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2015-05-11 04:22柳亚倩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柳亚倩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间的根本对立,得出“两个必然”的论断,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没有灭亡,反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这对“两个必然”形成新的挑战。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两个必然”的思想,对我们当今更好的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巨著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虽然160多年过去了,回首看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一、《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论断,而且对这一论断进行了论证。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加以论证;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加以论证。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唯物史观出发,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犹如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一样,这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因为“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着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因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造成的财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主要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根源,由于无产阶级没有生产资料,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这就使无产阶级成为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只有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获得生产资料,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生产出它自身的掘墓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二、“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为“两个决不会”。“两个必然”揭示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但是没有解决实现“两个必然”的条件,“两个决不会”回答了“两个必然”最终实现的条件。因此,“两个决不会”是“两个必然”实现的前提条件,“两个必然”是“两个决不会”发展的最终结果。

“两个必然”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有其客观必然性;“两个决不会”说明“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前提,即资本主义社会发挥完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也就是说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会被另一种生产关系所代替。这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角度加以论证的。另一个条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全成熟起来,即新的更高形式的生产关系所依赖的物质存在条件,包括新的生产力和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只有在旧的社会形态中发展并趋于成熟时,才会出现更高的经济社会形态。这是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进行揭示的。无产阶级实现“两个必然”是建立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到来。总之,“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辩证统一的,不能把二者分裂开来,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全面的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三、《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的启示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精辟的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这一矛盾,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列宁也曾经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然而我们发现,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在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就使一部分人對“两个必然”和列宁的预言产生了质疑,是“两个必然”过时了,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暴露,尚有其存在的余地呢,所以认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不是说资本主义体系在当今就立刻崩溃,而是它最终要走向灭亡,但需要一个过程,资本主义的一系列调整延缓了其灭亡的进程。从生产力方面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资本主义容纳生产力的能力。从生产关系方面看,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不断调整。资本占有形式从私人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部分质变与调整,使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干预。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国家垄断资本,宏观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弱化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出现。第二,局部调整改善了劳资关系。一方面,福利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和北欧国家,纷纷建立了福利制度,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工人通过员工股份所有制和工会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延长了“两个必然”的实现。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这是一个过程。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够容纳一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一种生产关系还有调整的空间时,它是决不会灭亡的。如今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其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吸收了社会主义的某些因素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私有性质。首先,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缓解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但并没有消除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矛盾。其次,劳资关系的改善,虽然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有所缓和但并没有消失。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的本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没有改变,因此我们要清醒的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科技创新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制度虽然能够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是有限的。无论资产阶级怎样调整,都只是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调整,就好比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调整的只是外在形式,根本内容没有改变,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也不会改变。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它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愈发不相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越深,当生产达到高度发达和发展,必然要求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这时资本主义就再也无法调整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让位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克服,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3]邓小平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几点思考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