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琳
生物反馈技术对孕期高血压疾病和分娩的影响
孙开琳
目的 了解心理学的生物反馈技术对孕妇高血压疾病的影响。方法 围生期管理的孕妇用SCL-90焦虑自评量表筛选出有焦虑、抑郁者20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对实验组进行心理疏导和生物反馈疗法。结果 两组血压随着产程进展对照组血压增变幅度较实验组大, 且实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焦虑症状随着孕程进展明显加重, 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明显缓解孕妇焦虑心理引起的血压变化, 从而减少孕妇用药的危险因素, 降低了剖宫产率。
生物反馈技术;高血压;孕妇
生物反馈技术在我国临床的应用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新的有效的心理学治疗手段。生物反馈技术就是采用电子仪器准确测定神经-肌肉和自主神经的正常和异常活动情况,并选择地放大成视觉和听觉信号, 然后通过训练和治疗, 从而学会自我调节内部心理和生理变化。换言之, 生物反馈就是通过电子仪器反映出个体的一些心理生理过程, 并使之有意识的控制, 例如血压和心率、皮温等, 并让个体成为维护健康的积极参与者。妇女在妊娠期就是一个同种异基因的移植物(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成长为胎儿的过程。胚胎与母体的免疫排斥与免疫耐受、日益加重的心理负担构成了妊娠期复杂的心身关系如焦虑、抑郁等, 导致妊娠子宫血流量改变从而引起血压变化[1]。传统的医疗方式(药物)危害极大,但如果有一些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如音乐、按摩、语言等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的给予各种信息刺激, 使其身体放松起到降压作用。本科自2012年以来针对孕妇这一特殊心身疾病运用行为医学的生物反馈技术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本院建围生保健卡的孕妇, 年龄23~35岁, 初产妇, 孕周25周左右, 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 无精神病史及性格障碍, 且能理解治疗内容并自愿合作者。首先用SCL-90量表先测评有焦虑、抑郁的患者20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仪器采用的是北京博达电子公司生产的JD/PW-5型BF生物反馈仪, 并有10年以上资历的主治医师专职操作, 对每次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认真记录。治疗室内光线柔和安静, 室内温度保持相对恒定(22~26℃)。患者采用半卧位, 在眉弓上1~2 cm前额肌处放置电极片, 通过显示肌电的高低来帮助学会放松与紧张。这时, 医生提示患者:深吸气, 然后慢慢呼气, 注意体验内在感受, 实际上是鼓励患者感受自己松弛的过程。孕妇进入放松状态后, 表现为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减慢, 血压下降。全身骨骼肌下降, 并有四肢温暖, 头脑清醒, 全身舒适的感觉[2]。刚开始1次/d, 30 min/次左右。有的患者如想象力较差增加次数, 然后隔天1次到每周1次至15 d 1次。这是为了让患者在建立这个条件反射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放松意识, 避免形成对医生、仪器的依赖性, 使主动学习得到稳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随着产程进展均增加(P<0.05),但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增变幅度较实验组大。见表1。实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孕妇血压改变情况( x-±s, mm Hg)
表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生物反馈技术利用皮温或者肌电作指导, 使患者快而准确的掌握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调整觉醒水平, 促进心绪放松与平静, 同时缓解肌肉紧张。有研究提示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应激及应急产生的情绪反应有明显的关系, 紧张焦虑能明显地增加患者的血压[3]。尤其孕妇从妊娠到分娩要经历一系列巨大的生理变化, 并带来心理状态的改变, 使其失衡产生焦虑。这种心理应激常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所带来的生理反应包括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研究中还发现,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时, 手指温度可升高4~6℃, 收缩压下降0.67~1.33 kPa(5~10 mm Hg) (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0.27~0.8 kPa (2~6 mm Hg)。这些效果在训练的第1个月明显表现出来, 且持续存在整个研究中, 使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较单纯药物治疗组明显减少[4]。研究还发现,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那些情绪波动大孕妇疗效更好, 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孕妇通过学习消除了不良因素影响, 在产程中能更好地参与, 并积极的与医护人员配合。同时产妇精神上又得到彻底放松, 情绪较稳定,坚定了信心, 使产程进展顺利, 从而使孕妇正常产率大大提高[5]。本组资料显示实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 生物反馈技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临床应用上都还不成熟, 其疗效和应用受仪器、治疗人员的水平等多反面的影响。若干有疗效的病例也缺乏长期的追踪。但就医学心理学基本知识的认识, 把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一种补充疗法还是有根据的。当然, 任意夸大其作用与贬低其应用价值同样都是不可取的。
[1] 郑延平.生物反馈的临床实践.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
[2] 郑俊峰.早期干预质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 2008, 11(6):1360-1361.
[3] 蒋天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6):28.
[4] 周小东, 胡国勋.生物反馈技术在我国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1, 17(2):181-183.
[5] 孙君芳, 叶虹, 廖旭怡.国内生物反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24):20-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175
2014-09-15]
475002 河南省开封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