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洲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和持续发展。本文从新农村布局规划与城市化布局相协调、新农村经济开发与保护环境相协调、新农村硬件建设与软件投入相协调、市政府全局统筹和各区、县因地制宜相协调四个角度来为大庆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协调
文章编号:1004-7026(2015)04-0092-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投入,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需要从事企业经营的人或团体守法经营和科学发展。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只有系统的要素之间协调促进,系统才能达到最优状态。从大庆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庆的新农村建设既要符合国家的整体战略,又要因地制宜的建设特色新农村。这就需要大庆有一个更全面的、科学的长远的规划,有一个能够激励全社会,协调各方的机制。
1新农村布局规划与城市化布局相协调
这些年来,大庆的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化的步伐也在急剧的加速过程中。城市的扩张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城中村”和农民变市民角色变化后贫困化等相关矛盾和问题。像大庆这样的城市化方式被学者称为是“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像农业人口向城市化转变的过程可以称之为人口城市化;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改变了农村建设的过程、人们城镇意识环保意识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都在提高的过程可以称之为人口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即乡村城市化)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化(即人口城市化)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都是想通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进步;新农村建设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化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主要以农村作为载体,而后者主要以城市作为载体。
2新农村经济开发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新农村经济开发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2.1垃圾处理网络体系
现在对着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的提高逐渐上升到大众生活理念里。城里人向往农村生活,但是往往走进一些农村就会看到垃圾遍地,没有垃圾专用场所、没有专人负责垃圾清运。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需制定相应的规划,采用多种融资手段,解决资金问题;还需要制定出企业投资农村垃圾处理的优惠措施,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参与农村垃圾处理网络的建设。
2.2污水处理网络体系
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些农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乡村农民的环保意识也逐年提高,但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农村形成的污水,比如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还有农业經济的发展导致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乡村养殖业、畜牧业的发展导致水土过度污染,长此以往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对水土造成污染而且对居民的身体导成严重伤害。所以当前应该彻底解决以上原因导致农村水污染问题。这些状况已不是农民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需要及早重视、防范、治理,建立污水处理网络体系,防止造成现在居民安然自得留给子孙后代无穷后患。
2.3废气处理网络体系
现在的空气质量农村的明显好于城市的,但从长远来看,农村的空气质量由于燃烧秸秆等影响空气质量不容乐观需要积极治理。目前需要排放废气的企业大都设在乡村。一些小型企业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治理节能减排、排污治理上投入过少,没有环保意识随意排放大量的企业污染废弃物导致空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个别大型企业也存在投机取巧的现象,表面上应付政府职能部门检查实际上企业污染标准严重不达标,这也是空气和水资源严重受到污染的重要原因,要想根治必须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杜绝环境污染。政府必须加大工业治理的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企业改造设备,提升废气处理能力。
3市政府全局统筹和各区、县因地制宜相协调
市政府的统筹规划要和各区、县的因地制宜相协调。首先,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我市农村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的宣传,加大农村地区招商引资的力度,鼓励有实力、有热情的国内外各种所有制企业投入到我市的新农村建设中来。政府不仅要将环保政策宣传到位而且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并保障落实到位,要定期监督、定期检查,形成环保监督的长效机制。其次,政府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层次的进行,保证资金的最优化使用。再次,政府要加强农村的社会服务职能,要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最后,还是要保证居民环保意识提高,保证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要求从事企业经营,不要盲目追求高额利润而毁损环境的保护,于己于民都不是好事。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宾,张象枢.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研究[J].生态经济,2012(04).
[2]刘彦随.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8,27(2).
[3]张晓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