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乐发
摘 要 高等体育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对提升体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体育院校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师资队伍、课程内容、讲授方法、课程的经费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这些方面着手,对体育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就业指导 课程体系 构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3.080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Study on Employment Guiding
Curriculum in Sport Universities
ZHAO Lefa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02)
Abstract Employment guiding curriculum in Sport universities has essential effect on improving sports major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Sport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guiding curriculum such as teachers,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funds. This article made a study on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employment guiding curriculum in sport universities.
Key words employment guidanc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1 就业指导在体育院校的功能及地位
(1) 就业指导是实现人与职业相匹配的有效途径。就业指导发源地是美国,于20世纪初叶美国工业化迅速崛起的背景下诞生。近些年就业困难和职业倦怠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让社会逐步开始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目前,各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都非常重视,许多学校甚至成立了单独的就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课也逐渐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受到学校的重视。就业指导课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知自己和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2)就业指导贯穿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全程。高等体育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不能简单认为是在大四毕业时的阶段工作。大学一年级就业指导课程应当从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开始,教会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知道大学四年该如何度过;大学二年级应该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基本能力的培养,主要从团队意识、沟通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指导。并根据学生自身特长,为其提供实践机会;大学三年级的就业指导课重在职业定向指导。让学生确定职业的发展方向,结合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学会自我培养相关职业能力,并有意识地培养其创业能力;大学四年级着重从职业选择和就业形势政策分析进行培训。为学生讲解国家、省、市及学校的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还有必要进行相关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这四个阶段应该是层层深入,相辅相成,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3)就业指导是与其他体系课程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实用性課程。从学科性质上讲,就业指导课程是一种辅导类的课程,教师分析和讲解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前景。专业教师如果将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渗透在其他专业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会对学生未来就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业指导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实际应用性。如何做到就业指导理论与学生的实用技能提高相结合,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升华思想,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和工作的首要要求。
2 当今我国体育院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当前,绝大多数体育院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课程建设的探索。从国内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与学生实际的需求相比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2.1 课程时间安排的不连贯性与滞后性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个旨在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挖掘自身职业潜力、提高职业需求能力的系统而有规划的课程体系。很多体育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时间在第八学期,也就是毕业之前,虽然学生学到了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培养了职业规划素养,懂得了其他因素在择业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错过了实践锻炼的好时机。这些知识和技能仅在毕业之前的短时间内获得和锻炼成熟几乎不可能,应在大学低年级就开始有意识地去培养和锻炼。因此就业指导课程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所处的不同时期设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课程更加注重层次培养,将指导学习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
2.2 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与短效性
(1)就业指导课程还在起步阶段,没有正规、系统、专业的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教材编写分散,缺乏统一化、专业化的指导教材,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部分自编教材内容表面化,堆砌材料、案例,缺少相应的理解分析和指导内容。
(2)就业指导的内容仅仅围绕解读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和发布用人单位需求、培训求职技巧、对自主创业给予鼓励等表层化信息加以讲解,教学内容易得且枯燥无味,对学生没有长期的影响作用。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适应性的教育等方面上缺乏深刻讲解。这种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特质进行教育的指导,会使学生出现入职不匹配和职业倦怠的现象。
(3)教学形式单一的就业指导课。目前讲授式是大多数就业指导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运用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加上枯燥的内容,导致了学生出勤率不高,或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发生。
2.3 师资队伍的单一性与非专业性
(1)师资队伍单一,结构不合理。一部分是毕业不久刚刚跨入职场的新鲜人,另一部分由就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兼任,这种师资结构存在就业观念落后,缺乏专业的就業指导理论知识和职业认知,缺乏职业指导经验等问题。
(2)缺乏校外的专家学者充实师资队伍。目前就业师资队伍只由校内的资深教授和专业教师构成,通过理论讲座的方式补充单一的课程内容。但是校外专家的实践经验是学校教师无法比拟的。例如分析市场需求、把握求职经验、洞察就业信息、解读求职技能等方面。
