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锤炼中成长

2015-05-11 13:03张红延李想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5年4期
关键词:德班培训中心标准化

张红延++++李想

标准化中德班2012级学生(机电一体化/工业电工电子)已经顺利完成了在学校的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2014年8月,毕业生参加了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组织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一。其中,来自我省8所中职学校的66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

为了使每位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从学校实训车间向企业技能岗位的过渡,河南省教育厅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项目办于2014年9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标准化中德班岗前培训”,旨在提高学生面试成功机率,顺利进入企业;同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在企业中不断成长,提高就业质量。

德国舍弗勒集团是全球范围内生产滚动轴承和直线运动产品的领导企业,也是汽车制造业中享有极高声誉的供应商之一。2014年9月24日,舍弗勒集团(太仓)培训中心联合其人力资源部,在河南省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组织了一场企业面试活动。经过紧张的面试环节,以及企业内部的讨论, 企业对标准化中德班的毕业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令人可喜的是,除了两名学生由于年龄不达标而没能进入德国在华企业进行实习外,其余参加面试的66名标准化中德班学生全部通过企业的面试环节。进入企业实习是又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标准化中德班的学生还需要继续努力完成实习课程,早日迈向新的目标。

图一:岗前培训内容之一:学生演讲训练

图二:实习课程企业-德国舍弗勒集团(太仓)

图三:面试前的企业宣讲

学生实习初次回访

河南省标准化中德班的每个学员都是经过多层次全方位筛选出来的。他们在职业学校按照德国双元制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培养,顺利通过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组织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后,方可进入德国在华企业进行长达10个月以上的实习课程。

2012级的62名学生通过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于2014年10月顺利进入德国在华企业舍弗勒(太仓),开始了他们的企业实习课程部分。

2014年11月19日,记者跟随北京思威普智业投资有限公司梁薇董事长一行深入德国舍弗勒集团(太仓)培训中心进行探访。一个月过去了,当我们再次见到这62名学生的时候,他们身上原本稚嫩的学生气息已经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员工崭新的精神面貌:身着工作服,脚穿安全鞋,在工作台前进行标准化操作。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已经很快适应了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已经习惯了每周给父母电话报平安,已经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当问到他们的感受时,学生们说:在这里比在家乡的实训条件好得多,每个人都有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感觉进步很快,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就连一日三餐我们都是很有秩序地排队就餐,工作和生活都是有章可循,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因此,我们都非常珍惜在这里的学习机会!

除了感受到学生们的明显变化,我们在与企业培训中心老师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企业和学校间最明显的两大差异。

首先是质量意识。培训教师反复强调: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产品来说,不合格就是不合格”。然而刚出校门的学生一味地贪图速度,觉得做完就好,对产品的质量毫不关心。究其原因,会有多种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学校和教师应该逐步转变教育观念,教育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对于将来进入企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手中的每一件作品,如果不是100分就等于0分”。

其次是工作态度。在标准化中德班一直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企业属性,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从学校向企业过渡中能够无缝对接。然而学生从原来在老师时时刻刻的叮嘱下行事,进入到一个只有工作要求,而其他方面相对独立自主的环境中,就对其自我约束和控制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培养他们对自己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

学生就业指导访谈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建立在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基础之上,两者在就业指导、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习实训等方面真正做到了无缝对接,为德国造就出了大批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次对德国舍弗勒集团(太仓)培训中心的探访,河南项目负责人与培训中心负责人关于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标准化中德班”学生的就业质量,帮助学生从进入“标准化中德班”之初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对其他的职业学校在培养理念上也许会有借鉴意义。

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企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的不同看法。目前,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已开始致力于在学校营造一种类似企业的职业氛围,然而两者还是存在根本的不同。主要原因在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是“专而精”,片面追求机械设备的更新,忽略了基础技能培训。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企业对员工技术的要求降低了,对综合素质即“软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谓“软技能”就是个人在专业知识能力之外的社会辅助能力,包括责任心、耐心以及组织、学习、交际、管理能力等。企业认为,基础生产能力相当于一把钥匙,如果学生基本功扎实、知识面比较宽,那么许多岗位他都能胜任,在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也会很大。因此,企业并不要求学校对学生在专业上进行深度培训,从现实状况来讲,学校也很难做到。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培训方法等都要与企业用人理念充分接轨,把基础的、通用的技能培训做好,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就算是成功了。另外,学生的追求和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匹配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学生学的东西要在企业能用得上。其次,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要与企业是一致的。如果这两点不符合的话,学生很难在企业长期存留下来。

除此之外,学校对学生的就业理念也要进行教育和指导,因为学生进入企业的初期阶段,接触的都是比较基础的岗位,往往在二三年后员工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现代企业对硬技术要求降低、工作效率高了,重复率高了,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耐心和质量意识都会受到考验。如何在这些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中得到提升,全靠“软技能”发挥作用。否则自控能力差、抗压能力差的学生就会轻易离职,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一个毕业生频繁更换企业,不仅浪费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不会得到好的企业的认可。因此,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先做好自己能做的,才能最终选择自己想做的;想做大事,要先做好小事。

(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德班培训中心标准化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女德班”与“傻家长”
“女德班”与“傻家长”
五行真经(9)
月度关键词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