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视域下构建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2015-05-08 02:09:36
物流技术 2015年16期
关键词:顺丰无锡校企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28)

1 引言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下称“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无锡市品牌建设专业,坚持“立足新区、依托新区、融入新区、服务新区”的办学目标,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抓手,始终将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贯穿于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基于就业导向视域下构建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从古代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能传承方式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强调工作场所实践学习的职业教育形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融合了学校教育和传统学徒制的精华,以就业为导向,校区合作、工学结合,由于其能够有效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操作技能,可以直接缓解劳动力市场上青年失业与技能短缺之间的矛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普遍通过推行新的立法及实施模式等对传统学徒制进行改革更新,使其成为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照国际学徒制的发展经验和历程,如何建立稳定、和谐的校企合作关系,特别是学校与工作场所之间的互动,以及建立行业协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是发展现代学徒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

3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

顺丰速运公司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示范企业,是苏南快递产业园区的主导企业,它具有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和服务客户的全国性网络,服务质量和客户服务满意度在业内居领先地位。苏南快递产业园区是无锡打造成快递服务的国内重要基地和国际快递服务重要门户的基础,2014年无锡市快递业务收件总量5 631万件,占全省的8.8%。

从2008年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顺丰速运公司在专业共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互惠双赢”的原则下,积极探索以岗位为核心的“4×4一体化”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逐步形成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就业、区校一体化”育人特色,为快递行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分析原理图可知,学院实践学徒制模式以四个阶段岗位提升为成长路径:

第一阶段:认识学习阶段(A岗:基础岗位)。培养目的:通过甲方现场的宣讲及学生平时在观摩点的现场学习,基本了解快递营运流程;入岗人群:大一学生;入岗时间:第一学期至第二学期;目标岗位:B岗。

第二阶段:学徒操作阶段(B岗:技能岗位)。培养目的:通过点部师傅的传帮带,了解快件操作流程及问题处理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课程应用能力;入岗人群:A岗合格的学生;入岗时间: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目标岗位:C岗。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阶段(C岗:职业岗位)。培养目的:通过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职责及强化专业技能培训,更深入地了解快递行业的操作,为有意向从事快递行业的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平台;入岗人群:B岗合格学生;入岗时间: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目标岗位:D岗。

第四阶段:就业实习阶段(D岗:核心岗位)。培养目的:通过公司内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专项储备选拔及培养,使之能够胜任管理岗位职责,成为公司基层管理岗位人才建设梯队成员;入岗人群:C岗合格学生;入岗时间:第六学期;目标岗位:部门主管。

4 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按照上述的人才培养路径,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1)合作办学,招生即招工,整合双方资源。该模式从顶层设计层面入手,在招生宣传、组织构架、场所安排、岗位设定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就业宣传前移,强化招生即招工。学院招生部门强化以订单培养为核心的招生宣传力度,从宣传册制作、现场招生、定校招生等多层面、多渠道向报考学生宣讲就业方向,让每一位报考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事先做好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完善组织构架,形成办学双主体。国际商学院与无锡顺丰速运公司合作共建双主体办学模式,建立顺丰速运苏南人才培养基地董事会,与校方共同管理合作基地,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基地建设。三是共同投入设施,形成利益一体。学校提供200m2的院内商业街门面供无锡顺丰公司设立顺丰科院门面店。同时,无锡顺丰开放新区各营业网点及中转场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场所,在无锡顺丰科院点、新区点、长江点、硕放中转场四个地方内部设置“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观摩教学区”,观摩区内挂牌,并配置课桌、椅子及学习材料。四是开放真实岗位,形成滚动效应。无锡顺丰提供收派员、仓管员、运作员、客户管理、行政助理五个岗位用于学院学生实习实训,其中收派员每年30个左右,仓管员每年10个左右,运作员每年20个左右,客服代表每年10个左右,部门职员每年5个左右。

