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2015-05-11 08:56黄利军
试题与研究·高考英语 2014年4期
关键词:要义生词答题

黄利军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属于语言运用方面的内容,侧重考查考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基本的阅读技能,同时还考查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阅读策略等。在阅读理解试题中,具体考查考生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做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六种基本能力。

一 理解主旨和要义

【考纲解读】

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亦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有时,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命题分析】

理解主旨和要义考查考生的深层理解能力,需要考生立足整体,宏观把握全文的意思,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要义。

在试题中,我们将考查这种阅读能力的题型称为“主旨要义题”。根据统计和测试结果可知,该题型考查频率较高,但所占比例不大,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型。

概括文章的标题、归纳段落大意、确定段落主题句或小标题等,均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义的能力。

命题形式通常有:

本篇命制的4个题目中有两个考查理解主旨和要义的能力,一个考查段落大意,另一个考查文章标题。

1.B。通读第五段可知,这种以手工艺为基础的理论根植于历史中。英国艺术家、作家威廉·莫里斯就在工业革命之后重新回到19世纪60年代前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手工艺运动本身是反对机器产品的。莫里斯说:“没有具有创造力的人类职业,人们就脱离了生活。”由此可以推断,该段主要说明人们对美术和工艺高度珍惜,这种传统深深地根植于人类历史之中。

2.C。通读全文可知,本文首先讲述两个19世纪的低科技小木屋被高科技网络公司看中,接着又讲述人们对低科技东西的看法。低科技有自己的优势:低碳、环保、接近自然。越是高科技公司,其办公室越是原始和自然。因此,用“高科技公司,低科技办公室”作标题最合适。

【备考建议】

主旨和要义题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全文,分析文章结构,找出各段的主题句,归纳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要义。做题时,考生一定不要在文章的细枝末节、某段或某句话上细抠,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要总体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正确选项通常不含细节信息和表示绝对意义的词,错误选项往往是对细节或文中某段的概括,常含有表示绝对意义的词。

二、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考纲解读】

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命题人员往往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这类试题有时比较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答题;有时则较为间接,需要归纳、概括和推理才能答题。

【命题分析】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侧重考查考生的表层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耐心、细致地阅读文章,捕捉关键词、句乃至段落中的特定信息。理解这些表面信息,往往就能正确答题。有时,需要考生对某些词、句或段落中的信息稍加推理才能答题。

在试题中,我们将考查这种阅读能力的题型称为“事实细节题”。根据统计和测试结果可知,该题型考查频率很高,所占比例较大,往往占阅读试题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大部分题目难度中等,但有一些事实细节题的难度较大,考生不可仅从字面信息答题。

判断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过程中的某个细节,补充某些事实细节信息等,均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的事实细节的能力。

命题形式多种多样,往往以问题式或叙述式呈现。

【试题选析】

The Cambridge Science FestivalCuriosity Challenge

Dare to Take the Curiosity Challenge!

【备考建议】

事实细节题往往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题干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某些特定信息或准确寻找所需细节。对于考查字面意思的细节题目,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即可。对于较为隐蔽的细节信息,需要稍做归纳、概括和推理才能答题。答题时,考生要考虑三个因素才能保证不丢分:文本中如何叙述事实细节、题干是如何提问的、四个选项的区别何在。

三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考纲解读】

正确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不懂单词含义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但英语单词的含义并非完全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思,其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有所不同。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才算是真正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过去未见过的词,但许多这类生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阅读测试中经常检测的一种能力。

【命题分析】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考查考生的深层理解能力,需要考生充分理解上下文意思,找准与画线生词相关的信息。如果考查词语的指代能力,需要从画线单词(往往是代词或名词)前的信息中寻找线索。

在试题中,我们将考查这种阅读能力的题型称为“猜测词义题”。根据统计和测试结果可知,该题型考查频率较高,但所占比例不大,一套题中往往有1~2道试题,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型。

猜测生词的词义、猜测代词或名词的指代等,均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的能力。

【备考建议】

猜测生词词义的前提是依据该词所处句子的语境,搞清楚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答题时,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通过对应结构、平行结构、定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等进行推断,可以根据转折、递进、因果、选择等关联词进行推断,也可以利用构词法进行推断。有时,命题人为了提高试题的难度,将生词置于一个比较复杂的语句中考查,因此考生要具备分析长、难句的能力。此外,考生还需要关注就指代关系设置的题目,这类题目通常就it,this,that,they,them等代词或用名词进行设问。答题时,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语义转换的背景,判断代词或名词指代的对象。

四 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考纲解读】

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即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等。

