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
一、从“高、大、上”到“小、真、实”
部分教师在确定校本教研的选题时,为使选定的主题能显得“高、大、上”,十分热衷紧跟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潮流问题和热点问题。关注这些问题无可厚非,对这些大视角、宽纵深的问题进行思考,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但是,有效的校本教研非常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注重升华鲜活的教学经验,以此促进日常的教学活动。另外,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则更希望能从“接地气”的经验和理论中获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有利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当教研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时,一线教师限于时间和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切入点,同时也难以对研究主题进行有效把控和深入探究。此外,通过此类教研活动所获知的有关内容,也难以尽快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反之,如果在教研活动中,能以本校的校情校况为纲,结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选一些“小、真、实”的问题研究,反而更能使教研活动有效。
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承担的校本教研课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案例研究》为例,我们将该课题分解成一个个典型的数学概念,如“因数与倍数”“垂直与平行”等进行专题研究。这种把校本研究的课题分散成小而具体的专题研究,也就是“大题小做”,也就能使校本教研的过程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在近3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该课题在学校的常规课、研究课和教学比武中进行了多次同课异构、一课多磨,教师们也通过此项实实在在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出一套自成体系的小学数学典型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有效策略。也即将一个个“小、真、实”的课例研究,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连成体、形成片、最后形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从“旁观者”到“主导者”
现今,各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题讲座,即由校内外名师或学科带头人就当下的教学热点等进行分析和研判;2.评课议课,即就某一公开课的课堂展示进行课后点评和讨论。3.专家报告,即通过邀请业内学者,就当下教学的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和研讨。在这些校本教研活动中,一般都不乏难能可贵的理论和经验“干货”,使人受益匪浅。但不少参与教师在活动中,却总乐意将自己定义成“旁观者”,专家或学科带头人讲什么就听什么,以一种被动吸收的态度参与,长此以往并不利于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深入推进。
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其实是一个双向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很需要全体参与者表达各自的观点,引发思维的碰撞与激荡,产生“头脑风暴”,求同存异,最终形成共享教学智慧的良好教研氛围。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要更新观念,即校本教研活动不是某个名师或专家学者的精彩“独舞”,而是每个参与者共同打造的“琴瑟和鸣”,只有每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好声音,才能合成一首好歌曲。其次,各个参与者要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完成从“旁观者”到“主导者”的角色转变,把自己看作形成“主流”的一分子,相信通过兼收并蓄,即使是一滴普通的水珠,也能反射出太阳的七彩光芒。最后,在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上要因地制宜,注重创新,更好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参与者乐于参与,便于互动,比如可以采用圆桌对话、交互点评、主题轮值等方式,更加有的放矢地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三、从“理论构建”到“实践落实”
很多一线教师大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如果有机会聆听了名师或教育大家的讲演,便会感觉不虚此行,收获良多。教研活动中,参与者一边认真记录和听讲,一边为讲演者的博学和理论深度所折服;同时,也期待日后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据笔者的观察和自身体验,在因教研活动获得的兴奋感消退后,一些高深的理论要义似乎在日常教学中找不到合适的接口,两者间好像隔着一层纸,但要捅破这层纸却又并非易事。于是乎,教研活动经常办,理论知识经常学,但这两个“常态”的叠加,却并未使教学实践成效的提高成为“新常态”。
真正有效的教研不能仅仅是“理论构建”,更需要关注的是“实践落实”。教研活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应该是把“更新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改革”有机联系起来。换言之,有效的教研要基于实践,包括实践的语言、实践的案例、实践的步骤,并且要形象具体,简要实用,突破理论到实践间的屏障。只有这样,教研活动才能避免与实践脱节,更加言之有物,才能让参与者感到有料、有味、有用,能够现学现用。当然,突出有效教研活动的实践落实,并不是要否定理论的重要性。理论和实践其实是辩证统一的,好理论应当是有实践的理论,好实践应当是有理论指导的实践。
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学校,一线教师则是参与主体。有效的校本教研要跳出理论到理论、现象到现象、理论实践“两张皮”的窠臼,直面教学实际和教师需求,“探”小问题,“究”实效果。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