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晗光,张旭梅,王兴山,魏代森
(1.重庆工商大学 商务策划学院,重庆 400067)(2.重庆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3.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
集团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集团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代表着国家综合竞争力和中国力量[1-2]。为了实现“高效聚焦、深度管控、务实落地”的深化改革与经营要求[1],集团企业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3],改造传统管理与控制方式,实现集团企业内母、子公司间纵向和子公司间横向的企业资源集约化管理。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集团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内涵和模式进行研究,然后对不同模式下集约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为我国集团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
参照集团管控和集约化经营的定义,可以认为集团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是“基于战略、财务、流程、投资、绩效、人力资源等多种管控手段的多态整合运用,优化集团资源的质量、投入方式和组合形态,实现集团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最佳运作效率的管理体系”。
a.从基本目标看,集团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注重通过有效的集团管控手段,优化集团企业资源的组织、投放方式,保证集团企业资源的集中使用、高效使用、节约使用,实现集团企业高效率的效益增长。
b.从实现手段看,集团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整合多种管控手段,集中集团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通过整体经营的集团化、规模化、协同化,实现集团企业运作的精细化、高效化和科学化。
c.从发展趋势看,集团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将逐渐实现从分散化向集中化的过渡,优化设计从分散到集中化的循序演进路线,建立起集团内部有效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机制,努力提高集团企业“人、财、物”等各种要素质量,优化整个集团企业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
集团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实质是确定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在实现集约化管理过程中对权利与责任的分配。根据集团企业内集团公司与子公司权利与责任的分配差异,将集团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分为3种:基于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基于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和集分权混合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
a.基于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
基于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强调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严格控制,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全过程控制,集团子公司主要负责执行集团公司的各种决策,如图1所示。集团公司通过集中设置完善的职能部门体系,对子公司的战略、决策、人力资源、生产、研发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指导,甚至直接介入子公司具体业务的经营活动,实现对整个集团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集约化管理。
图1 基于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
b.基于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
基于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强调集团公司赋予子公司经营管理自主权,集团公司作为投资决策中心,更加关注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集团子公司具有自主战略管理权,负责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执行,以完成集团公司提出的财务指标为首要目标[4],如图 2 所示。
c.集分权混合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
图2 基于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
集分权混合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提倡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适度分权,既保证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经营方向的有效控制,又发挥子公司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图3所示。集团公司定位于集团的决策中心、投资中心和战略管理中心,强调集团公司在赋予集团子公司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同时,保留对集团子公司战略规划、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集团子公司绩效考核等权利,集团子公司则具体负责战略规划的贯彻实施及经营管理工作[5]。
图3 集分权混合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
图4 基于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基于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中,集团公司严格控制集团子公司的运作,甚至直接介入子公司的经营管理,集团公司直接拥有战略、投资、财务、人事、法律、审计、营销等各项管理决策权力,集团子公司仅负责具体的业务经营。从IT需求看,基于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中,集团公司承担整个集团大部分管理职能,广泛涵盖了从采购、制造、物流、分销到销售的内部供应链和人事、财务、资金、项目等主要业务流程,而集团子公司主要在集团公司的管理和监控下,完成生产等具体业务经营,如图4所示;从IT部署看,集团公司需要部署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等功能模块,集团子公司则需要部署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功能模块;从集成关系看,集团公司和子公司部署的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模块涉及的集成需求涵盖了业务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整合,其集成需求通常属于业务流程层次,因此整个系统的集成难度较大。
基于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中,集团公司作为投资决策中心,在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实行集权管理,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赋予子公司经营管理自主权。集团子公司具有自主的战略管理权,负责管理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执行,以实现集团公司提出的财务指标为首要目标[4]。从IT需求看,基于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中,集团子公司独立承担自身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独立完成采购、制造、物流、分销到销售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以及人事、财务、资金等业务流程,而集团公司以财务指标为主,侧重于从财务、资金、资产等方面对集团子公司进行评估和运作监控,如图5所示;从IT部署看,集团子公司层面除需要部署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业务模块外,还需要部署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等支撑性流程模块,集团公司层面则需要部署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模块;从集成关系看,根据不同集团企业对信息集成的实时性和粒度性要求,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集成的需求从数据到业务流程均可涉及,整个系统的集成难度也随着数据集成到流程集成逐渐增加。
图5 基于分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集分权混合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定位于集团的决策中心、投资中心和战略管理中心,强调集团公司在赋予集团子公司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同时,保留对集团子公司战略规划、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集团子公司绩效考核等权利,集团子公司则具体负责战略规划的贯彻实施及经营管理工作[5]。从IT需求看,在集分权混合的集约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中,集团公司主要在财务、资金、人力资源、项目管理等管理流程中,设置关键监控节点,对集团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控,集团子公司在集团公司的监控下,独立进行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活动,如图6所示;从IT部署看,集团公司和集团子公司均需要并行部署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集团公司的监控要求,同时集团子公司还需要部署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业务模块;从集成关系看,集团公司和集团子公司在主要管理流程中需要保持业务流程同步,其集成需求通常属于业务流程层次,因此整个系统的集成难度较大。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我国集团企业需要摆脱以往规模扩大优先的粗放式发展路径,转向追求提高质量和附加值的精细化发展模式。信息化手段为我国集团企业向集约化经营管理的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基于集团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内涵和模式,分别从需求、部署和集成关系3个角度对不同模式下集约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进行了分析,为我国集团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
图6 集分权混合的集约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1] 巴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浪潮助力中国力量深化改革[EB/OL].[2011 - 11 - 22].http://news.ccidnet.com/art/1032/20111122/3202533_1.html.
[2] 邹志勇,武春友.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理论模型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9):99-102.
[3] 罗传通.“全面集中管控型”集团企业的信息化体系思考[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41(10):29-30.
[4] 葛晨,徐金发.母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模式[J].管理世界,1999(6):190-196.
[5] 王吉鹏.集团财务管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