【命题分析】

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考查考生的深层理解能力,重点考查考生透过词语的字面意义理解作者言外之意的能力。需要考生在理解原文表面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并做出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在试题中,我们将考查这种阅读能力的题型称为“推理判断题”。根据统计和测试结果可知,该题型考查频率很高,所占比例较大,往往占阅读试题总量的一半以上,大部分题目难度稍大,在文中往往不能直接找到答案。

推断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分析作者未在文中言明的信息、判断文章的出处等,均考查考生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的能力。pick up his dog…”可以推断出,Peter给Tracy打电话的目的是想把他丢失的狗带回去。

4.B。根据最后一段中的“Maybe Odie wassupposed to find you,maybe you should keepit,”可以推断出,既然狗与Ann一家人有了感情,Peter便决定将自己的狗留给他们喂养。

【备考建议】

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以文字信息为依据,既不能做出脱离原文的推理,也不能只根据只言片语做出多步推理。尤其是深层次推理判断题,不仅要结合原文字面意义,更要看重字里行间的意义,而不是读者主观认为合理的或文章已经提供的明显事实。

五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考纲解读】

英语文章讲究使用主题段和主题句。主题段通常在文章开头,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句可能在一段的开头,也可能在中间或末尾,作用是交代该段的中心思想,再由全段展开或讨论这个意思。各个段落通常由某些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连接,以使文章行文连贯。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分析】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考查考生的深层理解能力,需要考生立足语篇整体,从宏观上把握全文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弄清各段的主题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甚至还要清楚作者的写作手法。

在试题中,我们将考查这种阅读能力的题型称为“文章结构题”。根据统计和测试结果可知,该题型考查频率较低,所占比例很小,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型。但是,“七选五”任务型阅读理解大都隐含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的能力。

判断全文或某一段落的写作手法(或写作顺序)、将所给事件排序、选择文章结构图等,均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的能力。力,侧重对写作手法的考查。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讲述美国人和法国人的不同饮食方式和习惯,从而得出生活方式和体重之间关系的结论。文章的每个段落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进行描述,这是本文结构的鲜明特征。

【备考建议】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要求考生快速通读全文或特定的段落,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同时,还要找准主题段或主题句,弄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事件的前因后果、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等。答题时,考生必须有整体意识,清楚文章的框架结构。

六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考纲解读】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讲授某个道理。而这些信息通常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命题分析】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考查考生的深层理解能力,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文章意思的前提下,弄清作者撰写本文的意图或目的、想要表达或表明的观点以及对事情的看法或对某事所持的态度。

在试题中,我们将考查这种阅读能力的题型称为“作者意图题”、“作者观点题”和“作者态度题”,可以将此理解为三种形式。根据统计和测试结果可知,该题型考查频率较高,但所占比例较低,属于难度很大的题型。在一套试题中往往考查其中的一项,或理解作者的意图,或观点,或态度,同时考查三者的几率很小。

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理解作者对某事所持的观点、理解作者对某事的态度等,均考查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能力。

命题形式通常有:

1.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3.B。考查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通读全文可知,本文讲述关于肥胖和运动的某些观点被广泛认同,但实际上它们是不正确的,如“我永远不会减肥,因为我来自肥胖家庭”、“我肥胖,因为我燃烧卡路里慢”、“运动是无聊的”、“不劳则无获”等。由此可以推断,作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是想澄清几个对肥胖和运动的错误认识。

【备考建议】

考生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在文中细心寻找作者对于某一问题描述时所用的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副词等,找准了这些词语,对于解答此类题目很有帮助。仔细辨别选项中出现的动词的词义同样很重要。答题时,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作者,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审视文本和问题。

总之,命题人在进行阅读理解试题的命题时,会考虑各种体裁和题材的选择,确定所要考查阅读能力的比例分配,合理调配易、中、难题的比例。既要保证有一定量的容易题和中等题来考查考生的基本阅读技能,又要有一定量的难题来考查考生的深层阅读理解能力。一般来说,一篇阅读文章中往往考查两种以上的阅读技能,在五篇阅读文章中尽量全面考查阅读理解的六种基本技能,既要保证考查能力的覆盖面,又要突出重点。一套试题的阅读理解中,考查获取事实细节和推理判断的题目占很大比例,考查猜测生词的词义或理解词语的指代关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义的题目占一定比例,考查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题目所占比例较小。只要考生明白了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和考查的侧重点,掌握了一定的答题技巧,加上足量的阅读理解限时训练,定能提高阅读理解的整体水平。(注:文中考纲解读部分引自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说明。)

猜你喜欢
要义生词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邀你来答题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邀你来答题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个“要义”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