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摘 要:亨利·詹姆斯的名作《黛西·米勒》以主人公的香消玉殒落幕,无不令人惋惜。雏菊一样的妙龄姑娘与爱情擦肩而过,直奔向死亡末路。本文浅析酿造其悲剧的三大根源,即黛西的性格弱点、至亲至爱的纵容和文化冲突中的冷漠。
关键词:《黛西·米勒》;悲剧根源;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02
《黛西·米勒》小说将新美国和旧大陆之间的道德文化冲突浓缩在一个美国女孩游历欧洲的遭遇上。黛西姑娘虽单纯美丽,但她生活作风与保守的欧洲文化格格不入。她的悲剧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多个因素的必然结果。
一、黛西性格的致命弱点
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阐述的观点,悲剧中的主人公“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他之所以陷入厄运,并不是由于作恶和堕落,而是由于他犯了某些错误”。这里不是指的道德上有缺点而是性格上有瑕疵的好人。而在悲剧中,这些品德高尚的人物,会因为性格上的缺陷和所犯的某些过错而导致命运的重写。也就是说善良朴实的人物,也可能因为他自身性格上的弱点犯了一些过错而导致其一生的痛苦和磨难。黛西就是这样一位复合型人物,美丽善良、单纯可爱但同时轻率任性、骄傲自负。正是她性格上的缺陷奠定了她的悲剧收场。
黛西出场的时候 “她没有戴帽子”。在当时的欧洲文化中,公众场合不戴帽子是相当不合礼节的行为。从穿着就看出她蔑视欧洲当时的礼节约束。接着,作为未婚女子的黛西在没有长辈引荐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弟弟的几句转述和温特伯恩愉快地聊了起来。黛西对于这种文化礼节的词眼显得无知而不懂规矩。聊天过程中她还告诉温特伯恩,她不喜欢这里的社交活动,这里根本没有社交活动。她说:“我总是参加”“许多绅士们的聚会”。这番话看似如此的轻浮放荡、卖弄风骚。温特伯恩觉得这位姑娘只是对于社交方面的礼节一概不知,反而喜欢她率性单纯。当温特伯恩提出愿意陪她去希永城堡时,虽然这个提议有些欠妥,毕竟未婚男女才初次见面就共游显得鲁莽,但是黛西欣然接受。“她并没有像日内瓦女孩那样,立刻站起身来,脸涨得通红”。另外,黛西还表示要同他单独前往城堡。19世纪的欧洲社会里,中上层阶级的女子,未经父母允许少女不得随意结识青年男子,更别说邀约共游。黛西的言行举止中透露出她的不受约束、任性而为。黛西见到她的母亲时说:“你在这儿瞎逛什么?”。 虽然语调中没有那句话本身所含的粗暴,但是完全没有出于对长辈的尊敬之意。从黛西跟她母亲交谈方式中也可得知,黛西是不受礼教约束、不受规矩束缚的。她的骄傲自负让她失去理智,她依然任自己高兴,“善意”的忠告在她身上只能失效。她对于欧洲的文化礼节倍感厌倦,她既不知这些礼节,现在就是知道也无心理睬。这些规矩礼节越是禁锢她,她就越是叛逆,以至于她对沃克夫人的忠告置若罔闻。她的骄傲让她形成了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因此她拒绝接受别人的忠告,也不曾想要改变自己去迎合人们的观念和欧洲的文化。越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她越是加以尝试。
黛西其实很清楚那些“冷嘲热讽”,只是她装作毫不在乎,她憎恶那些人的呆板,她只遵循自己的意念生活。最后,她同乔万内尼夜间出游,因染上罗马热病而客死他乡。她的一意孤行和固执己见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从没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味“捍卫”自己的自由与权力,而一直都坚持着错误的做法。她不想那些有损她尊严的劝告。她老是喜欢跟乔万内尼一起,因为这位意大利人可以给予黛西在欧洲所丧失的尊严,就算是黛西做的不合理,他也会如常恭维她,而这种恭维是她在美国社交时可以信手拈来的。温特伯恩对她的爱慕让她感受到被欣赏和爱护甜蜜,可是他对她行为的不理解令她心伤。她希望他才是最能读懂她的人,可伯恩令她失望了,所以她老躲着他。黛西身上的这些看似不完美的性格瑕疵,却一步步地将她引入万丈深渊。
