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师角色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015-05-07 02:48蒲玉秀
文教资料 2015年3期
关键词:历史过程教师

蒲玉秀

(高台县第三中学,甘肃 高台 734300)

新课改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创新出更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教学方式,让历史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在多年实际教学探索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和处理好以下几个转变。

一、以育人创新为宗旨,实现传授向发展的转变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如在上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自由畅谈,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中外知名汽车品牌。很多学生举出了一汽的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的大众、通用;东风的标致、雪铁龙、日产和国内的红旗和中华……通过畅所欲言的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既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以合作探究为导向,实现结果向过程的转变

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和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和现实。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则必然会走进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单靠教师的传授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引领时代的思考》这一课时,可以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中心内容和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17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变化,同时引入“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概念,组织学生归纳启蒙运动内容,接着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并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点拨、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思想在内容和作用方面的异同,然后提出这样几个思考问题:“18世纪欧洲科学与理性的阳光开始照亮欧洲大陆之时,为什么中国仍然处在封建专制的黑暗之中?”“启蒙运动中产生了哪些主要学说?”“联系当今现实,分析它们对后世造成的影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最后由老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归纳启蒙运动的影响。

为此新课程下增加了探索研究的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进一步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精神,使学生学会组织材料,在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思考历史,体验探究乐趣,促进自我人格完善和价值观的形成。探索研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以适应新世纪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师生在学习特定的历史时,会考虑学习内容对自己的需求程度,会对所学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增补,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评价,这种理解和评价会因师生经验和知识能力的不同而具有个性化和多样性的特点。探索研究就是为走向科学研究创设一种情境和途径,通过学生自己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初步学会对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初步掌握一些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运用,培养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探索研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种“研究”还不是很专业的、严密的,但它体现着学生的个性思考和认知。初中处在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阶段,培养健全人格,而探索研究正有利于这方面的形成和提高。探索研究虽然不能当成具体的课上,但它应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甚至可以跨越学科和年级,因此,需要教师的参与指导和帮助。

三、以肯定激励为手段,实现统一向差异的转变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同一规格平均发展。教师要设计各种问题,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回答,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历史成语故事比赛、课堂辩论会、模拟历史情景表演、仿古小制作、考察古迹寻找历史等。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尽可能地灵活多变,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学习需要,锻炼学生各种各样的探究能力。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如果学生在一个问题上不能继续答下去,则要适当地铺设台阶,使其顺利完成作答;要适时点评,如“你注意到了这一细节,很有价值”等。对所有的属于自主回答的答案,均应给予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内容合理的要肯定其内容,如“你说得很好,这一点非常对”。内容有出入的,也要肯定其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的精神。要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对存在的问题应以委婉的方式给学生指出来,使其明确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问题。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增强了信心,会逐步乐于活动、善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四、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实现教会向会学的转变

历史教学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更应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在上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丝绸之路的开辟》一课时,我说:“今天我们要自导自演一部电视剧《丝绸之路的开辟》,由我扮演汉武帝,每个同学都扮演相同的角色——张骞。”听后每个同学都兴高采烈地拍手叫好。于是,我设问:“既然你们演张骞,那他是干什么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朝廷的一个官,汉武帝派他到西域去。”抓住同学们的好奇心我接着问:“派张骞通西域是去干什么?去了几次?结果怎么样?”“假如你是一个汉代商人,你在丝绸之路上如何做买卖?”“有哪些所见所闻?”“丝绸之路仅仅是一条商业通道吗?”“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作用?”“你有什么感悟吗?”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亲自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掌握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基本历史知识。

五、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实现单项向综合的转变

历史教学中的素材非常丰富,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了解历史已经不再单纯依靠书本了。计算机多媒体能重现过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学习历史,感受历史”,直观性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要求;可以弥补单凭教师独讲而学生不与共鸣的缺陷。加之多媒体声像兼备,图文并茂,以多种形式把书本上的历史再现、生动重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平淡的丰富化,从而唤起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探究、主动学习的精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参与思考与分析,总结与归纳。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兴趣中生发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享受影视节目。

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为此,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围绕新课的内容阅读相关历史书籍,上课时让学生充分议论、提问,教师也积极参与议论,并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研究。课前可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准备(学生也可以自拟课题),上课时师生再一起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在继承优秀教学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积极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参与新课改的实践,强化教师角色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新课改落实到位,焕发出熠人的光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6.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走近新课程.2003.6.

[3]孟美颖.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8).

[4]王永刚.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2(9).

[5]柏尚能.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云南教育,2004(08).

[6]赵金华.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思考.吉林教育,2008(18).

猜你喜欢
历史过程教师
最美教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历史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