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2015-05-08 02:12李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动力学下肢血栓

李蕊

下肢骨折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李蕊

目的 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方法。方法 64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2例。对照组给于骨折术后常规护理, 治疗组除给予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外, 实施系统早期功能锻炼方案。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5天测量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及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第5天治疗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早期功能锻炼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能安全、有效地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形成。

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骨折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是由于术后长时间卧床, 患肢不能进行有效运动, 导致下肢静脉血流减慢[1]。为观察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下肢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的预防作用, 本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对32例患者实施系统早期功能锻炼,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2例。其中男43例, 女21例, 年龄25~80岁, 平均年龄(53±23)岁;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28例, 空心钉内固定术后14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压滑动螺钉固定术后22例, 住院时间16~30 d, 平均住院时间(21±7)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手术方式、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①麻醉作用消失后, 护士给予患者进行翻身, 每隔2 h翻身1次;②将患者脚跟垫高20 cm, 使小腿悬空与床面形成20~30°夹角;③协助患者进行足踝运动, 双侧足踝关节的内外翻的“环转”运动, 及背伸、跖屈, 此活动为1组, 活动15组/次;④给予患者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及臀大肌的按摩, 按摩5 min/次;⑤进行膝关节伸屈运动, 活动15~20次/次;⑥患者完全清醒后, 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活动, 即踝关节内外翻的“环转”运动及背伸、跖屈,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及臀大肌的收缩训练和深呼吸,每天在护士协助及指导下进行训练4次。

1.2.2 对照组 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 护士只给予每隔2 h翻身1次, 术后常规的健康指导。未给予术后足踝部的活动指导及按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5天, 同一时间、同一医生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DVT的监测:每天观察患者有无下肢疼痛、肿胀症状及静脉有无压疼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5天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5天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5日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cm/s, x-±s)

2.2 两组患者术后出现DVT情况对比 治疗组1例发生下肢DVT, 发生率为3.1%;对照组6例发生下肢DVT, 发生率为18.8%。治疗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下肢DVT是骨折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一旦出现DVT, 轻者肢体肿胀、疼痛, 重者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 严重者栓子脱落可随血液造成肺栓塞, 危及生命[2]。DVT常见于术后的2~5 d, 有研究显示[3], 患者术后绝对卧床6 h, 就存在DVT的隐患, 但只要早期干预和积极有效预防可以降低DVT发病率, 使用抗凝药物和促进下肢静脉血流是主要预防方法, 而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流是可以通过护理工作进行干预的[4]。由本研究可知, 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速度, 因为下肢静脉存在许多静脉窦, 静脉窦内的血流大多依靠腿部肌肉的收缩作用才能向心回流。因此, 保持下肢抬高, 促进静脉回流, 早期积极活动足踝跖屈、背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 可促进静脉血流回流并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保持下肢肌泵功能。

[1] 邱贵兴, 戴尅戎, 杨庆铭, 等.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座谈会纪要.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10):636-640.

[2] 王芳, 曹双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3):82.

[3] 王华, 刘世清, 陈廖斌.康复训练对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9): 618-620.

[4] 高丽, 马燕兰, 苗军, 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4):247-24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57

2015-04-20]

453000 河南省荣军医院

猜你喜欢
动力学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