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婷
摘 要 入园焦虑是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必然产生的焦虑情绪。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与其依赖对象分开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伤心、痛苦的情绪表现,即入园焦虑,它是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由于环境的改变导致心理体验和外在行为的不适应。如果幼儿长期处于焦虑不安、沉默忧郁的状态,就会对发展身心健康和小伙伴的友谊有不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新入园幼儿,简称新生。在阐述了新生入园焦虑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同时分析了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并分别从家长和幼儿教师两方面提出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对策。
关键词 新生 幼儿 入园焦虑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2.067
Countermeasures to Relieve Freshman Admission Anxiety
ZHAO Xiaot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Admission anxiety is the inevitably anxiety for children to enter the kindergarten from the family. Just entering kindergarten children and their dependent objects produced separately from an anxiety, restlessness, sad and painful emotional performance, that admission of anxiety, it is a nervous mood. Due to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leads to adap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and external behavior. If the child is in the long-term anxiety, melancholy state of silence, there will be an advers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and friendship small partners.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study refers to the admission of new children, referred to as freshmen. In explain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infants in neonatal admission anxiety,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neonatal admission are proposed to alleviate anxiety and anxiety freshman admission strategies from both parents and preschool teachers.
Key words freshmen; children; admission anxiety
1 入园焦虑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1.1 入园焦虑对幼儿的生理影响
新生的影响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在睡眠、饮食、消化、学习以及身体免疫力等。入园焦虑影响幼儿的饮食,例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头昏乏力等;在消化上会出现消化不良,并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在睡眠方面,幼儿的睡眠状态不良,会做噩梦、说梦话、盗汗、睡前哭闹;在免疫力方面则会经常发烧、感冒、腹泻等现象。在学习上,由于饮食、消化、睡眠等方面的问题,会影响幼儿的注意力和创造性,如果幼儿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不利于他们的身体成长。
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程度一般比较严重,小班的丁丁由于其年龄比较小,刚刚接触陌生环境,对父母及家庭的依赖度很高。父母送来幼儿园,经常哭闹、离不开父母的怀抱、需要家长在其左右陪伴。父母不在身边,就拒绝进食,拒绝午睡,哭闹行为严重时还会伴随呕吐的现象。在哭闹时,任何对其有吸引力的东西都起不到作用。这种现象持续了两个月才有所好转。
1.2 入园焦虑对幼儿的心理影响
入园焦虑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例如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如果幼儿存在焦虑问题,那么在其进入幼儿园后,这种焦虑情绪就可能影响到幼儿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交往,并且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自闭等。入园焦虑是幼儿不适应新环境和离开父母后的一种综合反应,在这种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幼儿的情感认知、情绪等方面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例如幼儿可能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期,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幼儿过激行为。同时,幼儿入园焦虑还会在其心理方面产生一定的阴影,当幼儿与父母分离时,很多幼儿会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如果没有对这种焦虑问题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在亲子关系方面对幼儿心理造成不利的影响。
2 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
2.1 生活环境与行为规则的改变
(1)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幼儿的分离焦虑会随着年龄的增長而逐渐降低,3~5岁的幼儿分离焦虑程度偏高。①幼儿一生中最大的“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园产生的。②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是独生子女,“独占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分享意识与合作意识缺乏。家庭生活中所处的环境都是幼儿熟悉的、有安全感的,所接触的人群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在幼儿园生活中,所面对的环境是完全陌生的,接触的人也是陌生的,从家庭生活转变成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由熟悉变为陌生,幼儿园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一个幼儿身上,所处的地位发生转变使幼儿变得孤立不安缺乏安全感,种种环境的变化使幼儿感到不适。
