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础护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分析

2015-05-08 12:18:40刘晶晶刘丽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期
关键词:本院感染率科室

刘晶晶 刘丽娜

做好基础护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分析

刘晶晶 刘丽娜

目的 分析基础护理对于医院感染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 260例来自各科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 该组采用基础护理的方式控制医院感染, 另选2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该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未加入基础护理模式控制医院感染, 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科室的平均医院感染率为3.08%(8/260), 对照组各科室的平均感染率9.23%(24/260),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做好基础护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是提高医护质量的基本, 值得推广于护理的全过程。

基础护理;医院感染;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2年12月~2014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260例来自各科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 另选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于本院的260例各科室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中男138例, 女122例, 平均年龄(59.2±13.2)岁, 病程4周~9年, 平均病程(2.7±1.6)年, 对照组中男135例, 女125例, 平均年龄(57.8±11.8)岁, 病程5周~10年, 平均病程(2.8±1.8)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的方式控制医院感染,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未加入基础护理模式控制医院感染, 观察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护理人员再培训 2012年12月以前, 本院因认识不足, 仅认为医院感染为院内感染控制科的工作范围, 却忽视了护理在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 从2012年12月开始本院通过强化护理工作培训, 以此控制院内感染。培训内容包括定期组织护理专题讲座与技能培训, 增强护理人员对于院内感染控制的意识及技能。

1.2.2 强化制度建设 本院于2012年12月开始于各科室均设立了院内感染控制的目标与措施, 并以此制订了详细制度, 如器械消毒、无菌操作等制度, 严格执行, 并设立相应惩罚制度。

1.2.3 严格执行手部无菌操作 如果洗手过程未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会难以有效将有害微生物、细菌等杀灭, 增加患者院内感染风险[2], 因此本院开展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知识及规范清理的全面培训, 同式将接触式开关水龙头改为热感应自动开关水龙头, 并将规范清洁图片放置于水龙头附近,提供杀菌效果好的洗手液[3]。此外还将手部清洁技能及知识归为护理考核的内容范畴中。

1.2.4 严格执行物品消毒灭菌 患者接触的物品或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 可能携带有害微生物, 这也是引发院内感染的原因之一[4]。本院要求消毒灭菌工作必须严格执行, 同时需对负责消毒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上岗操作, 且消毒用品的保管、运送及分发等也由专职护理人员负责, 并定期开展对消毒设备的清洁及保养。

1.2.5 环境护理 部分科室的人员较多, 空气流通性差,利于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 同时如果紫外线灯上的灰尘没有清除干净, 可能会造成空气及地面消毒不净[5]。此外病房要求50%~60%的湿度, 因此需采用消毒剂溶液擦地或空气消毒;清晨开窗, 当患者离院后, 对其使用的物品严格消毒。

1.2.6 老年患者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虚弱, 患者有各类慢性病, 极易出现各类院内感染, 因此老年患者应作为防控院内感染的重点护理对象[6]。护理过程中应当严格规定探病时间及限制探视人数, 患者如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药物,则可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感染, 因此可建议医师根据感染情况,定期更换抗生素用药。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各科室的平均医院感染率为3.08%(8/260), 对照组各科室的平均感染率9.23%(24/260),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主要科室感染情况比较(n, %)

3 讨论

院内感染是于医院中造成的感染, 要想降低院内感染,基础护理也是其中关键环节。相关研究表明, 院内感染中的15%~50%均与不恰当的护理有关, 因此做好基础护理是减少医院感染的关键[7]。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为降低医院感染率, 需要在日常护理中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尽量消除可能造成感染的因素。本次研究中通过基础护理控制医院感染的观察组各科室的平均医院感染率为3.08%(8/260),未经基础护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照组各科室的平均感染率9.23%(24/260),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做好基础护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是提高医护质量的基本, 值得推广于医院感染控制的全过程中。

[1] 崔进巧.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2, 6(2):111-112.

[2]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等.临床护理人员洗于行为的观察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6):455- 456.

[3] 千宝玉, 卢爱玲, 宋风华.重危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中华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2):141-142.

[4] Ernmerson AM, Enstone JE, Griffin M, et al.The second National Prevalence Survey of infection in hospitals-overview of the results.Hosp Infect, 2011, 32(3):175-190.

[5] 王晓宁, 王振英.护理人员操作前手消毒方法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4):298-299.

[6] Martone WJ, Gaynes RP, Horan TC, et al.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NNIS) semiannual report, May 1995.A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NNIS) System.AmJ Infect Control, 1995, 23(6):377-385.

[7] 王宗升, 刘金淑, 韩全乡, 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1):50-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150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不但反映着医疗系统的医护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医德医风。基于其重要性, 我国卫生部(现卫计委)近年来已将医院感染控制情况作为医院评审的重要考核指标[1]。为分析基础护理对于医院感染控制的干预效果,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260例来自各科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 该组采用基础护理的方式控制医院感染, 另选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于本院的260例各科室患者作为对照组, 该组仅采用常规方式,未加入基础护理模式控制医院感染, 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 现报告如下。

2014-09-29]

471000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本院感染率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环球时报(2022-04-07)2022-04-07 19:30:02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数码世界(2019年12期)2019-12-01 00:48:21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