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泉
摘 要:舞蹈是由人体传承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沉淀,舞蹈的姿态、节奏、气息、流动连接都是每一缕历史形态的细微呈现,只有把握住形式,才能具体地把握精神。任何舞蹈的艺术形式都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这是艺术生命的所在的必要因素。
本文主要分析汉唐古典舞半月舞姿所蕴含的文化属性。从汉唐时代背景入手,以古人飞升思想对月亮赋予的特殊情感为路线,通过儒家“孝”为先的观念和汉代厚葬的风俗为舞姿半月寻得姿态立足点,并通过半月舞姿的动势和形成方式解述汉唐古典舞风格特色,通过组合与剧目的衔接来表明半月舞姿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古典舞;汉唐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2
1、汉魏主流思潮——汉唐古乐舞的发展土壤
秦汉时期以“大美气象”为最突出的时代特征。这种气象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的“作品”直接表现出的极限程度,如气势、数量、场面、动作、声音等。另一个表现在历史文化意蕴上,作为当时人们审美活动的一种“对象”和“作品”,彰显了当时人们特有的宇宙观念、主体意识,生命冲动和创造激情,昭示人们渴望向外开拓,进取,占有万物、征服世界。
汉代社会思潮还不是理性精神,人本精神还未确立。西汉董仲舒建立以天人感应为基础的儒学思想体系,“罢黩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汉代社会的指导思想。经纬,从新儒学中延伸而出几乎笼罩汉代的半个思想世界成为普遍流行的一种知识和思想。在《汉书·艺文志》中解释这类知识为:占星之术,与古天文之学类似;推历之术,与古历算之学相关;阴阳刑德、五行灾异之术;易占;杂占:形法,这六大类都与神异的推算有关,包括了世间生活的每个方面,汉代人生活的每个细节都有一定的神秘意义,还未彻底摆脱上古文明中的巫术感应。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聚在一起谈论玄道,恰是魏晋风度的化身,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清谈的内容主要涉及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能否尽意等形而上的问题。
2、月亮——古人的情感寄托
月亮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为阴,给人以柔顺、妩媚、清凉、洁净的美感。自古以来以月为题材的作品枚不胜举,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磅礴大气;也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绪;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怀;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放,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信息,凝聚着我们古老民族深厚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礼记》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大明即太阳,意味着阳刚、强壮和力量;月亮则意味着阴柔、温馨和婉约。同时,大量的汉代画像砖和唐代前后的佛教石窟壁画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古典舞形态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在千姿百态柔美的肢体造型中,圆曲的形象传达着古人崇尚月亮,喜爱圆润的审美心理。“半月”舞姿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审美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3、月亮——古人对飞的理想 汉代舞蹈概论179页 加入墓葬
上古神话中充分体现出“天”是中国人对宇宙模式的最初认识,也是对人在宇宙中地位的最初把握,还是人与天沟通的最基本标准。“天”作为抽象化的神氐在三代的迷狂之中始终居于神圣地位。西汉董仲舒将儒学神话后,“天”更是升级到至尊无上的地位,正是“天”的这份神秘性,给了先民广阔的想象空间。
古人看到自然的无穷力量,也意识到是自然使他们获得生命,古人发现只有天是永恒的,无穷无尽、昼夜不息,古人不禁思索,认为天上还有一个与人世不同的世界,有一个可以使生命永恒的世界,于是中华民族开始了飞天的理想。既然生时人到不了天,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死后灵魂上天。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许多具有引魂升天的灵物出现在古人的墓葬中,例如龙、凤;为了强调飞升的真实性,许多天国的标志也随之出现,如星象、日月、仙人、灵兽等人们想象中的神仙国度。
墓葬意味着死亡,然而对汉代先民来说,死亡又意味着飞升。在死亡面前他们竭尽全力的营造一个他们认为的真实可靠的世界。于是,凡间生活有多欢乐,墓葬文化就表现多欢乐,神仙世界有多美好,墓葬文化就表现有多美好。厚葬观念很快就成为整个社会流行的风气,墓葬的意义不仅在于给灵魂找个家,还在于人们借由墓葬实现了与天沟通的美好愿望。
汉唐古典舞的建立基础 (来源、立足)
