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功能、价值和意义之我见

2015-05-07 02:48李学娟
文教资料 2015年3期
关键词:倾向性听众美学

李学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1106)

引言

音乐的功能、价值和意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要把它的涵义完整而全面地表述出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在浏览了一些著作之后,笔者对此有了一些认识,现用语言表达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音乐所具有的功能

功能是事物与外界各种关系的体现,是事物存在的外部条件①。关于音乐的功能,也是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解释。一说,音乐具有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②;一说③,在以往对音乐功能的研究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套用艺术理论关于艺术功能的论述方法,即把音乐的功能视为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三大功能;另一种是单纯以各种社会音乐现象为依据,从音乐艺术对人和社会所产生的实际作用中总结出音乐的功能。这两种倾向都有可取之处。

(一)音乐中非倾向性的功能

音乐中非倾向性功能的社会含义是:音乐以情绪的方式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天然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功能因素,不仅对人起作用,而且必定对自然界的生物起作用。音乐中非倾向性的功能,如同汉斯立克所说是由于音乐对人的神经刺激引起的生理现象,它以“听觉印象影响神经的某一特定方式为基础的”。音乐中非倾向性功能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伴随着其他的功能因素。作为引导人们的音乐知觉步入沟通阶段的基础,它必然带有审美功能的印记。

音乐中的这种非倾向性功能,在生活中表现非常广泛。人们都有精神生活的需要,艺术是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主要源泉,其中音乐几乎无处不在。悲伤时,有音乐相伴;高兴时,有音乐相伴;工作时,有背景音乐……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看似不重要却不可缺少的角色。

(二)音乐中的审美功能

音乐的审美功能对每一个审美客体在进行审美体验时,所产生的审美知觉是不同的,即所谓爱德华·布洛④的“心理距离说”。审美功能在音乐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审美时,应根据不同的音乐调整自己的审美态度,与音乐保持一种适中的距离,从而带领音乐知觉步入深化阶段。

(三)音乐中倾向性的功能

音乐中倾向性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音乐对于各种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上。这种影响并非直接的,而是以情感的方式影响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某种社会需要。

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体验时,总是依靠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感知音乐所要表现的社会内容,政治、道德、宗教等方面的作用。音乐中倾向性的功能要求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体验时掌握音乐的语言,以便更快、更准确地捕捉音响流动中的情感内容,这需要丰富的音乐积累,也即所谓“听觉蕴积”⑤。积累对音乐的“听觉蕴积”,可以帮助审美主体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沿着非音乐因素指定的方向进行更快的联想,更容易地感知音乐的情感内容。

音乐中的这三种功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伴随的。它们在很多时候都共同作用于音乐的审美主体。

二、音乐所具有的价值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⑥,在满足人们的听觉审美感性需要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音乐自身的这种独有价值,使审美主体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活动时,把对音乐自身美的感性体验,与对音乐意义的领悟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人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中获得满足,这种体验与情感的需要,使音乐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

音乐在实用中,例如教化、宣传等功用中所具有的价值,是特殊工具的使用价值。这个特点并不是音乐所独有的,但是它有与其他艺术和非艺术的教化手段一样的特殊性。

音乐还具有一个重要的价值,那就是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常与其他价值混合在一起的。一首音乐作品,要表现一个主题,抒发内心对世界的某些感受,在运用音乐自身的独有价值外,也会涉及思想感情方面的真与善等问题。于是,音乐作品也就具有了混合价值。

此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多数作曲家都追求真、善、美的统一⑦,但在作品的价值构成中,突出其中一个因素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有的作品突出善,有的作品突出真。如西欧的古典乐派重理性、重善;浪漫派重感情、重真;印象派重创造、重形式美。某些现代音乐扬弃了形式美,重哲学性又回到了重善;还有一些现代音乐又要求返璞归真。中国同样存在重善、重真或重美的作家和作品。

从作品角度来说,价值取向基本是这样的,但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有人可以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理性方面的满足,有人可以从中获得宗教感情的满足,有人可以获得形式美的满足,等等。这些满足,都源于作品本身内涵的丰富性,也就是音乐作品的价值。除此之外,音乐艺术还可用于医疗、可用于物质生产、可用于交换等功能属性。

三、音乐的意义所在

有关于音乐的意义问题,在音乐界长期存在一些混乱不堪的辩论和争吵。这个争论⑧主要来源于人们对音乐传达什么持不同意见,这种混乱绝大部分是由于人们对意义本身的性质和定义缺乏明确的认识所致。

关于音乐传达什么这一争论,已集中于以下问题,即,音乐是否能够指明、描写或者传达参照性的概念、意象、经验和情感状态。这是一个在绝对论者和参照论者之间争论的老问题。

那么,音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音乐的情感与意义》这本著作中,作者认为,音乐的具现意义是期待的产物。如果一个刺激物,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我们期待或多或少明确地作为结果的音乐事件,那么,这个刺激物就具有意义。

在关于音乐的意义的讨论中,音乐美学研究者们也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音乐在向人们传递听觉感受时,必定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而不同的音乐所引起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变化又是不同的。不同的音乐作为一个刺激物,使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所引起的想象和联想也是不同的。即使在欣赏同一首音乐时,不同的审美主体所引发的想象和联想也不尽相同,对音乐的期待更是因人各异。这使音乐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当听众被刺激物激发起丰富的想象时,音乐本身的情感传达给听众,听众又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并与内心的情感融合,使音乐在不同的听众之间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这种意义使听众对音乐的理解和解构各不相同。

音乐在向人们传递情感时,所运用的音乐材料和对音乐的整体安排也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音乐材料和节奏、节拍等组织,使音乐在向人们传递情感时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有着巨大差别。听众在接受音乐所传递给自己的情感,并进行再创造时,也会用耳朵分辨,筛选一些与自身的情感需要不相吻合的因素。那些与听众或大多数听众的情感需求相切合的因素,便被留存了下来,并被广泛传播。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经久不衰、脍炙人口、众口称赞的经典曲目。

这些经典曲目之所以为经典,作为音乐本身,在向听众传递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时,一定对听众的精神及情感起到了震撼、激励、感动等功能和意义。那么,音乐到底需要传递什么样的情感,才能切合听众对音乐的情感上的期待?大体上,音乐向人们传递的情感,是人们内心及感情上的需求、缺乏甚至压抑。有很多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正是听众所需要甚至渴望去体验并表达出来的,所以才有了不同情感需求和体验的听众,在不同的音乐中,乃至在共同的音乐中,找到共鸣和情感的出口。这正是音乐的意义所在。

对于音乐的功能、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在这里浅尝辄止。但这个问题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深远和不同凡响的。我希望在更多涉猎前辈的及优秀的音乐美学著作之后,能够进一步提出有价值的看法和创见。

注释:

①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53.

②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74.

③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257.

④爱德华·布洛是英国现代美学家,著有《现代美学观念》.

⑤索哈尔.音乐社会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14.

⑥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8.

⑦茅原.未完成音乐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65.

⑧[美]伦纳德·迈尔,著.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6.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2004.

[2]索哈尔.音乐社会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4]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5]茅原.未完成音乐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美]伦纳德·迈尔,著.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倾向性听众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关于医患冲突报道的倾向性分析——以“湘潭产妇死亡案”为例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