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多案,提升备课的有效性

2015-05-12 02:30钱虹
创新时代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情

钱虹

摘要:在笔者主持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的立项课题《课堂有效学习的学情研究》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意图通过对学情的充分全面的关注,提高备课质量,备教材而外,备学情,使得备课这一教学环节更具有效性,本文从“阅读空间的拓宽,增加备课保鲜度”、“学情了解的加深,激发备课兴奋点”和“导学途径的丰富,提升备课有效性”三个方面,思考实践过程中的得失。

关键词:一课多案;学情;备课有效性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在平时的备课中,似乎用者不多,大概是耗时耗神厉害的缘故。笔者在进行尝试的过程中,对此也深有感触。但是,备课的乐趣和有效性却由此提升。

阅读空间的拓宽,增加备课保鲜度

很多教师,喜欢用老课本上课,新书发下来,基本不大用,而写满密密麻麻解读内容的旧教材,往往是教师不舍得丢弃的宝贝。有时候,甚至都不用重新备课,上课前,稍稍翻一翻书,就能进教室侃侃而谈一堂课。这样的“备课”固然是省事的,但对学生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教师虽然面对的可能是同样的教材,但我们生活的世界在变化,人的观念在变化,对作品的评价在变化,欣赏的角度在变化,学生的学情在变化,如果不了解这些变化,备课就变成了老生常谈的机械运动,变成了课堂教学的装饰品,备课的结果是:生活在今天的学生,孜孜以求的可能还是前天的结论。

“一课多案”的设计,实则是为了让自己远离这种偷懒的备课习惯。当然,“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就某篇课文的教学,可以有不少表现形式,著名教学专家余映潮认为至少有五种:①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详案;②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简案,乃至多种微型教案;③设计出几种教学方案,做到有一篇详案,其他的为简案;④设计出几种教学方案,做到有一篇为主要方案,其他的为预备方案;⑤勾勒出多种教学设想,优化其中的一篇。笔者主要采用的是第二种,因为它既达到了思考着备课的目的,又能相对节约时间,保证了这种备课方式得以坚持。

“一课多案”,也有不少思考角度,余映潮老师也列举了五种:①不同教学思路的“一课多案”;②不同教材处理的“一课多案”;③不同活动方式的“一课多案”;④不同教学手段的“一课多案”;⑤不同执行对象的“一课多案”。笔者思考比较多的是前三种。

不论是设计形式上的操作,还是思考角度的选择,在阅读空间由此拓宽这一层面上,都是一致的。如果平时的阅读是杂读,那么,备课时的阅读,就是专读了。尤其是多种教学思路和不同教材处理的备课,就离不开广泛的阅读。

笔者在上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查阅网络的教案,几乎大同小异,备课的思路很多如出一辙,答案基本上是教参的翻版,凡是涉及到苏轼心境的问题答案,无一例外,都是随缘自适,自我排遣。

现在的学生,查阅资料的途径其实与教师毫无二致,尤其是网络上的内容,他们查阅的娴熟程度,甚至超过一些教师。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的时候,有不少学生说,不就是理解个“闲”字么?不是反映苏轼感慨深微,随缘自适,自我派遣的特殊心境吗,网上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那么,学生在网络信息的帮助下,真正理解了文意和作者的感情了吗?其实不然。这正是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寻找的新的激趣点,只有找到这些新的激趣点,才能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充满新鲜感,充满探究的热望。

当然,要找到这些点,就必须借助于对相关书籍、文章的阅读。阅读是有侧重的,有的重读,如霍松林的《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余秋雨的《东坡突围》、苏东坡的《黄州安国寺记》,有的新读,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苏东坡的《答李端叔书》、宗璞对《苏东坡传》的评论等。通过这些阅读,对苏东坡的了解比往昔就更为集中和全面,对这篇《记承天寺夜游》的短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对苏轼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的把握更有依据了。

因此,笔者在备课时,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情感把握路线。一是从作者的日期记录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对苏轼黄州境遇的了解,把握作者在这一次“夜游”中流露的情感;二是从“欣然”这一心理感受的由来入手,结合课文品读出“欣然”中包含的凄然、悲凉、无奈而又豁达的心境;三是由“闲人”来回读苏轼面对黄州之贬的心态。

因为阅读面的拓宽,备课的内容陡然丰盈,学生虽然在网络、参考资料上得到了大量的信息,但在课堂上不会出现“撞车”的情形,课堂讨论、探究的热情明显高涨。笔者在备课时,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对照和比较,获得了不少设计灵感,感受到了备课的愉悦。

学情了解的加深,激发备课兴奋点

备课与上课一样,都是需要激情的。教师的备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模拟。也许,很多时候,教师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通常就是看看教参,理一理思路,找一找重点,有时候,是凭经验找一找考试的重点,然后甲乙丙丁,按部就班操作。如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找不到兴致勃勃、想要与学生积极探讨的感觉,那么课堂学习想要达到很好的互动效果,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课多案”能促使教师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进行创造性的构想,尤其是对学情的全面把握,能激发教师备课的兴奋点,因为教师的教学,无非是引领学生发现疑点,探讨解决疑点的方法。因此,对学生的学情了解越清晰,备课的必要性就能凸显得更充分。

关于学情的了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实,学情的了解除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之外,还应该了解如下信息:学生可能接受的程度有多深,学生有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在哪里,学生有可能忽略的内容在哪里,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与前面学过的内容相联系的有哪些,哪些内容的补充能激发学生反复阅读的兴趣,等等。甚至,将学生的个性与阅读文本的联系,也可以考虑在内,这样的备课,会让人感觉到就像是面对着学生,积极地把他们学习的渴望引发出来。