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的魂,五千年的历史写就了华夏独有的审美历程。中华民族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特征,承载着各个历史阶段的特有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情节。
汉代大一统的格局,造就了开放包容的气度,大汉气魄筑建了中华民族艺术传统精神的基础,厚重成为华夏民族审美主流。大汉帝国的厚葬之风为我们留下了“乐舞百戏”的丰富画面,厚重的气势展现的是无穷的力量,宏放则展现在飞扬流动的速度之中。我们从汉代文物中可以看见那夸张的艺术形象,笨拙古朴,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这一切反而增加了气势的美,古朴成了气势美。
魏晋之际,社会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儒家“独尊”局面结束,名教崩毁伦理失序,代表门阀士族的玄学思潮崛起。魏晋文人大都有一展宏图的理想和抱负,建功立业的政治雄心和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成为当时的特有气概。玄学的兴起让魏晋的受迫名士重新思考个人的价值,他们回归内心,追求一种更为高远的精神超越和心灵自由,玄谈的方式激活了人的思辨潜能,唤起士人了崇尚智慧的热情。
汉唐古典舞正是以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最辉煌的汉唐精神和艺术气质为审美主干,以汉唐代表的乐舞文化为风范、以魏晋名士风骨及明清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戏曲舞蹈为支点而建立。
半月舞姿的选取依据 (出土、墓葬)
汉代儒学兴盛,儒家的孝道十分重视人死后的事情,把送葬看成是尽孝道的主要标志,其表现为厚葬。汉代人观念中的死后升仙同样也体现在墓室中的建设中。丰富的汉画像、石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汉唐古典舞的特形舞姿基本都来源于这些出土的汉画像砖石中,我们现在看到半月舞姿是这些出土汉画像中频繁出现的,说明半月舞姿在汉代是被丰富使用的。它能体现出汉代舞蹈文化风韵和形象。孙颖老师通过研究提炼最终将半月舞姿归类为汉唐古典具有典型性的舞姿之一,它代表着汉唐古典舞的特色形态。
半月特色 (动态舞姿)
祖宗早有定论:“动静常有,刚柔断矣”意思是动与静是世界常态,有动才有生命,有生命就断定有刚柔,因为刚柔动静同在。在静态的半月舞姿中,它看似是静,实则为动,因为半月舞姿是身体在失重过程中进行的对形态的控制。半月舞姿的美,正是从它鲜明的动势和控制力中体现而出,“形成仍在动”的古典舞特色给人带来无限美的遐想,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天地观。我们说动必有势、势必有形,“形已止、意无穷、动已静、神未止”,半月的动静结合把生命的运动演绎的美轮美奂。中国的静态造型之美除了线条的流畅之外,更在于蕴含在静态造型之中的动势。无论是自然界的“树欲静而风不止”还是禅学中的“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动作都要从内到外的感觉都是统一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形与神合”。皆统一在传统的审美观念之中。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追求静止中的神韵,就像水墨画中的留白。因此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就是半月舞姿美的体现。
一)“半月”舞姿的形态及形成方式
半月舞姿以脚腕、膝、腰、肋、颈的关节弯曲,使脊柱呈现侧弯的弧形,如果加之手臂的配合,会使弯月形象更加鲜明。在舞蹈过程中随着重心的变化,形成各种稳定式形态的静态半月和失重形成的动态半月,在弹跳中形成的舞姿称为空中半月。
静态半月有:并腿半月、靠腿半月、旁腿半月、小靠半月、拉退半月、弓步拧身半月。
动态半月有:盘根拧身半月、拉腿半月转身。
空中半月有:展翅盘根、空中别腿、抱腿半月、吸腿半月跳、靠腿半月跳。
二)半月舞姿在课堂组合与剧目中的完美衔接 (动作感受、)
在课堂组合中,我们将半月舞姿作为舞姿特型和舞蹈的连接性舞姿进行针对性练习。我们能够从组合练习中感受到半月舞姿对于肋、胯的和重心的高度要求。半月作为一个平行线的动态舞姿,让人感受了到它带有厚重的本民族传统文化性,如空中皓月一般,人们看不到它的移动,但是它的位置确实在变化。
半月舞姿作为汉代舞蹈舞姿的代表之一,它用运在汉唐剧目中可以清晰的体现出剧目的文化性和历史年代性,有助于提高剧目的语言力量。半月舞姿在孙颖老师编的汉代《抢鼓》剧目中频频可见,它有时作为造型出现,有时作为流动连接出现。它在这个剧目中的运用不仅体现出剧目的文化和年代,而且对剧目的美观和题材也增色不少,尤其是舞者在鼓面上的踏鼓半月舞姿,大大提高了剧目的难度也提高了剧目的可观性。
结语:
以大为美的秦汉,以孝为先的观念,以飞升为理想的目标,成为汉唐乐舞生根的土壤,是繁衍汉唐古典舞半月舞姿的母体。半月舞姿作为中国古人对表现升仙思想的一种肢体创造,凝聚了汉代的社会风气,并且体现了这一时期乐舞伎人的舞蹈形象。半月舞姿的提炼,表达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意识,和中国人的审美特征,是给现代人想象古人生活的一种活的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国审美文化史
[2]中国汉代舞蹈概论
[3]汉画像舞蹈图像的表达
[4]中国汉唐古典舞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