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做人以德为先,治国也当以德为本。从古至今,我国历朝历代贤明人士大多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周公力主“惟听用德”,孔子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治理国家要多运用德的手段,这就如同北极星一样,由于它本身处于那个方位上,所以众星也就都拱卫在它的周围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提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党更是始终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我國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品行”的国家,所以我们的先人在创造这个“德”字时也是费了一番脑子的。
从“德”的甲骨文形体来看,它的左边是“彳”(chì),它在古文字中多表示“行走”之义;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义。它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形体基本相似,只是在右边的眼睛下加了“一颗心”,这时的人们又给“德”字的含义加了一条标准,即除了“行正、目正”外,还要“心正”,可见人们对“德”字的含义标准要求越来越高。
真诚、执着与表里如一称为“德”;力求向上的思想、品行,称之为“德”。“德”有德行、美德、品德、德操,我们应该将“德”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