(2)行为规则的改变。从家庭到幼儿园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就是行为规则的改变。幼儿在家庭中行为方式和选择有相对的自由性,行为选择较灵活,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选择,但在幼儿园中,会相应地制定一些规则来管理幼儿的行为,不肯能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行为规则中存在一些不稳定性因素,这些不稳定性因素对新入园幼儿的某些表现存在着不适应性。
2.2 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
幼儿进入幼儿园意味着所处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发生变化。物理环境的变化,使得幼儿的环境从家庭突然过渡到陌生的幼儿园,即使园里有很多的小伙伴,这种陌生感也依然存在,导致幼儿的安全感暂时缺失,从而导致分离焦虑;在心理上,在陌生环境下,身边没有熟悉的人,这种陌生环境使幼儿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产生入园焦虑。
2.3 依赖向自理的过渡
“由于生理的不成熟,幼儿要完全依靠成人的照看。人类个体早期的依赖是一类生物适应性行为。生物适应性行为属于一种生存的能力和手段。”③家长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幼儿园里没有家长的呵护和照顾,穿衣、穿鞋家长都会帮助幼儿完成,在幼儿园,孩子比较多,教师不能完全照顾到每个幼儿。幼儿在陌生的环境里就会有担心、害怕、紧张的心理,哭闹行为有可能引起生理上的不适应,表现为呕吐、大小便失控,因此也会引发入园焦虑。
3 解决新生入园焦虑的对策
3.1 通过家长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幼儿开始上幼儿园,最担心的就是家长,他们担心孩子是否听话、能否吃好睡好、能否适应集体生活等。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一味地担心,却要付诸行动,重中之重在于做好幼儿园的入园准备。
(1)调整教养方式。现在的家庭教养方式一般都比较传统,教养方式单一,孩子犯错常常出现“父严母慈”、奶奶爷爷庇护等多头关系。例如父母过分严格、爷爷奶奶极为溺爱、过分呵护,这种教养方式存在种种弊端,不能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家长要重视教养孩子的方式,营造一个温馨、愉快的氛围来缓解幼儿的压力和紧张。要适当地锻炼幼儿的独处能力,更要学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会做的事,家长应该细心教导,一步一步地引导,当幼儿能够独当一面懂得担当时,就会自己独立完成不会去依赖他人。不能养成幼儿过分依赖他人的习惯。
(2)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入园前,家长要适当地向幼儿说一些有关幼儿园的趣事,让幼儿了解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和玩耍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玩具,还可以认识许多好朋友,提前让幼儿适当地知道幼儿园的益处,使其向往幼儿园生活。可以适当地带孩子去幼儿园看一看,事先让孩子熟悉一下环境,减少陌生感,使其对幼儿园充满期待和喜爱,对新环境有安全感和认同感。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孩子的独立能力一般是要通过家长与幼儿园的配合来培养的,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提倡孩子自己动手吃饭,自己起床穿衣服等等日常习惯,尽量避免孩子从小就挑食或者是不专心吃饭等不良习惯。孩子的大小便等行为大人应该亲身示范性教导,同时培养孩子在幼儿园是要举手报告老师,然后再独立或者由老师陪同下解决。孩子的书包内应该常被有一两套干净整洁的内衣裤,以便于在幼儿园中时不小心尿到裤子里后及时更换。在幼儿园中有许多小朋友,文具用品和书包都是集体存放,家长应在幼儿的用品上做些标记,通过标记幼儿可以自己找到自己的物品。
3.2 通过教师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离开家长,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应该做到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因材施教。幼儿在刚入园期间大多都会都会表现出现入园焦虑,教师一定要做好幼儿的入园工作。
(1)安排亲子活动。正式入园前,通过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之间既有互动又能感受这种氛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完成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幼儿熟悉集体环境以及陌生的小朋友。还可以通过一些物品整理比赛,来培养幼儿能够顺利找到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家长在一起能减少幼儿对环境的陌生感,增强安全感,使幼儿和家长在快乐游戏中减轻入园焦虑,能初步感受到幼儿园的生活。
(2)用爱心和耐心来对待每一个幼儿。对于一个刚刚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一个神秘而又陌生的地方,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关心。每个幼儿都是未盛开的花朵,需要教师用爱心和耐心来灌溉。悉心的照顾和爱护才能使幼儿得到家庭的温暖和感觉,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暖暖的怀抱会增添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从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我们就要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这份工作负责。
教师要注重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当幼儿哭闹时给其家长打个安慰电话。教师要细心照顾幼儿,填补幼儿心中的陌生感和孤独感,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依恋感,从而获得安全感。教师要对幼儿充满爱,可以多摸摸他们的头、拉一拉他们的小手、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使幼儿感受到如母亲般的爱。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里的一位母亲,教师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会增添二者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切度,从而减轻幼儿的焦虑感。
注释
① 罗增让.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
② 祁海芹.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正[J].教育科学,2003(12).
③ 王丽燕.入托危机的表现形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