(2)合作育人,入校即入厂,打造专兼团队。一是按照“第一年(上学期)走入顺丰,认知岗位;第一年(下学期)介入顺丰,熟悉岗位;第二年深入顺丰,胜任岗位;第三年融入顺丰,提升岗位”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思路,学院与顺丰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材;二是校企共同组织教学,每门专业课和实践实习环节均由学院专业教师和顺丰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一方面学院聘请无锡顺丰营运部高级经理、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分部经理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无锡顺丰公司聘请学院物流系主任、物流系老师担任无锡顺丰运营部副总经理、部门经理,深入企业指导学生进入真实岗位工作;三是校企共同对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进行全面评价,引入企业督导制,由学院与无锡顺丰公司组成考核评价小组,共同开展对学生的技能考核。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0月19日,学院和无锡顺丰成功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太湖杯”员工知识、技能比武大赛。这是公司首次将无锡大区的员工比赛纳入“校企一体化”培养基地。大赛总共28个队,其中企业代表队27支、学院代表队1支,人员规模达到200余人。通过校企技能大赛的开展,校企双方共同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校内与校外人才培养一体化、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一体化,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3)合作就业,毕业即就业,实现无缝对接。与无锡顺丰的合作,就业率不再是衡量就业工作的主要指标,就业质量已成为学院更为关注的话题。一是毕业生的岗位层次。2012届毕业生454人,最终就业率99.34%,签约率81.72%,优质就业272人,优质就业率59.91%;2013届毕业生576人,最终就业率97.22%,签约率75.35%,优质就业259人,优质就业率45%以上。学院优秀毕业生,现任无锡顺丰江阴部经理朱士翔校友告诉与会学生:“在无锡顺丰工作的科院学生,绝大多数已进入主管行列,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二是毕业生的月薪收入。截止目前,通过“4×4一体化”学徒制模式进入无锡顺丰的学员,人均月工资在3 200-3 500左右,更有步入高层岗位的同学已月薪过万。三是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截止目前,学院被无锡顺丰快递中心录取员工100人左右,被高新区物流、嘉里大通、苏宁快递、苏宁物流中心、创达物流、佳达物流等公司录取员工近200名。尤其指出,2013年12月2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2013全国职业院校快递技能大赛”,学院选拔了钟红霞、徐益文、吴清紫3名同学组成参赛团队参加此次比赛,获得了2013全国职业院校快递技能大赛三等奖。获奖学生被用人企业预先定购,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上表明,学院在追求优质就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合作发展,区校一体化,实现利益共同。该模式以校企共同推进苏南地区物流的事业发展为宗旨,合作开展无锡物流行业关键岗位员工培训,为无锡及周边地区累计培训员工1 500多人次;联合组建科研助理团队,合作开展华东师范大学物流专业项目化课程建设,合作共建物流管理成人大专班,合作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商务流程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等项目,不断提升双方的社会影响力。截止目前,华东师范大学项目化课程建设已通过专家结题论证,物流管理大专班成功招收多期学员班,商务流程服务外包实训基地获得市、省及中央财政320万资金支持。通过与无锡顺丰合作共建“4×4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已成为了苏南快递产业园的核心支撑单位。

5 现代学徒制的思考

笔者认为,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落实。学徒制的本质是“做中学”,“手脑并用、真教真学”,“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从而在行动中改进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有待改进与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1)认识上存在盲区,需要进一步达成共识意见。学徒制虽然存在了很长时间,在理论上很有说服力,学院与顺丰快递实践中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推广仍然有很多不足。比如,学生、家长和企业都对现代学徒制存在认识上的盲区,认为无非是一种形式上的拜师而已,并没实质意义,更谈不上真正意义的传艺授技。有部分学生对学徒制存在抵触情绪,尤其对高职业院校就业定位不清,家长观念也停留于传统的普通大学教育。同时,企业要生产、要效益,担心学生的工作失误会影响单位业绩,对学生的岗位安排过于慎重,过于简单。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家长、企业多方能够接收现代学徒制度教学理念,除了政府给予顶层设计的政策指导以外,学校层面必须推行与之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学生的双重身份迫切需要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如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学分制,构建新的适应学徒制变化的评价方式方法,改革招生、学籍等教学管理制度等。

(2)上岗流程有待细化,需要进一步完善师徒关系。现代学徒制要求入校即是入场、上课即是上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开始积极性很高,但往往工作没几天就有同学厌倦了。同时,现代学徒制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但学校老师理论知识丰富,相对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很多情况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具体表现为师资质量参差不齐,一支知识扎实、经验丰富、操作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需要长期努力。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关键问题是如何妥善处理师徒关系,让师傅倾其所能,把自己一身本领传授给徒弟;再就是学生能真正以徒弟身份参与到师傅工作中,从点滴开始,精学苦练。一方面应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师傅评级制,给予从事学徒制教育的教师、企业人员以工作补贴,让师傅热心教、放心教;另一方面细化学生考核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学生予以警告,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作为企业就业选择毕业生的依据。

(3)就业岗位预期不明,需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现代学徒制要求入校毕业即就业,但公司用人需求往往根据当年生产、销售的预期和隔年的数据来安排,企业提供的岗位数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不易确定,平台和网络并没有真正形成,会影响到学生平时的就业心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跟师学艺的积极性。同时,学生面临就业选择时,由于家庭、社会、个人等众多因素的考虑,是自主择业还是等公司挑选,成了两难选择问题。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与单个企业合作能够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学生可选择的渠道有限,单单依靠学校与企业合作往往难以实现规模化效应。这就需要建立以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给予政策的引导和公共财政的支持,吸引行业内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中来,形成与学徒制相配套的岗位群,保障各方利益。

[1]蒋漱清.“4444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

[2]彭杰,黄海江.就业导向视域下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构建—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

[3]李玉静.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4]王稼伟.试论现代学徒制及其学校实践模型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z1).

猜你喜欢
顺丰无锡校企
无锡一棉
纺织报告(2024年1期)2024-02-27 06:53:52
无锡一棉
China Textile(2022年3期)2022-07-12 05:37:36
山西顺丰鼓励有技能的快递小哥返乡创业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0-11-17 11:28:32
无锡公交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顺丰”快递的成功之道
时代金融(2017年22期)2017-09-13 17:17:21
品牌意识成就今日顺丰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37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