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吉,沈晓燕
(1.衢州学院 校长办公室,浙江 衢州324000;2.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对广大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也需要了解有关课程改革的知识。有研究指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不强,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的实施上,城市学校比农村学校实施得更好。[1](P5~12,P17)可见,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在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上有共性之处,但是亦有农村地区的特殊原因。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面临的困境,除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学生基础薄弱等因素外,亦有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不高、[2](P6~10)表现出被动认同和消极适应的心态[3](P53~56)等因素。因此,本研究将着眼于农村教师课程改革知识的研究。
那么,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了解多少呢?存在什么困惑?教师的课程改革知识是否影响了其对新课程实施的认同度?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文章中的“课程改革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知识、新课程的理念、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对课程改革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来源、作用评价、存在的困惑以及希望得到的外部支持,以期了解农村教师课程改革知识的发展情况及其问题所在,为农村教师更好地参与课程改革并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提供参考意见。
本研究选取了浙江、山东、河北等省的1042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74份。运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并补充了个别教师的访谈。在874名农村教师中,有男教师342人、女教师532人,比例分别为39.1%和60.9%;其中,小学教师483人、中学教师389人,比例分别为55.4%和44.6%。
表1 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教师在理解本学科的新课程标准(4.13)、本学科课程的核心理念(4.09)、新课程改革的目标(4.09)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在了解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3.89)、有关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知识(3.91)等方面比较薄弱。教师对“课程开发设计主要是专家的事,和教师无关”、“提高学生成绩是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教学中应该以教材、教参为主”等观念的理解与新课改相悖,在课程观、评价观、教学观方面有待更新。总而言之,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理念了解的层面,而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甚了解,致使有些教师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表2表明,仅有3.0%的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非常了解,有52.5%的农村教师比较了解,但也有近45%的教师表示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可见,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前沿信息的了解情况有待提高。
图1表明,农村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知识最新动态的三个最主要的途径是:同事之间的交流(57.9%)、阅读专业书刊(56.0%)、网络平台(50.1%),而最次要的途径是:学生时代的学习经历(9.3%)、职前培训(20.1%)。从教师性别差异来看,女教师通过有组织的专业活动(x2=11.38;p<0.001)、学生时代的学习经历(x2=7.91;p<0.01)了解课程改革知识的比例显著地高于男教师。从学校类型差异来看,小学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刊(x2=4.95;p<0.05)、有组织的专业活动(x2=6.00;p<0.01)了解课程改革知识的比例显著地高于中学教师。
表2 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的了解程度
图1 农村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知识最新动态的途径(N=872)
表3 农村教师课程改革知识的来源(N=862)
表3表明,农村教师课程改革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学观摩活动(4.41)、阅读专业书刊(4.40)、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反思(4.39)、同事之间的交流(4.37);最次要的来源是:自身作为学生时的经验(3.79)、职前培训(3.89)、与学科专家交流(4.00)。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农村教师较少参加课程改革培训,目前有关的培训基本只针对骨干教师,对于新入职教师和教龄较大的教师的培训显得不足,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教师课程改革培训的投入和力度,并提高培训效果。
表4 农村教师的课程改革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表5 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知识作用评价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16.6%的农村教师认为课程改革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61.6%的教师认为作用比较大,也有21.8%的教师认为其作用比较小或几乎没有作用。总体平均值为2.11(赋值范围:1~4),可见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知识作用的评价并不高。
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查性别、学校类型、教龄、学历、职务、职称对农村教师课程改革知识作用评价的影响,①发现以上因素的拟合程度为0.023,即这些自变量能解释2.3%的因变量变化程度,因变量预测值的标准误差为0.722。根据表5的统计分析结果,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知识的作用评价与其职务(t=2.74;p<0.01)、性别(t= -2.03;p<0.05)存在显著性相关,但它与教师的学历(t=1.75;p>.05)、学校类型(t=1.37;p>.05)、教龄(t= -0.58;p>.05)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知识作用的评价显著地低于学校管理层,女教师对课程改革知识的作用评价显著地低于男教师。
表6 教师是否经常讨论对课程改革的看法
对于“同事经常讨论自己对新课改的看法”这一论述(见表6),17.8%的农村教师表示完全同意,57.2%的教师表示基本同意,但也有25%的教师表示不太清楚或不同意。总体平均值为3.84,说明农村教师有时会讨论对课程改革的看法。但总体而言,农村教师对关注课程改革动态的积极性不太高。
图2表明,农村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知识时的主要困惑在于:农村教育现状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矛盾(70.1%)、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知识(50.5%)、新课程理念的知识(43.0%);其次的困惑之处在于课程评价的知识(34.9%)、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知识(20.0%),也有5.2%的教师表示没有困惑。可见,大部分教师认为目前的新课程改革目标与农村教育现状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教师认为,虽然一直强调课程改革,但是农村教育的现实改变不大,素质教育对农村学生而言太过遥远,农村的现代化资源太少。
