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杰
2015年1月1日,中国正式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稀土出口配额管制,然而,这条消息似乎并没有对市场起到多少刺激性作用。
百川资讯稀土分析师杜帅深谙个中原因: 2014年前11个月,中国稀土出口量达24,866吨,远低于当年配额规定的30,611吨。2013年总出口量达22,493吨,远低于商务部设定的30,996吨的配额。稀土出口量只占出口配额的90%,取消配额对其出口的量价料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2014年8月,世贸组织(WTO)判定中国稀土出口管控违背WTO自由贸易原则。因此,在许多人看来新年伊始,商务部取消稀土出口配额,象征性意义更大。
“如果稀土产品出口关税也被取消,将会对出口量产生影响。”杜帅说。实际情况是,调整关税并没有和取消配额一起来。
就在人们深感关税调整预期落空之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近日举行的例会上公开表示,稀土出口关税将保留至2015年5月2日,此后相关产品出口将“随行就市”。
大限真的来了
此前,西方媒体存在这样一种论调:中国取消配额是迫于西方的一些压力以及市场垄断地位受到威胁。
根据沈丹阳的表述,中国下决心取消稀土出口关税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一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一项具体贸易政策选择;二是配合国内稀土等资源类产品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措施;三是综合考虑WTO相关裁决执行所进行的一项政策调整。
中国稀土出口政策争议肇始于2008年,中间经历“中国原材料WTO争端”,终于在2012年全面升级为WTO层面的贸易争端。
根据WTO去年8月做出的最新裁定,按照惯例,中国政府最晚要在今年6月之前予以执行。未来4个月,也是政府能够为国内企业争取到的最后“保护期”。
由商务部印发的 《2015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分级发证目录》显示,稀土与锑及锑制品、钨及钨制品等22种货物出现在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签发出口许可证的行列。其中稀土属于带有“ ”标注的货物,企业只需凭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无需提供批准文件。但商务部规定,稀土的报关口岸限定为天津海关、上海海关、青岛海关、黄埔海关、呼和浩特海关、南昌海关、宁波海关、南京海关和厦门海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杨丹辉表示,“这两个政策(取消配额及关税)的出台是必然的,WTO稀土案初始,大家对这个政策调整的预期就非常明朗”。他强调,“我们是顺应了仲裁结果,但这也是一个自主的调整”。
中国WTO败诉下被迫完全放开出口可视为中国稀土行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将加快推动稀土等资源类产品管理制度改革,或为政府高层再次重视稀土产业的契机,将提高稀土产业在国家的战略地位。
取消稀土出口限制意味着稀土出口端将实现完全市场化的管理。招商证券对此分析表示,未来对稀土行业的管理着力点就完全落在了国内的管理上,国家对整治稀土行业进入仅剩不到半年的攻坚期。如何有效打黑、资源税改革、改善环保以及有效进行收储将成为后期的重点“功课”。
加速行业整合、打击非法开采一个都不能少
近年来,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等相关资源,规范行业市场秩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类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充分利用经济和市场手段,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和改善稀土等产品的出口管理,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自2011年以来,稀土行业已经历了4年的调整,自身已然具备了周期底部反转的基础。目前稀土价格已跌至行业确认的底部,而且库存量少,已不能成为压制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此外稀土打黑持续进行,部分地区效果显著。
国家相关部委人士在不同场合几乎都曾表示,针对稀土产业,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完善行业市场监管和产业整合力度。中国稀土业乱象,在于小、散、乱,各自为政,互相倾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WTO裁决,倒逼中国稀土行业统一建制、集中经营,变小、散、乱为企业整合的大集团经营之路。
时至今日,全球稀土需求已并不那么旺盛,发达国家也在尝试开发稀土替代品。杨丹辉说,“稀土行业的有序发展,以及材料的高端应用,是我们目前政策的引导目标和方向”。
目前,中铝公司、包钢集团、中国五矿3家央企,以及厦门钨业、广晟有色、赣州稀土3家地方企业已经先后获得了国家工信部的备案批文,按照市场化原则组成的6家企业为主的大集团格局已经初具雏形。
对于这6家大型稀土集团的后期整合,杨丹辉表示,“中央和地方之间、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之间,还是有博弈的地方。整合方案批复以后还需要一个过程,况且这些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待完善”。
此外,2014年10月开始,工信部更是联合其它7部委联合开展新一轮持续6个月的打击稀土违法违规专项行动。对于“生生不息”的“黑稀土”,杨丹辉表示,“工信部主导的资源整合,也主要是想以六大集团的方式,实现对资源上游的控制,开采权集中之后, 黑稀土可能会有好转,但不能完全杜绝”。
沈丹阳称,中方将继续以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方式来加强对资源类产品的保护,促进资源和环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中国打击稀土非法开采仍然任重道远。数据显示,2014年稀土指令性生产指标为10.5万吨 (氧化物)。业内预计实际生产接近16万吨(氧化物),非法开采、超标生产依然存在。
新版稀土资源税酝酿“从价计征”
取消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以后,未来稀土是否会成为“脱缰的野马”?这成为了目前各界人士普遍担心的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表示,未来国内将以资源税等管理措施为主,以与国内消费限制平行施行的出口配额为辅的政策。
“征收资源税和开放性应用并不矛盾,国家对战略性资源有管控,这是合理的。目前讨论的包括收储政策、资源税和环境税的调整,以及一些特殊品种的国家直接管控,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杨丹辉说。
他认为,中国必须通过完全理顺稀土行业的体制机制,使该行业恢复到一个比较理性的状态。其中,价格机制又是“最最关键”,“对一些比较大路货的产品,比如说轻稀土,还是要以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为基础,而像特别关键的品种,比如重稀土,国家管控还是有需要。”
据悉,目前国内稀土类产品共有75项海关编码,包括稀土化合物类53项、稀土金属类16项、稀土合金3项和稀土矿类3项。其中稀土化合物与金属类海关编码合计69项,较2014年的52项增加了17项,稀土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进一步细化,但稀土元素钬、铥、镥类仍没有海关编码。如果税率调整,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给每一稀土种类标记对应的海关编码。
目前,中国对轻稀土产品的出口关税设为15%,对重稀土出口关税设为25%。自2011年4月1日起,国务院统一调整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轻稀土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为60元/吨;中重稀土包括磷钇矿、离子型稀土矿为30元/吨。
多位稀土业内人士透露,相关部委正在酝酿将稀土资源税计征方式由原先的“从量计征”转变为“从价计征”。根据目前尚未最终确定的方案,北方轻稀土资源税税率将按照22%计征,南方离子矿将按照35%计征,就全国而言,稀土资源税税负将大幅提高。
企业反映,最终的税率可能不会有这么高。
“中国对稀土产品实施从开采、加工到出口方面的总量管控。这是一种以行政为主要手段的管控。”某部委人士说,“通过调研各国对资源的管控手段后得知,完全靠行政手段实行从头到尾的管控是管不住的。”
稀土出口限制后,企业界人士认为,稀土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取消稀土出口限制或是征收资源税后,短期内对中国稀土出口不会有太大影响。稀土出口的长期走势还应由稀土产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出口量是否飙升要看国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