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京山县人民医院,湖北荆门 431800)
心内科患者护理方法改进与临床应用
王 娟
(京山县人民医院,湖北荆门 431800)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采用护理方法改进进行健康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护理方式,观察组2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护理,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20/20),对照组为8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5.0%(19/20),对照组为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内科患者采用护理方法改进的健康护理干预,能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心内科患者;健康护理干预;疗效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其生理功能是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代谢废物运走,从而保证了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1]。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内科患者,观察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1~78岁;病程2~11年;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0~75岁;病程1~1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护理,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1 健康护理
(1)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急性期患者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有无晕厥等表现,评估有无电解质紊乱的征象。(2)防止发生左侧心力衰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表现;避免一切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如饱餐﹑用力排便等;注意控制液体入量及速度。(3)休克的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状况,如患者血压下降﹑表情淡漠﹑心率增快,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按休克处理。(4)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注意室壁瘤的发生。(5)观察肢体活动情况,注意有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和栓塞表现。
2.2 用药观察与护理
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并定期复查﹑随访。尿激酶等溶栓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组织或器官出血,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出血病史﹑近期有无出血倾向或潜在的出血危险。用药时应守护在患者身边,严格调节滴速,严密观察心电图情况,备除颤于患者床旁,用药后注意观察溶栓效果及出血情况,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2.3 心理护理
在配合医师抢救患者的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安慰工作,关心体贴患者,重视其感受,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及帮助。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20/20),对照组为8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5.0%(19/20),对照组为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循环系统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心房肽﹑内皮素﹑内皮依赖舒张因子等活性物质[2]。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病变,称心血管病。可由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先天性发育异常﹑内分泌代谢异常等引起,并受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城乡居民中,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成为首要的死亡原因。沟通在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费用等环节的实施,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利于疾病的早愈,与此同时,可以增进护患的了解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融洽护患关系,有效避免纠纷的发生[3]。规范化的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护理管理的规范性可有效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平时护士们忙于完成硬性工作任务,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都知道要做好,一旦繁忙时就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就难免发生不安全[4]。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心内科患者采用护理方法改进的健康护理干预,能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1] 莫游央. 加强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3(4): 76-77.
[2] 袁爱珠, 吴红斌, 赵玲. 同伴教育在PCI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健康研究, 2015, 35(3): 243.
[3] 刘海凤, 屈亚新, 徐海霞, 等. 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中的应用[J]. 华西医学, 2015, 30(8): 1-3.
[4] 周愉妹.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7): 172-173.
R473.5
B
1002-2376(2015)12-0200-02
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