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军
摘 要:随着视觉艺术的兴起,对我国的商业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视觉艺术包括企业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及形象设计等方面。而视觉锁传达的艺术成为当今企业、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本文就视觉传达艺术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视觉;艺术设计;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1
引言:
视觉传达艺术把媒体的相关信息在公众面前不停的传播。这就要求设计师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视觉川大艺术的理念是“设计创新”,不断提高公众的欣赏水平和能力,因此,设计师要把艺术设计的创新作为设计的基础,设计元素的独特和新颖,把创新设计的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一、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历程
视觉传达艺术是当代新兴起的艺术狂潮,在各大媒体杂志的大肆宣传下,成为了当下艺术设计时兴的一种设计理念。“视觉”指人民能用肉眼看到的视觉感受,“传达”是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传递的一个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自然和个体的信息传递、个体内部的信息传递与个体和个体的信息传递,其间的哲理逻辑性比较强。商业服务是视觉传达艺术的主要领域,商业行业利用人民的视觉形象和商业服务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媒体展现给公众,从而促使公众消费。视觉表达艺术通过文字、图形和颜色的搭配,展现出不同的美感,这是让人可以和大自然沟通的良好表现,这种表现把商品的优势和特点通过视觉最直观的表达给客户,对商品的促销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领域的需求,视觉传达艺术从开始美术设计到现在的平面设计,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新兴的元素,填补了人们空虚的精神生活,在新时期下视觉传达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已经应用到更为广泛的不同领域,但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不断创新和探索,给人们传递不同的视觉盛宴。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一)对设计理念和视觉语言进行创新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品味也更加不容易得到满足,因此,商业企业在对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方面的要求也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在设计理念方面不断的改革创新下设计的艺术作品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有利于视觉传达艺术长期有效的发展。在视觉传达艺术的色彩、文字光、影与文字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不仅能体现当前时代的特色,还能提高公众对美学的感知和认识。同时在视觉语言上的创新也十分重要,视觉传达艺术主要从图形语言话和语言图形化入手,视觉语言主要包括图形、文字和色彩的美学和视觉元素进行创新。视觉语言的创新更加吸引客户的实现,更好地进行宣传。
(二)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创新
设计师在设计艺术品时,利用艺术风格的多元化来展现出艺术品本身具有的个性化。在传统的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和新颖。因此,设计师应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把传统模式进行创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设计师应抓住时代发展的需求,设计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作品,将设计理念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通过设计品的视觉传达艺术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个性化的设计能在和其他作品相比中脱颖而出,设计师应该根据每个产品自身的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作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
(三)设计理念的民族特色和绿色创新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精神越来越不容易得到满足,在这个到处充满创新和改革的时代,设计理念除了要多元化和个性化以外,还应该加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理念。使设计理念的元素更加丰富,吸引群众目光的同时也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在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变化,企业也不能忽略对社会环保问题,绿色环保问题已成为现代人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设计师能把绿色充分融入到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理念中,人们在追求美感还能增强绿色环保意识,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把视觉传达艺术更好的展现出来。
总结:
社会的进步需要建设者们在行业领域内的不断创新,创新不单是简单的在形式上追求创新,更要表现于视觉传达艺术给人们视觉上带来的耳目一新,视觉传达艺术在商业领域的发展的竞争日益增大,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来冲击公众的实现,在设计理念多元化、个性化基础上,还应加入民族特色,以及考虑到对社会的绿色环保问题。视觉传达艺术只有在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多吸引公众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叶莉,林征.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分析[J]. 大家,2012,01:279-280.
[2]翟颉. 谈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J]. 现代装饰(理论),2014,01:101.
[3]陈中一. 探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J]. 现代装饰(理论),2014,04:220-221.
[4]孟祥芸. 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设计理念教学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5: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