从教师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女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x2=8.13;p<0.01)方面存在困惑的比例显著地高于男教师。从学校类型差异的角度来看,小学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x2=3.56;p<0.05)方面存在困惑的比例显著地高于中学教师。对于“农村教育现状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矛盾”这一问题,教师们反映:“新课标里面拔得太高了,和实际的情况差得有点远,教学里面很难做到。……课改(的要求)提到的东西才会运用,其他的就不了解了。”“新课标啊,现在提得不多了,现在跟之前的方式差不多的,上面都安排好了,老师们只要上课就行了。”可见,农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性未能体现,未能唤起农村教师的课改积极性。
图2 农村教师在学习课程改革知识方面存在的困惑
图3 农村教师解决课程改革知识的困惑的途径(N=865)
图3表明,农村教师遇到课程改革知识方面的困惑时,其最主要的解决途径是:与同事讨论(71.5%)、网络平台求助(68.1%)、查找相关书刊(60.4%)。一部分教师会选择请教专家(22.3%),极少数教师选择不予理会(6.4%)。在学校类别的差异上,小学教师通过查找相关书籍(x2=3.33;p<0.05)解决课程改革知识困惑的比例显著地高于中学教师。在性别差异上,男教师通过查找相关书籍(x2=4.58;p<0.05)解决课程改革知识困惑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女教师。
图4表明,农村教师在增进课程改革知识方面,最希望得到的外部支持是:增加相关的培训机会(70.3%)、提供便捷的网络环境(65.9%),其次是请专家到学校讲座交流(48.6%)、学校定期购买相关书籍(48.2%)。在学校类别的差异上,小学教师希望请专家到学校讲座交流(x2=12.54;p<0.001)、增加培训机会(x2=4.42;p<0.05)、增进课程改革知识的比例显著地高于中学教师,中学教师希望获得便捷的网络环境(x2=8.29;p<0.01)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小学教师。
图4 农村教师提高课程改革知识的期望途径(N=865)
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比较了解,但不熟悉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在课程观、评价观、教学观方面有待更新。同时,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不够了解,对课程改革知识的作用评价不高,认为农村教育实际状况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差较远,很难达到要求,目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也是他们最感矛盾和困惑之处。他们遇到课程改革知识方面的困惑时,主要通过与同事讨论、网络平台求助、查找相关书刊的途径来解决。平时,他们主要通过教学观摩活动、阅读专业书刊、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反思等途径获得课程改革知识。这说明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方面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和宣传,以转变其教育观念。因此,应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基础,对农村课程改革要求作出调整。最后,农村教师希望在增加相关培训的机会、提供便捷的网络环境、邀请专家到学校讲座交流等方面获得支持,以促进其课程改革知识的发展。
(1)改革教师评价方式,增加其参与课程改革的信心
若要使教师认同课程改革的理念,增加其参与课程改革的信心,就要改变教师评价的方式。有些农村教师在访谈中谈到:“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成绩上不去一点用也没有,学校就觉得你没教好”,“我很用心地上课,也注意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保持他们的童真和想象力,不要被一次次的考试给磨灭掉了。在他们的眼神里面,你可以看到一种光芒,而不是死气沉沉的。我觉得我们班的小孩子都很快乐、很阳光!他们和我关系也很好。但是,最后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比其他班低,校长也找我谈话,提醒了成绩的事,我真的很难过”。这种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方式在农村中小学还比较常见,也严重打击了农村教师的教学信心,使得应试教育仍然在农村学校盛行。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重视对学生素质的过程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察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技能、职业态度,而不仅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能力。
(2)通过对农村课程改革的专业指导,加深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知识的理解
短期的培训并不能帮助教师解决课程改革中的所有问题,教师在接受课程改革知识的培训之后,在实践中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将课程改革知识融入他们的信念并影响其教育教学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农村教师面对的农村教育现实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若教师们的困惑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的调整,那么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理念”就会容易分离,或者说他们会存在两种教育理念:一种是新课程改革所宣传的理念,用以应对各种检查;一种是他们在实际教育实践中所信奉的理念,用以应付日常的教育教学。因此,除了短期的培训,应该设立长期的课程改革指导工作组。应重视吸纳优秀农村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研讨与指导,使农村课程改革的进展以及存在的困境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专业的指导。通过专业指导小组的引领,加深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知识的理解,逐渐改变其教育观念。
(3)尊重农村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声音,鼓励农村教师参与、引领农村教育改革
农村教师掌握课程改革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成为课改的实施者,而是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农村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以合适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农村教育改革应该尊重农村教师的看法,他们才是真正扎根农村、最了解农村教育现状的人。只有针对农村教育的现实作出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方案调整,并鼓励教师参与、引导农村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赢得他们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而农村教师也有必要了解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并投身到课程改革实践中。
大多数农村教师认为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农村来说太高了,实行起来难度挺大。那么,农村教育需要怎样的改革?这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总体而言,农村教育改革应该基于农村学生的成长需求、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农村地区拥有的教育资源。农村教师应该主动了解这些需要,提高课程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
注释:
①统计过程中,对一些自变量的层次进行了调整,样本量小于30的类别归入其他相近类别中。在学历分布中,由于硕士学历的农村教师只有6人,因而将其和本科学历的教师归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一类。在教师职务中,正副校长有26位,将其和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归为“学校管理层”一类。
[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2,(9).
[2] 王嘉毅.农村教师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基础教育课程,2005,(5).
[3] 张攀,叶哲铭.底层视角:农村教师眼中的新课程改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