二、至亲至爱的纵容
詹姆斯所刻画的黛西在文化冲突下遭遇痛苦、历经磨难时,她身边的亲人、友人并有扮演好劝告者和守护者的角色。至亲至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作为黛西的至亲和至爱,米勒夫人和温特伯恩并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去规劝和保护黛西,而是任其“胡作非为”。米勒夫人并没有以一位母亲的角色很好地引导她去避免众人的闲言碎语;温特伯恩的忠告软弱无力而且点到为止,当黛西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温特并没有护她周全。黛西就如同随波逐流的船只,米勒夫人放弃掌舵的使命;温特伯恩有意救她,不料扮演了暗礁的角色,非但没有解救她,还加速了她的沉船速度。
米勒夫人管教自己儿女确实有些教子无方,在大是大非的情况下丧失了母亲的威严性。黛西的母亲软弱无为,对自己的儿女而不加管束。米勒夫人性情温和并且疾病缠身,她很多事情都是交给黛西操办。面对女儿结交的异性朋友,腼腆的米勒夫人总是回避,并且毫无主见。温特伯恩在问及她女儿是否订婚时,她回答道“她说她并没有订婚。但她还是订婚了的好”“她整天那副样子,就像订婚了似的……”,米勒太太知道她女儿天天和乔万内尼在一起,她却什么都不言。她对女儿的婚事完全是放任自流,对女儿的想法也是毫无头绪,她也不需要这个头绪。米勒夫人在黛西任性胡为的时候,没有及时地纠正女儿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黛西的言谈举止听之任之。米勒夫人并没有发挥好一个母亲应扮演的角色,当黛西越发固执己见时已是为时晚矣。
黛西的悲剧的发生,作为她至爱的温特伯恩也难辞其咎。贝尔把黛西的悲剧根源归咎于温特伯恩的“保护不当”和“优柔寡断”。换句话说,温特伯恩一方面没有守护他与黛西之间的感情,在大众的非议面前也没能保护好她;另一方面对黛西的劝说不但没有奏效还起来反作用。黛西的单纯美丽和与众不同的性格令温特伯恩着迷。而她也愿意对温特伯恩诉说她的不快、分享她的心事。温特伯恩和黛西同游希永城堡时,他在表明自己在一两天之内要回日内瓦后,黛西反应非常强烈,先是没头没脑地发作“你不是要回日内瓦吗?”,接着一个劲地骂他讨厌。除此之外,黛西还假想出一个日内瓦令温特伯恩神魂颠倒的女人并且冲着此女子猛烈开火。从一个女孩的心理分析,黛西非常喜欢温特伯恩,而正是他要返程的事情令黛西无比失望,从而黛西对他心生隔阂。温特伯恩本应该坦荡地向黛西告白,消除黛西心里的误会,从而保护好彼此的感情。黛西向他发泄自己的不满,而他终究还是不明白女孩的心思,一贯的优柔寡断与没所作为。他在追求一个黛西的时候,并没有采用她喜欢的“美国”方式而是一味地按照当地风俗办事。当黛西的“流言蜚语”四起的时候,他也没有挺身而出帮黛西辩解,只是听之任之保持沉默。他躲躲散散的劝说反而助长了黛西的偏执己见,让她觉得此人非常“死板”,只会按照条条框框做事。劝说也是要讲谋略的,而他一直把要点停留在乔万内尼身上,这样做只会激怒黛西,毕竟乔万内尼是黛西最信任的朋友。对于黛西这类任性一点的姑娘,众人议论他们就算了,连她最爱的人也这样说,她肯定不依。整个劝说过程中,温特伯恩起先是犹豫不决,没有主动劝说她,没有及时纠正黛西的错误观点。后来他劝说策略有误,又失去了黛西对他的信任。而黛西就在他这样一次次劝说失败中走向毁灭。温特伯恩在小说中的角色本是黛西的“解救者”,却失足成为她的“埋葬者”。
三、文化冲突中的冷漠无情
