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修
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探讨
李长修
目的 探讨两种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79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Steffe系统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AF系统治疗, 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Frankel脊髓评分、脊髓损伤水平(ASIA)评分、受伤椎体前缘高度较对照组患者均有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采用AF系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不会导致损伤椎骨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症状也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适合推广。
胸腰椎骨折;AF系统;Steffe系统
由于脊柱胸腰段特殊解剖学结构, 导致该部位很容易发生骨折脱位, 一旦椎骨侵入椎管就可导致神经损伤, 这为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是常用治疗方法,本院为探讨不同内固定系统的治疗效果而开展了此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脱位79例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要求, 排除在胸腰椎骨折脱位前既有神经损害方面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接受置钉的患者。随机将7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16~63岁, 平均年龄(32.4±8.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17~64岁, 平均年龄(32.7±8.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以及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术前2 d对患者进行受伤椎体复位治疗,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俯卧位, 以受伤颈腰椎为中心打开手术野, 暴露受伤椎体与上下位椎板, 并对受伤椎体进行初步清理, 下一步进行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采用治疗方法, 有脊髓受压的患者进行椎管减压, 伴有椎间盘损伤的患者采用椎间植骨融合术处理, 经检查没有脊髓受压的患者可以直接进行内固定。首先采用X线确定最好的进针部位, 按正确方向分别钻入4枚椎弓根螺钉, 椎弓根螺钉的长度一般4.0~5.5 cm。接下来进行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AF系统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Steffe系统进行治疗。术后完成后所有患者切口负压引流24~48 h, 并留置导尿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2 h左右。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Frankel评分和ASIA评分对患者进行观察评定, Frankel脊髓评分, A级:损伤部位深浅感觉均丧失, 并且肌肉无运动功能;B级:损伤部位不能运动,仅有感觉存在;C级:部分肌肉有运动功能;D级:患者可扶拐行走;E级:深浅感觉, 肌肉运动功能, 神经系统均正常。D级和E级记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Frankel评分A级1例, B级3例, C级10例, D级15例, E级11例, ASIA评分术前平均(34.0±6.6)分,术后平均(49.6±7.3)分, 手术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正常水平的39.6%, 术后为正常水平的94.1%;对照组A级4例, B级6例, C级12例, D级8例, E级9例, ASIA评分术前平均(33.9± 6.6)分, 术后平均(44.8±7.6)分, 手术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正常水平的40.1%, 术后为正常水平的83.4%。D级与E级的患者观察组26例, 总有效率为65.0%, 对照组17例, 总有效率为43.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rankel评分比较[n(%), %]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椎体向前或向后产生位移, 使椎体完整性被破坏, 该类患者常伴有脊髓损伤, 对于该类患者, 手术治疗能解除脊髓的压迫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缓解患者症状, 但手术效果术前难以预料, 为治疗效果达到最好[1]。本院特展开了此次研究。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是常用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治疗方法, 该治疗方法具有很多优势, 能将椎体高度以及Cobb角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并能有效降低神经损伤的几率, 为脊柱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2]。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系统中AF系统与Steffe系统使用较多, 二者均能起到固定效果, 而前者能精确恢复脊柱的高度, 后者能适应不同的椎弓根间距[3];两种固定系统用于治疗均得到一定效果。
术后在对各项指标分析后发现观察组Frankel评分好于对照组患者, 以评分D级与F级为治疗有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0%,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3.6%, 同样的受伤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ASIA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 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4.1%, ASIA评分从术前的(34.0±6.6)分恢复到术后的(49.6±7.3)分, 而对照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仅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3.4%, ASIA评分术前为(33.9±6.6)分, 术后为(44.8±7.6)分,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因此认为AF内固定系统能更好的恢复患者脊柱的结构。为患者脊柱的功能恢复创造更好的环境, 因此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1] 赖志军, 郭汉明, 谢惠缄, 等.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在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的指导作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24):276-278.
[2] 马骏雄, 刘军, 项良碧, 等.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在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29(11):218-219.
[3] 梁文清, 徐国建, 周国芳, 等.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29(1): 742-7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065
2015-01-12]
475200 河南杞县人民医学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