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勇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的无症状低血糖
刘智勇
目的 探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的无症状低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401例2型糖尿病患者, 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相关生化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进一步评估2型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60岁以上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8.84%, 而60岁以下低血糖的发生率为47.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两组患者平均血糖(MBG)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6)。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对血脂代谢紊乱、无症状低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年龄大者和女性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大于年龄小者和男性患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2型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还表现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现象方面, 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结果表明[1-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脑血管健康的头号“杀手”, 由于它的水平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使人体处于易患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损害的危险之中。因此, 在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 在降低患者血糖的同时, 加强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随着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问世, 对糖尿病血糖的检测也更加方便、准确。由于传统的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只能反映患者某一瞬时静态的血糖值, 很难反映受检的连续动态情况, 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每5分钟监测和记录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因此, 较传统检测方法更能准确和连续的反映受检者的血糖水平。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401例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189例, 女212例, 年龄38~79岁, 平均年龄(43.5±12.6)岁, 病程3个月~12年, 平均病程(5.2±4.8)年。经统计分析, 男女之间以及老年与非老年之间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10年国家卫生部(现卫计委)颁布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非同日3次测量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6.5%, 或者空腹血糖≥7.1 mmol/L, 或者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 h血糖≥11.1 mmol/L, 或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1.3 检测方法 401例研究对象血糖控制稳定后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 每一例患者连续监测3 d时间, 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期间每天有4次输入指血, 同时还标记饮食、治疗(服药、注射胰岛素情况)等生活日志。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χ-±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血脂代谢紊乱与无症状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关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通过系统分析不同年龄组低血糖的发生率, 可见60岁以上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8.84%, 而60岁以下低血糖的发生率为47.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患者MBG值比较,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6), 见表1。
2.2 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血脂代谢水平及无症状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对血脂代谢紊乱、无症状低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均有相关性(P<0.05), 年龄大者和女性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大于年龄小者和男性患者。见表2。
表1 老年与非老年组低血糖发生率及MBG含量比较[n(%), χ-±s]
表2 血脂代谢紊乱与无症状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由于日常饮食中居民摄入过多的脂肪, 以及高能量高糖食物的饮食习惯, 导致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4]。在临床中, 对于大多数早期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患者来说, 除了本身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临床表现外, 早期的肾功能损害可无其他特殊的临床特征。能反应肾脏功能有早期损害的指标是在尿中能发现有微量的白蛋白, 即临床上所谓的微量蛋白尿, 化验结果显示患者的白蛋白排泄率(UAE)会出现轻度增加的表现[5]。因此, 目前, 国际上也将白蛋白排泄率作为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多项临床结果表明[6,7]: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讲,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2.6 mmol/L时, 则应该给予患者加用降脂药物治疗, 无论患者有没有临床症状, 都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到2.6 mmol/L以下, 否则, 得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将会成倍升高。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常表现出降低的状态,在学术界,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的胆固醇”, 它可以将“坏的胆固醇”带出血管, 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减少死亡率。但是,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 由于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最终将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极剧增加。
通过本研究发现:60岁以上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8.84%, 而60岁以下低血糖的发生率为47.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两组患者MBG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6)。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对血脂代谢紊乱、无症状低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均有相关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年龄大者和女性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大于年龄小者和男性患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通过本研究, 系统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相关因素以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血液检测的重要意义, 为今后临床医务人员早期发现和尽早防止无症状低血糖发生有效控制血糖达标,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石茂静, 董蕾, 刘浩, 等.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类型和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 26(5):410-412.
[2] 韩静静, 吴艺捷.糖尿病入院患者中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调查.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3, 34(10):755-756.
[3] Chen ST, Hsueh C, Chiou WK, et al.Disease-specific mortality and secondary primary cancer in well-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PLoS One, 2013, 8(1):e55179.
[4] 李晓柳, 肖向阳.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12): 415-416.
[5] 杜予俊.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照研究.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7(5):583-587.
[6] 孔艳华, 任安, 王亚虹.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肾功能的变化.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24):3060-3062.
[7] 鲁豫, 鲁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中国实用医刊, 2009, 36(19):86-8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012
2014-10-16]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公费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