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概念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2015-05-07 02:48张伟钢
文教资料 2015年3期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概念

张伟钢

(昆山陆家高级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概念,那么历史概念是什么呢?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的概括,是理解、认识历史规律的基础;既是历史思维的细胞,又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单位[1]。由此可见,教师对历史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是日常教学的重要环节,高中教师应重视历史概念教学。然而,一次阅卷使笔者意识到,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当时阅卷的题目和部分学生的答案照抄如下:

概括20世纪初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相关因素。二战以来国际社会为促进贸易自由化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谈谈你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关系的认识。(2分)

在答二战以来国际社会为促进贸易自由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问时,部分学生如是作答:

生1:成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生2: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生3: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在回答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关系的认识时:

生1: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自由贸易。

生2:贸易保护主义是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生3:贸易保护主义保证了自由贸易,是促进自由贸易的重要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也称贸易壁垒,在人教版必须二教材中多次出现:P105页出现3次,108页也有关于贸易壁垒的叙述,P109同样有关于贸易壁垒的描述,P112页仍然有关于贸易壁垒的表达。同样的贸易自由主义或自由贸易,在教材第8单元中也反复出现。是什么导致课文反复出现的概念学生却回答不出来呢?原因有三:

一是对历史概念教学的不重视,我们在授课时,对于一些概念性的解释往往是一带而过,没有能够细化更没有能够突出对核心概念的解释。

二是对历史概念解释的不精致,用概念解释概念或者从理论到理论。

三是对历史概念解释的不新颖,认为教了这么多年,这个概念就是这么解释的不需要补充,没有创设新情境、补充新史料。

对于高中历史老师来说,要解决教学时间短缺和历史概念纷繁复杂之间的矛盾,其不妨尝试采用以下策略:

一、变如烟往事为亲身经历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2]。在解释一些比较久远的历史概念时,可以通过创设新情境,让学生来一次穿越之旅,让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历史活动的编排,共同参与活动,缩小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在上必修二古代商业发展一课时,笔者进行了一次历史活动课的有益尝试。

首先是史料收集阶段,师生共同收集了以下材料:《隋书·令狐熙传》、《新唐书·百官志》、《梦粱录》中关于商业活动的记载。

其次是根据收录的这些材料创作历史情景剧,全剧共分两幕,第一幕:令狐熙在长安城东市,告诫居民不能沿街开店做买卖,必须在政府划定的区域交易且有时间限制。大家要听从市令等官员的命令。

第二幕:北宋年间模仿清明上河图和《梦粱录》等描述的内容,请同学们自己扮演贩夫走卒,体验北宋市民阶层的生活。

通过亲身体验,理解两宋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从而得出以下结论:

时间:打破日中为市局面,出现晓市和夜市。

空间:打破市坊界限,可以沿街买卖。

管理:政府对商业的管理日趋宽松。

此外,笔者发问,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崛起,使得自宋代以来文学艺术领域有了哪些变化?学生自然而然地联系到风俗画和宋词的出现。这些结论的产生,是学生亲身体验的结果,通过积极地参与,使得“市”“坊”“勾栏瓦肆”等看似久远社会生活方面的概念,一下子浮现在同学们的眼前。

二、变冷峻概念为鲜活故事

历史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历史材料让学生触摸历史,避免从理论到理论[3]。中学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就出现很多纯理论的概念,如格物致知、致良知之类。这些概念老师上课必须有清楚的交代,可是想要交代清楚确实不容易,不如自然而然地在里面穿插一些故事,避免从理论到理论。在讲述王阳明放弃“格物致知”而提出“致良知:学说”时,笔者穿插了以下两个故事:

程颢(1032-1085年),“洛学”代表人物,与其弟程颐世称“二程”,有《二程全书》。 二程学说后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据清人杨希敏《宋程纯公年谱》,程颢任晋城令是在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时年三十五岁。 他在任期间,兴教化,建书院,泽州文风大盛; 爱民如子,端风正俗,“在县三岁,民爱之如父母。”(《宋史·程颢传》) 仅在兴学方面,这三年,便形成了晋地学术的高峰,其影响所及,直至元、明、清的几百年。

第一则是守仁格竹的故事:

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这件事:“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我年轻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做过。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其中的理,结果用尽心思,不但理没格到,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竹子,坚持了七天,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还以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现在想起来,朱熹的格物致知,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上说都搞错了。”

第二则是守仁擒匪的故事:

王阳明平定土匪,抓来一个强盗头子,不想此阶下囚还有点见识,听说过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就嗤笑王阳明:“王大人,你说人人都有良知,我却不以为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已经没有良知!”王阳明也不解释,让手下给这个土匪脱了上衣,还要脱最后一条裤子,强盗头子慌了,求道:“大人,留条裤子吧!怎么见人啊!”王阳明笑了:“良知出现了。”

通过故事化的演绎,学生大致能够了解王阳明由格物致知转向致良知的心路历程。这种方法既解释了概念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变抽象概念为形象比喻

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讲解孤独抽象化现象概念,名词满天飞,缺乏对历史细节的描述的现象。教材上的只言片语,教师口中的寥寥数语,使得鲜活的历史被遮蔽,具体的生活被掩盖[4]。中学历史必修二中涉及一些概念,如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这些概念离学生很远,平时基本躲在政治经济书本里。历史老师在处理这一类抽象的概念时,如果照本宣科地读一遍就没有必要,引经据典地从定义、特征、发展历程等方面解释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也是没有必要的。是否可以根据教师对概念的理解,做如下概括:

商品经济是用自己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同别人所生产的不同劳动产品相交换,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经济形态称为商品经济。即想吃黄瓜自己换(买)。

计划经济虽然不是自给自足,但是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是通过交换,而是通过国家机构集中统一的分配取得的,这样的经济形态称为计划经济。即想吃黄瓜等分配。

通过老师形象的比喻,加深同学的理解,变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比喻,事半而功倍,何乐而不为。

通过创设情境历史剧,使如烟往事不再尘封;通过故事化地演绎,使冷峻的概念不再冰冷;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不再抽象。我们要共同为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概念教学更好地发展而努力。

[1]现代化视角下邓小平理论教学思考.历史教学,2013(13):41.

[2]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1-12.

[3]现代化视角下邓小平理论教学思考.历史教学,2013(13):42.

[4]舒可文.情感如何记忆——“南京”.三联生活周刊,2007(27).

猜你喜欢
王阳明良知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幾樣概念店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