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偲偲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关注每个孩子,让他们享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一、了解学生是个性化教育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类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这些智能在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一个人的某些智能比较弱,却可能在其它智能上存在惊人的潜力。
班上有个叫小琳的女生,上课时总是一副心不在焉、永远没睡醒的样子。整整一个学期,她没有翻过一次书,没有发过一次言,就那么安静地坐着发呆。第二学期的一节课,学生的唱谱环节让我大失所望。我期待
地望着几位“潜力股”,他们却把头埋得很低。这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惊异地看着小琳:“你会?”她没有回答,而是一字一句地唱完了谱子,无论是音准还是节奏,都远远超出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表现。“有人教过你吗?”我又惊喜,又诧异。“猜的。”她羞涩地一笑。她的笑让我无地自容——这是一个音乐天赋极高的孩子,她对音准、节奏和音调极其敏感,而我却一直忽略了她。
小琳的案例让我对“多元智力理论”有了切身地感悟:看似一样的孩子,音乐天赋却各不相同。语文、数学成绩好的孩子,音乐天赋不一定高,但音乐教师却常常用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来衡量他们的音乐潜力。怎样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呢?经过反复尝试,每年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测评,并依据学生的表现,将其归入以下四类中的某一类:A.在无伴奏的情况下,音准也很稳定,能独立完成演唱的;B.音准较稳定,能依靠伴奏完成演唱的;C.音准特别差,有伴奏还是唱不准的;D.虽然唱歌能力较弱,但对音乐活动充满热情的。这样的分类,有利于教师科学地制订出过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二、角色体验是个性化教育的帮手
如何运用上述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呢?经过长期实践,笔者摸索出“角色体验”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量身订制了四种角色——我是歌手,主要群体是上述A类学生;大众评审,主要群体是上述B类学生;歌伴舞表演,主要群体是上述C类学生;我是乐手,主要针对上述D类学生。A类学生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提高演唱水平,B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轻声演唱、仔细聆听,C类学生的发展方向是乐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D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组织活动时,教师采用扇形结构设计座位,中间一排从上到下依次是表演组、评审组、歌手,两边分别是乐手(如下图)。这样既避免了歌手组受到表演组的干扰,又让容易摇摆的评审组在歌手组的引导下越唱越好,同时让表演组在小组合作的影响下有所进步。
一学期下来,歌手组的演唱水平有了较大地提高;评审组的成员在从表情、音色、动作、眼神等方面评价歌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还提出解决方案的点评模式,这促使他们向歌手发展;表演组的学生越来越喜爱参加音乐活动,个别学生晋级成了评审;乐手组的学生演奏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分层辅导是个性化教育的保障
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教学难度大。一是不同的学生演唱能力不同,合唱时难以有机融合;二是合唱时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声部的演唱,还要聆听其他声部,难以做到一心多用。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歌曲《火车开了》时,教师根据学生对节奏的掌握情况,设计了不同的情境表演内容——节奏较稳的学生选择较难较复杂的kacha节奏,中等学生选择Hong long节奏,节奏感相对差一些的学生选择长音wu节奏,然后让他们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一起练习下列三声部节奏。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地进行了分工协作,例如小组内唱歌好的做领唱,比较害羞的跟唱,擅长舞蹈的伴舞。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个别辅导,在分工合作和分层辅导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善待和挖掘。音乐教师真正地关注每个学生,能促使他们爱上音乐课。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前进二路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