(3)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任职教师,常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老师担任。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和指导性很强的工作,兼任教师一般没经过相关培训直接上岗,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难以挑起这一课程的教学重担。
2.4 就业指导科研水平的落后性与被忽略性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具有学科理论基础,且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个学科的规范和成熟程度以及发展方向都体现在科研水平上。现阶段,高校整体忽视就业指导课科研,缺少学术交流平台,缺少相关成果的研发,缺乏科研意识,忽视科研水平,这些因素的缺乏阻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进步与发展。为了就业指导课程的进步发展,各高校应当担负起责任,搭建广阔的科研平台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
3 体育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3.1 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
(1)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师的遴选。第一,在学校内部加强授课师资力量建设。遴选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心理学及公共管理学知识背景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同事还需具有思政、心理学教师作为就业指导的补充力量,对学生定期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讲座和相关心理辅导。第二,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进行实践辅导。例如企业家对大学生的职业要求要立足于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实践教育,结合自身的就业经历进行案例分析讲解。
也可以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士担当就业指导顾问,对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成立校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2)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基于体育院校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身份复杂的特殊情况,选拔完教师之后,首先要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利用校内资源和机会,对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考试的指导老师给予大力支持。
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丰富教师的专业和理论知识;参加各种高校间及校企间的交流和研讨,学习前沿知识开拓视野;到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调研学习,了解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获取最新的就业趋势信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完善教师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再集中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中备课,构建起一支具备就业指导课知识理论体系和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的师资团队。
(3)建设有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强的师资队伍,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教育工作。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体育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多以辅导员和就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主。这种师资结构稳定性不强,使授课教师没有使命感和归属感。作为高校,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职称评聘制度等。教师在就业指导方面,应积极发挥德育的示范作用。由知识教授到转变观念引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成为教育学生和服务学生为一体的多能教师。
3.2 构建就业指导的课程内容与讲授方法
3.2.1 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体育院校学生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就业指导内容应针对体育类专业特点进行设置。除了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招聘制度等内容的介绍外,还应根据学生就业特点,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
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进行讲授:大一年级:培养职业规划意识阶段。主要内容设置是如何适应角色转变、做好大学学习的管理、处理好校内学习与实践的关系等。通过初期的规划教育让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实践做好规划并开始按照计划实施;大二年级:这是学生的职业认知阶段,就业指导教育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带学生到各种相关就业岗位进行职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场所、环境和工作内容有所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胜任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人际交际能力和其他能力等等,并有意识地在平时的学习中强化这部分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大三年级:为职业决策阶段。本阶段应以理论教育为主,通过了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和职业认知教育两个阶段,此时应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测评,让学生充分探索自己的特质,最终做出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决策,即就业或升学。大四年级:职业准备阶段。对于考研的同学,授课内容主要以复习考研的方法策略、缓解心理压力为主;对于就业的同学授课内容主要以讲解就业形势、培训求职技巧为主。
3.2.2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
要根据课程讲授内容的不同,实施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多应用实践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想把就业指导课上好总结起来要围绕“高度、深度和兴趣度”三个维度来研究。体育专业学生聪明好动,从小进行体育锻炼,导致文化课学习水平一般。所以课程的设置上一定要围绕兴趣度来做工作。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先通过问卷调查、小游戏等形式教会学生做职(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66页)业生涯规划。大二通过高介入式的教学模式,例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从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沟通意识和服务意识四个方面来培养。大三可以通过一个模拟的招聘会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大四多以案例教学来讲解国家、省市相关就业政策。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通过恰当的引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掌握就业知识。
参考文献
[1] 哈增红等.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分析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
[2] 罗璋.校企合作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1).
[3] 孙萌,陈红军.陕西省工科类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15).
[4] 戴俊.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105.
[5] 李迎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69.
[6] 张爱云,杜安强.体育生就业竞争力透析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J].体育社会,2010(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