学情的了解,至少有四种途径:一是在平时的课堂观察中,对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口头表达习惯的了解;二是在平时交流中,对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习惯的了解;三是通过书面作业和日记,对学生的书面表达习惯和日常关注点的了解;四是通过家校联系,对学生的性情、兴趣和学习习惯的了解。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比较关注在课堂上、作业中积累起来的对学生的印象,并以此进行备课。其实,这其中反映的只是一部分的学情。语文学科,不仅有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有人文情感的熏染,这与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有紧密的联系。

“一课多案”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把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学生的综合接受情况和反馈预设结合起来思考,这样备课,不仅有互动感,而且很有积极性。

气氛活跃的班级,可能要收敛一点发散的“激趣”环节,气氛沉静的班级,就要多一点“引趣”的环节;思维活跃的学生,将其思考程度加深;思维缓慢的学生,多给一点有助于理解的铺垫;对性格内向的学生,了解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上课时就可以偏重在这一方面进行引发……“一课多案”,能从多角度思考应对策略,备课就变得很有挑战性,备课的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

在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第一案侧重考虑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以文带言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这是基于所教班级的学生有较好的自学习惯,大部分同学能查阅相关的工具书和资料,能解决最基本的字句问题,因此,笔者把重点落在如何通过对文章和文句的整体理解来加深对关键文言字词的理解。

在与学生QQ聊天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对柳宗元的资料查阅得比较全面,但是,资料与文本的结合点,有的同学没有关注的意识,有的同学能力不及。例如,有同学查到,柳宗元在永州时的心境,引用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但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对读《小石潭记》有什么帮助,学生却茫然无知。因此在备第二案的时候,我设计了另一条思路:用柳宗元的文章解读柳宗元的文章,意图拓宽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视野,让学生对《小石潭记》中作者表露的情感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其中顺便把《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描写“奇特石头”的内容,同《小石潭记》中潭石的描写相对照,学生发现了柳宗元对“奇石”的偏爱,继而对柳宗元境遇的形成、乐复入悲的感情变化也理解得比较顺畅。

采用“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不仅对文本的钻研会自然加深,而且,随着对学情了解的深入,备课能进入真正的导学情境,对教学视点的变换、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教学角度的创新,都有积极的作用。

导学途径的丰富,提升备课有效性

导学,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这样的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可见,所谓“导学”就是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托,相机诱导,引发学生去主动探索,学会学习。

当然,平时即使用心备课,也往往会宥于一时一刻的想法,或者侧重于一条思路的形成,使导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我们在磨课过程中发现:有时候,备一堂课,课前的设想好像很合理,但一经实施,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问题往往集中在与学生的互动不能如设想一般顺畅。究其原因,就是导学的思路受备课的限制,课堂互动又是瞬息多变,不可能与备课时的设想完全吻合,因此,一旦教学内容超出备课范围,不少教师就觉得无法导,只能“牵”了。

古代教育学《礼记·学记》中有一句话叫做“道而弗牵”。这里的“道”与“导”相通,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学,不要牵着学生走。其实,教师也知道“牵”着学生走,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只是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一课多案,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尴尬。

再者,课堂教学内容在一个课堂里是不能重复的,如果一堂课实效,也只能这样过去,限于课时,也不可能翻来覆去地改进,无效的备课一多,就意味着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时候,导学的失败,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持久性。因此,这种改进的工作,必须在课堂教学实施前,尽可能尽善地完成。

第三,“导学”,不仅要做到“多方设法”,更主要的是要使“设法”能“得法”。如果有一课多案的比较,那么备课中的问题就能充分暴露出来,非常利于备课内容的改进。尤其在引发学生学习趣点方面,更能体现出优势。趣点或在疑难处、或在忽略处、或在重点处,关键是要能充分备到“趣”的内核,但这不是逗趣、打趣,而是探究之趣。一课多案,因为思路的变化,备课时能有更多的发现,这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充分的预备,“导学”的策略多了,途径也多了,“导”的底气就足了,“导”的效果能充分体现,“备课”就有效果了。

笔者在教苏教版八年级上的《长征》单元时,就备了三个教案。第一案,是把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把原本放在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的陆定一的《老山界》放在第一篇教,而后教王愿坚的《草》,第三教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当时的感觉是,今天的学生对长征的印象是淡漠的,甚至很多学生在说起长征的时候,都用的是轻描淡写的口吻,给人的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远途的春游或是秋游。如果先教毛泽东的诗,学生对诗中的豪情和诗人浪漫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体会绝对不可能深刻,而前两篇都有描写红军长征的具体事例,就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似乎更易理解,让学生在对长征先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读毛泽东的具有高度文字概括之美的诗歌,或许更能让他们接受。

第二案,是把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与陆定一的《老山界》一起教。一个是用高度凝练的文字写出长征之难,一个是通过翻越一座山来具体体现长征之难;一篇是诗,一篇是记叙文,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主题,但是在文字处理和构思上的差异非常大,而且各有各的表达特点。

在上面两案的基础上,最后我突发奇想,把一个单元的课文全部放在一起上,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最适合用新奇的导学之法,推动他们的自学,设想越不同一般,他们阅读的兴趣就越大,而且,自读的积极性就越高。

因此,第三案,就综合了前两案的可用之处,又备一案,形成了单元专题式的阅读课型。通过三个专题,读通一个单元的课文。

猜你喜欢
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后的高效课堂
学情诊断:为“以学定教”的课堂指路
例析学情资源在初中历史文化课堂中的开发与运用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学情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新文化运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