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珍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困境;自信心;学习能力;
家校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5—0030—01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了城市,为了追求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他们选择把孩子带到城市求学,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后的儿童面临着更大的学业压力,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等问题,不仅影响着他们学习成绩提高,也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分析这些儿童的学习困境,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教育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困境分析
进城后的儿童除了具有一般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学习无人监管等共性问题之外,城市儿童较强的学习能力、宽广的知识面和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更足的主动性等,也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学习成绩落后,课堂跟不上节奏,和同学交流不够通畅,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检查等,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厌学情绪,陷入了学习困境。
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有如下特点:一是长期的生活环境恶劣造成学习动力不足。由于行为习惯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学习兴趣不强烈,课堂中不能积极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等明显特征。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监管不力,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不够集中,时间利用率不高,学习效果较差等现象。三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学习的期望值不高,造成学习中无论是问题的理解还是复习巩固都满足于一知半解,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困境的对策
要想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从实践中来看,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不能单纯地从监管上入手,而应该注重他们内在动力的培养,注重监管与自身内驱力的相互促进作用,建立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多维联动机制,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困境的问题。
1. 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自信心,变惧学为乐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群体在学习中长期处于落后的境地,导致自身的自信心不足,甚至有轻微的自卑感。因为缺乏成功体验,产生了恶性循环,有些儿童甚至破罐子破摔,对学习有了抵触和反感情绪,学习中更加被动,学习效果也更差。教师在面对这些儿童时,要摒弃统一标准的意识,根据他们的学习现状来制定适当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从基础知识层面上为他们创设发言和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大声的朗读、演算等,多用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自己在知识学习中的成功,这种成功感会一点一滴地内化为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虽然和其他学生有差距,但是他们能够慢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能够逐步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当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提升了学习自信心,自然就会投身到学习之中,学困状况就会逐渐得到改变。
2. 加强辅导,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学习的困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最严重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学习能力不强,这些儿童在学习中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彻底,也不够全面,于是产生了敷衍了事或者厌恶情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过程中,都要适当地倾斜注意力,多辅导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让他们从理解简单的知识点开始,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能够在学习中开动脑筋、展开思考。教师要给这些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探寻到知识的内涵。在不断地思维训练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习主动性就会变强,学习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3. 提高家校互动频率和质量,从家庭教育层面上化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困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父母工作较忙,无法监管等现状,他们的监管效果不良,也会影响学习进步。教师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家校互动,通过培训家长、发送学情和一日表现等方式,让家长或监护人意识到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明确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孩子在当天的学习任务和作业等,让监管者在监管时有具体的目标和抓手。当监管者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方面时,在时间的划分和管理的内容上就会重视孩子学习,这些孩子也就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逐步改变学习现状。可见,从家庭教育层面上化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困境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