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的主题,加强供应链管理,促进供应链优化创新成为提供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的一般规律以及创新路径是很有必要的。
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产运作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供应链管理的进步必然能体现出管理科学进步的一般规律性,当然它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在前人归纳的管理科学发展创新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从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视角四大方面论述了供应链管理进步的规律,通过对供应链管理进步一般规律的归纳,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试图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创新指明路径。
人类的管理思想自古以来就已经存在,而且涉及的方面也很广泛,然后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史才发展到管理科学阶段。早在奴隶社会就有阐述治理国家和管理臣民理论的《六韬》和《三略》;在春秋时代,《孙子兵法》就明确地提出了计划管理的思想。然后又经过漫长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管理思想阶段(18世纪以前)、管理思想萌芽阶段(18-19世纪末)、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4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五个阶段[1]。回顾科学管理的发展史,管理的发展是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发展,再到管理科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就不难发现管理科学进步是有规律可寻的,理解其一般规律方便对其他管理学科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前人对其进行了总结归纳,从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视角四个方面发展来概括管理科学发展进步的一般性规律[2]。
从管理对象变化的角度分析管理的发展,可以发现管理对象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粗略到精细、由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再到整合为一体化的历程。
从管理方法变化的角度分析管理的发展,可以发现管理方法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注重物到注重人的发展过程。
从管理手段变化的角度分析管理的发展,可以发现管理的手段从手工到应用各种工具、从信息封闭到信息共享,再到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从管理视角变化的角度分析管理的发展,可以发现管理的视角经历了从局部(微观)到整体(宏观)、从短期到长期的发展过程。
将上述管理科学进步的一般性规律汇总成图1,可以更直观的看出管理科学发展的表现有不断系统化、不断深入、不断综合、不断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图1 管理科学进步的一般规律
早在古代人们开始出现分工合作与交换时供应链就已经产生。例如一个简单的活动,农民将种植所收获的小麦卖给磨坊,磨坊将小麦加工成面粉,然后再将面粉卖给面包店,面包店再将面粉制成面包出售,最后面包被居民买走食用,这一系列的活动连起来,就形成了一条供应链[3]。
但是供应链(Supply Chain)正式概念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先由咨询公司的管理顾问提出,并在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使用,目前仍无统一的定义[4]。最初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应用在纺织行业,1984年的纺织业竞争激烈,美国纺织品经销商委托零售业咨询公司Kurt Salmon从事提高竞争力的研究,经研究当时美国的纺织品的交货时间长达66周,其中仓储和运输占40周,这是导致竞争力落后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提出了快速响应策略,鼓励供应商和零售商通过信息共享,共同工作,以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5]。随着人们认识到这种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了“供应链”这一概念。Stevens(1989)较早地给出了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通过前向物流和反向信息流连接在一起的一个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工厂、配送服务和顾客五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基于对供应链的研究,1996年沃尔玛的崛起以及美国供应链协会成立,标志着供应链开始成为企业战略层面的一种理念。1999年第一本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教材《供应链管理导论》出版,作者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汉德菲尔德教授,此后“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门课程陆续的出现在哈佛、沃顿、斯隆等国际知名商学院,这标志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蓬勃发展[6]。
虽然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马士华教授以及陈国权教授的定义,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较好的体现了供应链的核心思想。马士华[7]总结前人研究并指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需方向供方流动,如订货合同、加工单、采购单等)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供方向需方的物料流及伴随的供给信息流,如提货单、入库单、完工报告等),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陈国权[8]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即“6R”,并使总成本最小。
通过对“供应链管理应用”的相关文献的阅读,不难发现,最初的供应链管理应用在纺织业和零售业,随着后期经济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也逐步开始应用在服装行业、连锁经营行业、(汽车、钢铁等)制造业、建筑业、农业等,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以说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地位更是进一步得到体现。
现在,供应链管理已经发展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其发展的规律也逐渐明了,下面将介绍供应链管理在四个方面的演变过程,以揭示其发展规律。
早期的供应链链条很短,涉及到的节点企业也很少,而且原材料的种类单一、供应商的个数很少,因此当时供应链管理的对象非常简单。随着新技术在企业中的不断应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下总结了近代在管理理论发展起来的这段时间,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发展演变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虽然供应链概念没有被正式提出,但是已经开始有所发展,因此文章不仅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后的供应链的发展,还介绍了80年代前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当时企业大多采用福特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而供应链则被看作为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流程,管理的对象只有企业内部资源,目标是使其最大化利用[6]。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主要集中在以职能和部门为基础的仓储和运输管理层次,主要关注各职能部门的运作和绩效[9]。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制造企业基于大量库存对制造和仓储成本的影响,认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物流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发展起来,同时,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库存跟踪软件的复杂性也随之提高,使进一步降低库存、提高内部沟通成为可能[10]。
