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