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全程职业素养训练实践探索

2015-05-07 08:55
物流技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奖章物流素养

(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 102209)

1 引言

伴随中国物流服务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中职学校虽然开设了物流专业,但由于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缺乏实用性和规范性,因此无法适应现代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据物流企业用人单位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具备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不仅动手实践能力差,职业综合素质也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心理承受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差;合作意识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弱,不会与人打交道,难以胜任复杂的工作等。

据此,北京市商业学校尝试从多方面不断探索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校内活动、校企结合学习、实习实训、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并在此过程中设计了可行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方式。

2 职业素养及其训练评价体系的内涵

2.1 职业素养的概念界定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

2.2 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职业素养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即受后天教育训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学习等途径形成和发展。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实施就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教师的正确指导及学生自身进行自我学习等途径养成较高职业素质的良好习惯。

2.3 职业素养训练评价体系

职业素养评价体系通过课程学习、校企结合学习、实习实训、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并在此过程中探索可行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职业素养评价标准是保障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主要依据。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全面,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全程职业素养训练实践探索

北京市商业学校物流专业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尝试从多方面不断探索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并设计了可行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通过走访行业协会、行业知名人士,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相关信息,确定针对各种物流专业相关岗位所必须的综合能力素养,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职业素养的训练。

3.1 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创立职业素养奖章

(1)深入调研,明确专业定位。通过企业调研,明确了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物流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北京市物流发展对物流技能型操作人才的要求,该类物流人才已被列入北京市8类紧缺人才之一,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首都物流服务岗位群的需要,北京市商业学校物流专业最终确定了培养以仓储信息、快递运输物流岗位为主的技能型人才。

(2)依据行业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北京市商业学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与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物流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物流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具有适合从事物流工作的强健体魄和坚强抗压的心理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按照物流作业流程进行仓库货物保管、配送、快运、物流设备操作等工作,并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及时处理业务信息、数据的现代物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3)针对企业需求,提炼综合职业素养。调研企业普遍认为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及能力是企业岗位工作的态度、能吃苦耐劳、服务意识与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抗挫折的能力、计算机一般操作、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在调研的基础上,将企业非常关注的对学生诚信、礼仪、奉献、责任、自律、合作等职业素养作为标准,创设了六个奖章。

图1 中职生需具备的物流综合职业素养示意图

3.2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职业素养训练的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调研和物流人员职业岗位要求、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紧紧围绕“高素质现代物流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素养训练,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物流专业课程、职业发展拓展课程组成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1)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主线和灵魂,具体见表1。

(2)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职业素养的养成是由课堂教学及社会实践、参观学习、技能竞赛、行为训练、成果展示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共同完成训练过程。该训练分设在八个学期完成,采用课堂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方法,通过知识考查、学习心得、技能竞赛、成果展示、行为检测等考核方式,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颁发物流职业素养专项奖章,以此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物流职业素养训练安排见表2。

表1 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学计划

总之,职业素养教育与实现本专业职业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兼顾了课程内容与教学效果的连贯性,保证了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

3.3 力求职业素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职业素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标志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二是教育内容的有效性。

(1)引入奖章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北京市商业学校通过8S、9训模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日常职业素养的考核,物流专业根据本专业需求特点,在职业素养评价考核中采取了设置职业素养奖章的形式,按月考核,学期末对在职业素养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素养奖章。

学生通过积累奖章数量晋级获得职业素养证书,并享受学校奖励、企业奖学金、参观交流、优先推荐就业等,达到多方位推优选秀,鼓励学生向优秀看齐,发挥所长,追求进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每学年企业奖学金的发放与职业素养奖章挂钩,根据学生获得奖章的数量评选荣获奖学金的学生。物流职业素养奖章评选标准见表3。

表2 物流职业素养训练安排

表3 物流职业素养奖章评选标准

(2)利用信息手段,对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监控。爱丁学生成长管理系统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成长历程,系统将德育成绩、学习成绩和顶岗实习成绩都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当中,为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化简历和档案。北京市商业学校物流交通系为了使职业素养奖章评选工作更为科学,将职业素养考评体系完美地融入到该系统。通过统计报表功能将多种多样的评比结果加以呈现,为各级管理者的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做到了学生成长的点滴记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4 研究意义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坚持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为努力加快学校重点专业的建设,不断探索北京市商业学校物流交通系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通过实施六项奖章的评选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让学生不仅能找到自己的差距,也发现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奖章的佩戴也使学生有了荣誉感,形成了对学生行为的约束。

班主任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对学生有更细致的了解,并因人而宜、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督促其学习生活,按照素质评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掌握好专业技能,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会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实现其人生价值。

通过课程学习、校企结合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从不同侧面评价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表现,充分考虑到学生各有优势、各有特长的状况,使学生人人有机会得到奖励。

通过积累奖章数量晋级获得其他奖励的形式,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实施综合素养的考核评价,体现德育与学生所学专业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相结合;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5 结语

为全面提高从事物流岗位人员的职业素养基础,不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客观需要。

职业素养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不断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奖章的设置、评选的标准、实施过程逐一研讨,定期搞好经验介绍,积极推广。做好全方位的宣传工作,按比例定期予以奖励,授予奖章。同时,将这项活动考评结果作为评选文明集体、优秀集体、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条件,促进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理念。

[1]于雪静.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李艳霞.广州市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建议—基于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2013,(5).

[3]罗兰芬.职业院校学生现代职业素质教育理论依据的研究[J].传承,2008,(10):86-87.

猜你喜欢
奖章物流素养
漂亮的奖章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