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笑(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关于感官享受的历史思考
张笑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在最近几个世纪里,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地生活在由石头、水泥、玻璃、沥青等构成的人造世界中。在感觉上,种种都市和技术环境比工业化前的城市或乡村更单调和贫瘠。此外,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在生命形式和自然条件的多样性方面,由占有和统治的欲望推动资本主义和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世界的感官财富减少了,突出强调理性上的功能,使得感官和肉体的情感和审美都被忽视了,或者被独立封锁在单独的领域里。
感官;审美;情感;艺术
现代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内容导致了感官素质的退化。如果我们看不到那同一个文化创造的许多可能性,看不到它为了削弱了的感官素质开发的补偿机制,那我们就太简单化了。一方面,我们对大自然控制得更多了,有可能通过现代技术建立机械化世界的世界观,但一方面,它也促进了对大自然的纯粹美学评价的诞生。正是由于自然科学对大自然进行了务实和狭窄的研究,人们才有可能进行补偿和补充,从美学上转向了美丽的大自然和作为景观的世界。十八世纪末期,为了论证和研究艺术和美学领域的独立性,“美学”作为哲学中单独的一部分兴起,这并非偶然。各种艺术变成独立领域,还原论的现实观使人们产生对一种领域的需求,在这个领域里,人的一切肉体和感官上的表现和愿望都处于核心地位。
马克思认为,“感觉的人性”是在“人化的自然界”里实现的,条件是社会异化必须被消除。只是当人之外的世界完全地变成了人的自我客体化时,人才会在他之外的世界里得到确认。只有在那个时候,人才会在由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进行一种自我享受,而同时他的需求和感官充分发展起来。
真正的人性高于大自然;大自然是被精神所占有的精神的“另外一个世界”。就人类的活动而言,无论是在思想和意识中,还是在劳动和实践中,都是历史的轴心,它确定了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
原始民族的思维绝对不是混乱的、非逻辑性的或者前逻辑的。他们只不过在活动中使用不同的手段和其他的战略,特别是使用一种“具有事物的逻辑”,在其中,感官和理性是最密切地相互联系的。这种思维的工具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在大自然中发现的差异和差别。我们的社会还在充分利用的来自工业革命之前和一部分是来自史前时代的重要发明,都归功于感官的理性的作用,它是用感官素质的术语对现实进行的考察。除此之外,它还存在于艺术中。因为艺术品把现实中很不明显的结构突出出来,它们不仅能够满足感官,也能够满足理智。就这样,无论在感觉方面,还是在认识方面,艺术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给我们引路,因为,对艺术来说,感觉和认识密切相关。
因为原始艺术和异国艺术早就被融入了现代艺术,现在已经熟悉它们的我们,已经不能很好地想象非洲艺术和其他艺术在当时所意味着的文化地震。原始艺术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于其基本活力和力量、健康朴实以及突出依靠感官和感觉的表达能力。这些素质正是被自然主义主导的十九世纪欧洲艺术所缺乏的。对这些欧洲艺术家来说,与原始和古老艺术的结识,是回到了源泉。受到这些启发之后,现代艺术更强烈地体验了现实,这归功于没有因为许多世纪的一神论、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影响而变得狭窄或被歪曲了的感官素质。由于通过原始艺术吸收了非洲和欧洲文化的感官感觉的内容,现代西方文化弥补了在进步祭坛上失去的丰富的和充分的感官素质。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把几个虽然以这样的方式受到了超现实主义影响、但在其作品中仍然能看到大自然基本特点的艺术家指出来。因此,他们的艺术品看上去也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有机地生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是现代和古代、大自然和文化的奇妙结合。由于画家、雕塑家和其他人受到原始和古老艺术的影响,那种思想也遭到他们在行动中的反驳。对这些艺术表现方法的吸收意味着,丰富的和强有力的感官素质和感觉,使西方文化重新获得了活力。由此我们也许可以得出结论说,真正的进步实际上在于一些东西重新被我们发现和结合过来了,它们是被片面、狭窄的技术和资本主义社会压迫和遗忘了的我们作为人的存在中的一些因素和层次。这样,为了盲目的进步牺牲了的东西,还是被记住和结合起来了。
与传统社会相比,在现代文化中,艺术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我已经提到了艺术家强烈的个性和艺术与背景的脱离。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就是一种解放。最后,风格和流派的多样性成为了现代艺术的特征。这些风格和流派来源于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但它们肩并肩地存在着,成为了艺术上的折中主义和信仰调和的原因。在现代的都市和技术环境中,许多方面能够导致感官的退化。媒体和通讯技术最近的发展加强了这种退化,因为,世界越来越多地被简化为屏幕和键盘,而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体的负荷被进一步减轻。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里,以前的、具体的现实越来越远了,生活变得更间接,感官感觉少了,因此更抽象了。
[1]法国金字塔出版社.感官设计艺态[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杨小彦,张慧瑜.感官媒介与认知方式的转变:中国当代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B845.2
A
1007-0125(2015)03-02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