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强 杨荣 莫绍令 赵玉婷
摘 要:荀子的思想广博而精深,性恶论是荀子学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荀子师源孔子,有机发展了其礼学思想,较完满的演绎了一个基本原则,即设法使人被动地不为恶。人们往往对于荀子性恶的理论采取直接的批判,亦或是保持一种感性的态度。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人性的丑陋,使人陷入难堪的境地。本文诉诸于经验、逻辑或生活实用的说明,笔者对其关于人性的观点即化性起伪的实现途径、官能及其产生的欲望与性恶本身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圣王和礼义对于人性教化之作用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反思。因而,只有在人文关怀与严肃缜密的逻辑推理之间寻求某种微妙的平衡,才可以使理论成为可能,亦或使之拥有超越理论本身的意义,具有更高程度的现实性,更进一步彰显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性恶;化性起伪 ;圣王礼义
作为一位智者,他曾三次获得稷下学宫“祭酒”的殊荣。他治学严谨,识力卓著,纳百家之精要,师法有源且又不抱残守缺,是一个可为诸子百家划上时代句号的人。儒家思想的最终目的在于建构一个理想的社会,儒家思想在孔子那里是想法,在孟子那里是说法,在荀子这里成为终于成为做法。他提出了一套较完善的制度,制度即礼。荀子主张礼法并用,礼义既是一种可以使人为善的手段,也是一种强制的手段。只有教化而没有强制是不行的,他打破了礼法对立的观念。认为礼本身就是法,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使儒家的管理哲学和政治哲学获得现实上的可操作性。这套礼制的基础即是性恶论,但其诸多著述对于性恶的论证在逻辑上似有断裂之处。
一、悖论:改变不可以改变的事物
荀子对“性”和“伪”的严格区分:《荀子.性恶》开篇第一句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为了论述这一命题,荀子对“性”与“伪”作出了严格的区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1]。
根据这番论述我们可以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性”是先天赋予的,“伪“是后天可得的;[2]
第二、“性”是学习所得不到的,“伪”是可以学习获取的;
第三、“性“是不可变的,“伪”是可变的 ;
通过这三点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伪”似乎与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中的习,保持着惊人的相似性。二者都是在说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在一开始是相近的。但通过后天的学习却会导致巨大的变化。孔子主张性善還是性恶我们不得而知,不可直接下定论,但荀子的观点是很明确的,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个很明确的观点,他接着又说了这样一段话: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性情而导之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3]”。
很显然,化性就是使人性化之,即发生一定的改变。但通过荀子的第一段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事,不可学”。既然如此,那怎么可能“化”呢?既然“性”是不变的,那又如何使之“化”?常言道:先天不足,后天补之。但也仅仅是“补之”而已,而不是“化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既然人性“不可事,不可学”,但荀子却要“化”,这二者是存在严重冲突的,即:改变不可改变的事物。但根据最基本的逻辑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无法做到的。“伪”是可以“化之”的,但“性”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化之”的。因为荀子在一开始就对“性”和“伪”作出了界定:“性,不可学”,对于不可改变的事物,又怎么可能改变呢?这是逻辑上的断裂。其次,“化性而起伪”,在荀子的论述中,这个伟大的任务是由圣人来完成的。他们是智者,是思想家,是精神导师。但是,无论怎样,他们总还是人,具有人性,既然如此,他们又怎样的“化性而起伪”呢?是人,就具有和常人一样的“本性”。因为荀子也说了:“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既然这样 ,那普通民众所无法达到的,圣人也理应到达不了,因为圣人再怎么高深,总是没有超脱人的范畴,还不是神。很明显的是:圣人如何化性而起伪?
二、悖论:人的感觉能力是恶的
荀子说:“人之性恶”,在具体说“人之性”时,提到:“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今人之性,饿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4]。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人之性恶”,这是一个全称判断,其主词“人之性”是指所有人之性,是指人性的全部而不是特指人性当中的某一部分。如果认为“人之本性中有的一部分的内容是恶的”,那这种说法是欠妥的。因为荀子的“性恶”是针对孟子“性善”的。孟子在论述“人之本性是善的”的时候,也是很干脆地说:人性善,即人的本性全部是善的。而不是说“人的本性中有一部分是善的”,荀子为了迎击孟子的言论,怎么会冒出一句“人的本性中有一部分是恶的”的这一类的论述,这是不合适的。所以人性,一定指人的本性的所有方面,而不是某些方面。至此,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刚才荀子的这段具体说明“人性”内容的话。
“耳聪目明”属于人的感知感觉能力;“饥欲饱,寒欲暖,劳欲休”这属于人的自然欲求。这二者都是人的本能,但人最基本的自然欲求与人的感知能力对人的重要性是截然不同的,没有了最基本的自然欲求,即使感知感觉能力再怎么如何也没有任何意义。但人的本性恶与自然欲求和感知能力的相关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我们一般都赞同:人的自然欲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恶,但我们绝不会说:人的感觉感知能力是恶的。耳可以听,目可以视,这绝不是任何的恶,但是荀子早就说了“人之性恶”。我们不妨来推理一下:
大前提: 人性是恶(人的本性的所有方面是恶的)
小前提: 人的感知感觉能力属于人的本性
人的自然欲求属于人的本性
结 论: 人的感觉感知能力是恶的
人的自然欲求是恶的
很显然这种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推理形式不存在问题,但结论有误,所以问题一定产生在前提条件当中,但小前提是合理的、恰当的,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大前提有误。但荀子所说的“人之性恶”一定是人性的全部。徐复观曾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当中明确指出:“荀子所谓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指的是官能的能力,二指的是由官能所发生的欲望[5]。”很显然的,荀子的”性“包括两个方面。但结论是错误的,小前提无误,值得去怀疑和思考的只有大前提。如果非要使这个推理成立,那只有违背逻辑,颠覆常理。
三、荀子对性恶的多重论证
(一)以人的自然欲求的无限膨胀所引起的后果来论述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6]”。
这一段论述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荀子一连用五个是来说明这种情况,均指的是人的自然欲求,如:趋利避害,对于感官快乐的追求,等等。在荀子看来,如果对于这种欲求无限的顺从就会引起很多恶的结果: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经过荀子这么一说,看起来人性的确是恶的,但真的是这样吗?这段论述一定是正确的吗?我们来剖析一下这段话,荀子在论述时采用的句式是:生而有……,顺是,……故……生而……亡焉,一连三个排比,气势瞬间变强了很多,但因为恢弘的气势就可以使人们一定信服吗?恢弘的气势能够保证所说的内容的正确性吗?自然欲求从某一定程度是说会引起恶的产生,但自然欲求不加控制所引起的恶不等于自然欲求本身,前者之恶不等于后者之恶,更不能用后者之恶来论述前者的不合理,我们难道能够说:人的自然欲求是万恶的本源吗?
