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人有“南戴北卞”之说,“戴”指戴望舒,“卞”指卞之琳。30年代的卞之琳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歌,一是表现生命体验与沉思的《水成岩》、《白螺壳》等,二是表现家国情怀的《酸梅汤》、《尺八》等。这一时期的《鱼化石》同样引人关注,对其研究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卞之琳象征主义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关键词:鱼化石;象征主义;诗歌
作者简介:王涛(1990.3-),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在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01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人有“南戴北卞”之说,“戴”指戴望舒,“卞”指卞之琳。30年代的卞之琳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歌,一是表现生命体验与沉思的《白螺壳》、《水成岩》等,二是表现家国情怀的《尺八》、《酸梅汤》等。这一时期的《鱼化石》同样引人关注,对其研究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卞之琳象征主义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鱼化石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地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鱼化石。
1936.6
对《鱼化石》的解读,我将从思想内蕴和艺术手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思想内蕴
《鱼化石》在思想内蕴方面表现为双层结构。一是表层具象的爱情书写,二是深层抽象的人生“相对”观念的思考。
(一)爱情书写
诗歌的主体“我”是“一条鱼”或“一个女子”,两者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而鱼与水和男与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互指的,用“鱼水之情”暗示“男女爱情”。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怀抱”一词借用“理想、心愿”之意。成为“你的怀抱的形状”即我要成为你理想的样子。《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为众人视为“浑话”。这句话实为贾、林二人爱情的伏笔。暗示爱情的发生是他(她)符合了她(他)理想的模样。“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是借用鱼与水之关系对男女爱情的再次书写。
“你真像镜子一样地爱我呢。”“镜子”从心理学角度讲是自恋的表征。唯有自恋才是真恋。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会饮篇》中讲到,宙斯因害怕强大的阴阳人造反,将其剖成两半,剖开的两半极为痛苦,每一半都迫切的寻找另一半,渴望重新何为一体,以此来暗示爱情的实质。心理学家拉康同样指出:人们的爱情,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我的“镜像”。
“你我都远了乃有鱼化石”与题目相呼应。“鱼化石”是爱情沧海桑田永恒的象征。而爱情的获得不是其他,而是彼此远离自己原初的模样,即你我只有都远了,才会收获永恒的爱情。
(二)人生“相对”观念的思考
贺昌盛指出:“卞之琳的诗始终灌注着一种很独到的观念,即一切具象在时空中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能够展示出来的意象总是有限的和具体的,但有限而具体的殊相之中又都同时包含着无限的和抽象的成分,‘狭义的也可以代表广义的……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相对而在的观念可以说是卞之琳诗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有别于传统汉语诗学形态的根本所在。”
《鱼化石》表面爱情书写的背后,是对人生命题“得与失”“变化与永恒”的思考。爱情的获得,是借助双方个性的彼此交融来实现的,其结果是双方原初个性的丧失。在彼此走进对方,不断自我改造中,又是爱情永恒的实现。卞之琳借助爱情这一具体的事物,将爱情中表现的“得与失”“变化与永恒”上升到人生的高度,构成卞之琳生命的体验和沉思。
二、艺术特征
卞之琳象征主义诗歌难懂,除去思想内蕴的复杂性之外,其诗歌“意象”跳跃性大是一个重要原因。他在《关于<鱼目集>》中说道:“有些诗行,本可以低徊反复,感叹歌诵,各自成篇,结果只压缩成了一句半句。”人为地舍弃意象关联中的逻辑性连接,意象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留白”在带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的同时,无疑增加了诗歌理解的难度。
《鱼化石》这首写爱情的诗,是通过“代言”的方式来表现的,“我”不是诗人自己,而是“一条鱼”或“一个女子”。在表达“我要成为你理想的模样”时,借助“怀抱的形状”和“鱼溶于水”的暗喻和典故来实现。通过“镜子”和古希腊神话传说间接传达爱情诗学。用“鱼化石”借喻爱情的永恒,表现出卞之琳诗歌意象使用的跨越性。
全诗三句话为三个独立单元,依次讲述爱情的发生、爱情的诗学和爱情的永恒。构成爱情不断升华的内在发展逻辑,与叙述结构表现出的“我”—“你”—“你我”的递进关系交互响应,构成了有意味的形式。
诗人在短短的诗歌中连用三个“五音节”:“你的怀抱的”“镜子一样地”“你我都远了”这在卞之琳诗歌中很少见。这种“五音节”单位,带来阅读的延宕,增加了阅读停留时间,便于读者更好地把握诗意。
“乃有”一词韵味悠长,有着历尽千辛功成圆满之情感表征。男女主人公从相爱,到彼此走进对方,爱情终于在时间沧海桑田中走向永恒。题目“鱼化石”抽离自最后一句,表明诗人对“永恒”多层面含义的暗示与强调。
《鱼化石》以其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人生“得与失”“变化与永恒”的体验和沉思,表现出卞之琳30年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重心。其意象使用、结构安排、音节节奏和意蕴延宕多种手法独具匠心的设计,突出了卞之琳诗歌艺术的“精致”性。对《鱼化石》进行解读,能够更全面的把握卞之琳象征主义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参考文献:
[1]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61 页。
[2]贺昌盛:《从“意象”到“象征”:30年代汉语象征诗学的拓展——以废名、
卞之琳、何其芳的诗歌创作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