黛西一位热情开朗、思想独立的美国女孩,来到了古老保守的欧洲文化下,无疑会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孙英春阐述“不同文化中的个体被负载着不同文化意义的符号包围……个体的价值系统、认知系统、行为系统不可能不发生紊乱”。黛西面对这种紊乱的做法是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虽然她装作不在意那些批评她的闲言碎语,但是她已经感觉到被群体排斥和抛弃,她失去了心理归属感,所以选择“逃避”众人的议论,跟恭维她的意大利人在一起。面对这样的女孩,社会没有我们期望的理解与宽容,有的只是对她冷嘲热讽跟孤立排斥。
温特伯恩第一次向他姑母提起黛西,并希望她能见黛西一面时,斯蒂洛夫人向温特伯恩先生灌输社会等级观念,并暗示黛西是低等人。不仅如此她还说黛西非常俗气。她还宣称“他们属于那种人们有义务不与接纳的美国人”,其话语中字字尖酸冷漠。斯蒂洛夫人是位有钱的寡妇并且负有盛名,她那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观念将黛西一家拒之门外。她还把把黛西跟她母亲随从的友好平等关系看成“打得火热”,还嫌弃说“她们对待随从就像对待一位老朋友——一个绅士似的。” 斯蒂洛夫人在保守的欧洲文化下生活多年,她的社会认同和思维习惯决定了她的门第观念和高低贵贱的思想。所以,对于黛西一家的对待下人的平等文化,她除了冷眼相待,没有一丝一毫的理解与宽容。在黛西一家的文化观里,平等待人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对此斯蒂洛夫人只可能冷嘲热讽。温特伯恩回见黛西的时候,她很快就猜出了斯蒂洛夫人的意思。虽然她轻轻笑着说“你为何不直说呢?你用不着害怕。我并不害怕”,但是她的声音有点战栗。由此可见斯蒂洛夫人的冷漠对她的伤害非常之大,黛西在后来故意冷落温特伯恩,斯蒂洛夫人也难辞其咎。黛西在这位夫人这里受到的冷落也间接地影响并刺激了她对欧洲这里文化的厌倦从而做出更加“大逆不道”的事情。
黛西和意大利人“厮混”的事情传得满城风雨,当地的人们只管大肆地嘲笑、议论他们一家,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们辩护。流言蜚语传播起来甚是可怕,想瘟疫一样蔓延,所有人都在人云亦云。上流社会开始排挤她,“他们不再邀请她做客……就连她的同胞们都认为她的行为很不正常”。她不是不知道大家的议论,而是不想理会,也无力理会。面对众人背后的“冷箭”,她不是不防,而是无计可施。在这样冷漠的环境下,再“飞扬跋扈”的黛西都有些窒息了。不然,她不会和乔万内尼在夜间游玩罗马,她是在躲避众人的敌视目光。在激烈的文化冲突的斗争中,虽然她在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但是她已经疲惫不堪。她以一己之力抗衡坚不可摧的欧洲风尚犹如以卵击石。社会的冷漠无情将她抛弃,让她成为了两种文化冲撞的祭祀品。
回顾黛西短暂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最初她是无知叛逆不懂欧洲的风俗礼节而有伤世俗风化。后来她因为要表现自己的独立意志而拒绝听从别人的规劝,一意孤行,引来世俗冷漠的眼光。黛西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了她身陷处处遭人排挤的困境。这时她最亲近的人却无力挽救她,反而是他们的纵容和苍白的劝说助长和刺激她的叛逆。她本要宣扬她的自由观,却反遭社会的冷酷无情吞噬,奄奄一息的她就这样淹没在欧洲厚重的文化下。她的悲剧根源不是一个方面的,而是多个因素相互交织而成。
参考文献:
[1]Bell, Millicent. Meaning in Henry Jam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亨利·詹姆斯:《黛西·米勒》,高兴译。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
[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社,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