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X化”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很有特色的一个小类。这类词能产性很大,功能上也很有特点,引起了语言学界许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S+V+O”式里的“X化”不仅可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等,其本身还具有致使义。
关键词:X化;致使;动词;名词;形容词
作者简介:谢宛瑾(1990-),女,湖南衡阳人,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现代汉语“X化”词的使用频率增势显著,使用形式日趋灵活,其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S+V+O”式里的“X化”在句中充当“S”、“V”、“O”的几种情形。(注:S为主语,V为谓语,O为宾语,N为名词,A为形容词)
一、“S+X化+O”式中的“X化”
有一类特殊的“X化”,在句中谓语部分出现词语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的使动用法又给整个句子带来致使意义,使句子成为一种典型的致使使动句,例如:
(1)俄乌冲突恶化了欧盟经济形势。
(2)“要饭的”淡化了“乞丐”、“叫花子”的不光彩色彩。
(3)封建余毒腐化了一些人的灵魂。
查《现代汉语词典》,可以发现“恶化”[1]、“淡化”[1]、“腐化”[1]等都是多义词,在上述用例中的释义分别是“使变坏”、“使淡化”、“使腐化堕落”。其共同点是含有“使……”的解释成分。上面例子中的主语“俄乌冲突”、“要饭的”、“封建余毒”是致使原因,宾语“欧盟经济形势”、“‘乞丐、‘叫花子的不光彩色彩”、“一些人的灵魂”是受致使原因影响的致使对象,“恶化”、“淡化”、“腐化”是致使词,同时也是致使对象受致使原因变化之后表现出的致使状态,致使词将致使原因和致使对象连贯起来构成了“致使原因+致使词+致使对象”这样的句式。这种句式的主题是致使原因,述题是对致使原因的述说,全句着重表达致使原因影响下致使对象发出的某种状态变化,我们称这类句子为致使使动句。
张豫峰认为“表示状态正在转变的词缀‘化,动作性较弱,其组成的‘化尾动词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常构成‘S+X化+O句,‘S+X化+O是典型的致使语态句,句式的致使义是由动作性较强的词缀‘化联系其他成分共同完成的,‘S+X化+O的长期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只有动作性较强的词缀‘化才可以进入该句式,致使语态句固有的致使义也同时在运用中逐渐赋予‘化一定的致使意义,这样,动作性较强的词缀‘化便产生了‘使……变化的义项”,[3]我们认为这有待商榷。因为并不是致使语态句固有的致使义在运用中逐渐赋予“化”一定的致使意义,而是 “X化”本身具有致使义。结合(1)(2)(3)例,再看下面的例子:
(4)黄河改道使北方农垦环境恶化。
(5)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亲情、政治已使她淡化,她不但活下来,而且奇迹般的好。
(6)权势、声望和金钱使伊娃腐化。
恶化、淡化、腐化可以直接加宾语构成“S+V+O”句式,也可以转换成“使……恶化/淡化/腐化”这一句式。由此可见,“恶化”、“淡化”“腐化”的致使义并不是‘S+X化+O句式所赋予的,而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一般具有致使义的“X化”才能进入“S+X化+O”这一句式。
二、“S+V+X化”式中的“X化”
在“S+V+‘X化”中,“X化”一般是由“N/A”+“化”组成的三音节词,在句式中作宾语。“X”一般是形容词、名词。例:
(一)“N”+“化”
(7)选人用人实现制度化。
(8)中华文化发展方向是在坚守本根中走向现代化。
(二)“A”+“化”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重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对不同社会群体开展有针对性、分众化的教育引导,既讲共性,也讲个性。
(10)加强军事法规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科学确定框架结构、规范内容和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增强系统化、精细化、实用性。
“X化”也有部分是由“A”+“化”构成的双音节词,在句式中作补语。例:
(11)从根本上讲,只有医疗资源的结构得到优化,才有可能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三、“X化+V+O”式中的“X化”
“X化”不仅可以在“S+V+O”句式中充当谓语、宾语、补语,还可以充当主语。主语“X化”一般是由“N”+“化”构成的三音节词。在此句式中,这些三音节词一般为名词。例:
(12)数字化引领工业生产趋势。
(13)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没有终极的目标。
也有个别为“A”+“化”构成的三音节词。例:
(14)国际化成为今年“ 双11”大战的主要特色。
四、小结
在现代汉语中,“化”作为词缀,常用在形容词、名词后构成“化”尾动词。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化”尾词纷纷涌入语言表达体系中,以满足人们日常表达的需要,“X化”不仅可作动词,还可作名词、形容词。“X化”作谓语时,能进入“S+V+O”句式中的一般是具有致使义的“化”尾动词;“X化”充当“O”时,一般是由“N/A”+“化”构成三音节词,少数是双音节词,此时的“X化”一般是名词;“X化”充当“S”时,一般是由“N”+“化”构成的三音节名词,“A”+“化”构成的三音节名词少。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宛新政.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6-101.
[3] 张豫峰,宋梧.“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05-110.
[4] 周刚.现代汉语多方位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