我们来把这些说明用推理来清晰一下:
大前提: A引起了B
小前提: B是恶的
结 论: A是恶的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这种推理的结论是有问题的,结论的有效性是无法得到确保的。“A是恶的”,不是必然的,最多是或然的,也只能说明:“A有可能是恶的”而不是“A一定是恶的”[7],出于好的动机(A),做了某件事情(B),后来被证明这件事情(B)是很糟糕的,但好的动机(A)总是没有错的,不须承担任何谴责的。由此可见,荀子的这部分论述无论是从逻辑的推理,还是现实的事实都是存在巨大漏洞的。
荀子在论证“性恶”的时候,也提出了这么一段论述: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8]”
我们来细细推敲一下这段话,荀子的这段论述是在说:因为不曾拥有,所以才拼命追求。因为薄、恶、狭、贫、贱,所以才渴望厚、美、广、富、贵。[9]这句话一点都不错,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最可爱的地方之一。但是荀子这句话一说完,笔锋陡然一转,竟然说: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他的这句话真的有问题,事实不是他所说的这样,而是:富而愿更富,贵而愿更贵。这才合乎事实,也更合乎人的理性。因此:“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荀子说:“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我们这样说:厚愿薄,美愿恶,广愿狭,富愿贫,贵愿贱。很显然,这句话我相信没有人会赞同,但这符合荀子所说的“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的说法。至于最后一句:“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这样的论证何其武断,多么的令人不可思议。欲为善者,是因为性恶吗?真的是这样吗?不得不说,荀子的这段论证太苍白了,此一段论证更没有说服力。
(二)从礼义的角度来说明性恶。今人之性……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10]。我们分析一下这段话,今人之性,固无礼义,的确是这样,人在一出生的时候,则与母体相分离,肯定是不知礼义的,道德观念是不能够遗传的,这不需要任何争论。荀子的这句话,我们是认可的。但是,生而不知礼义,并不就意味着性恶,婴儿没有受到任何教化,饿了就会哭会闹,这是天性使然,但这不能证明性恶。如果说婴儿一出生,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就知道杀人放火,抢劫财物,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才有理由说:“本性恶,但天底下又有哪个婴儿就生而就知道这些呢?我们承认生而无知,但我们不认为生而无知就是性恶。“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初生而不知礼义,这就会导致乱?[11]真的是这样吗?“不知礼义则悖”,一定就是这样吗?荀子这样断定笔者认为稍欠妥当,人初生不知礼义,这并不可怕,因为有后天的教育会教化,后天的教化会使其明礼义,并且去自觉的践行。同时,我们也承认,当后天的教化失败时,有些人就不会真正懂得礼义,会导致乱。但这只是少数,甚至是极少的数的。因此,初生而不知礼义,并不一定会导致“乱、悖”的产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性恶》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荀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深邃而悠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今天,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導意义。他的矛头直指人性中最肮脏,最黑暗的部分,他过于直白的揭露。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自信的人们的美好心灵。历史对此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忘记,或许,也影响了后世人们的眼睛。我们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上起远古,承三皇五帝而现至如今,在这数千年的浩荡历史中,性恶论仿佛是这思想的汪洋大海之中的一座孤岛,在历史的时光下,显得寂静而冷静。
参考文献:
[1] 陈柱.《诸子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51.
[2] 刘峰存. 《孟子、荀子人性论探微》[J].《学理论》,2013.
[3]杨柳桥.《荀子诂译》[M].山东.山东出版社,2009: 46.
[4] 鲍鹏山.《天纵圣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23.
[5]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1:205.
[6] 韦政通.《先秦七大哲学家》[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147.
[7] 宋希仁. 《善与恶的辩证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
[9] 刘涛. 《宋代荀学研究》[J].中山大学,2010.
[8][10] 同[3]
[11] 李春花. 《荀子人性论及其现代价值》[J].西南大学,2007.
[12] 罗焌.《诸子学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7.
作者简介:王旭强(1993—),男,汉族,宁夏固原人,大学本科,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杨荣(1994—),男,汉族,重庆巫溪人,大学本科,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莫绍令(1994—),男,汉族,重庆开县人,大学本科,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赵玉婷(1994—),男,汉族,重庆江北人,大学本科,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