20世纪80年代,面对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制造企业开始应用准时制(Just In Time,JIT)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战略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运送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在JIT的应用中,企业逐渐意识到上下游企业之间和战略合作关系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因此,供应链管理已经开始重视对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侯云先[11]发现企业开始将采购环节视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采购管理在国内企业的战略性地位也日益得到体现。
20世纪90年代后,制造企业进货时开始注意挑选经过质量认证的、有良好声誉的供应商,让他们参与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并且让他们共同参与在成本、质量和服务方面的改进。因此供应商被加入到供应链管理的管理对象当中。
21世纪的供应链是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全球化供应链网络,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家和学者们的关注。
通过以上的描述,对供应链管理对象的演变过程汇总如图2所示[2],从图2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管理对象是由少到多的演变;同时也能看出管理对象先是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生产运作、企业绩效、库存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然后是重视合作伙伴的关系、销售商和供销商的管理、对全球供应链网络以及供应链中设计到的知识管理,即是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的演变。
图2 供应链管理对象的演变(由少到多、由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
本文以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对象—库存成本管理为例,说明供应链管理方法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在重视库存成本管理之前,企业先是采用经验式管理的方式来决定库存数量,企业也只是定性的分析影响库存数量的因素以及如何对库存的品种和数量进行管理;后来企业发现了库存成本比较高的问题,然后分析库存成本总费用可以分为固定费用(与订货批量无关的费用)和可变费用(与订货批量有关的费用),经研究企业应该控制库存的数量,而库存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订货数量的影响,因此很多学者研究订货数量和订货时间的科学合理的模型。直到1915年经济批量模型(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被Harris提出,企业的库存成本管理开始转向定量管理,随后在经济批量模型的基础上又研究出适合不同情况下使用的模型,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到20世纪70年代的JIT库存控制法,而JIT的库存控制方法很注重对对库存的集中化管理,对供应商的选择,对采购数量的确定,因此已经涉及到定性与定量管理的结合。因此从对库存管理、库存成本管理的发展来看,供应链管理方法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供应链管理手段开始时是人工管理,如手工制作各种单据进行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等,但随着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对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完成越来越复杂的管理工作,还要注重管理的效率,管理的高效率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手段开始向应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方向发展,包兴[6]总结了信息技术在推动供应链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 System)被美国IBM公司的J.A.Orlicky设计和应用,随后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MRP系统则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的零部件生产、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开始了集成化的思想,使得供应链管理水平大大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使得人工很难完成的复杂的管理工作成为可能。
20世纪70年代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开始发展,但是仅限于企业内部数据的传递,起于单据和信息标准化,当时的EDI还没有普及。
20世纪80年代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开始发展起来,MRPⅡ是在MRP的基础上增加对生产成本和信息流的控制,增加了精益制造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所以MRPⅡ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相匹配,从而满足了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的理念。MRPⅡ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完成更加复杂的甚至超过人的能力的管理工作。
20世纪90年代,ERP的概念被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的分析员L.Wylie在《ERP:设想下一代的MRPⅡ》的分析报告中首次提出,ERP与精益生产相对应[2]。ERP是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的范围发展而来的,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实现企业间运作流程、财会、制造和进销存的集成并提供决策模型,对企业内部的完整的供应链所有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通信网络和传输协议的统一促进了EDI的发展,EDI得到普及,并发展到企业间交易、库存管理、电子转账和清算系统等。同时,条形码配合着EDI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被大量的在各个领域使用。
同样在20世纪90年代,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FRID)技术也开始制定标准(至今尚未完成),制造成本开始下降,和其他信息系统连接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随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等开始应用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
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2D bar(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使得供应链更加的透明化,如二维码技术应用在商品的标签上,人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实时的监视商品的生产过程,物流配送情况,而且二维条码的存储信息量更大,安全性也更高,使得供应链越来越透明化、可视化、公开化[12]。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管理系统的复杂性越来越强,而且使人们管理更加复杂的供应链成为现实,这些管理工具是远远超过人的能力的。因此,供应链管理手段经历了从人工管理到利用工具的演变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上对供应链管理对象和手段的演变介绍可以看出企业的各个部门信息是相互独立,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如制造企业的物料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计划等计算机软件模块都是相互独立的,信息也都是不能相互沟通的,每个部门只负责自己部门的工作,并且都有自己独立的部门目标。而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使得企业家和研究人员认识到企业经营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以整体协同运作的形式展现在消费者面前,ERP在供应链管理思想中真正发挥了其强大作用。包兴[6]指出ERP的真正价值在于所收集的信息流(可以提供从供应链各个部分中获得的交易追踪和全球范围的可观察信息),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因此,通过ERP系统可以掌管整个行业的原材料、订货、生产、库存等信息,放眼供应链的全过程,开阔企业整体视野。
FRID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进入了物联网时代,物联网的建设促进了企业管理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同时提高管理效率。FRID技术加速了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而物联网最大的价值就与信息共享程度正相关,共享程度越高物联网价值越大。因此通过FRID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地突破瓶颈,加速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是目前发展的重要趋势。
综上所述,ERP技术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原本孤立的信息之间有了沟通,加强了信息共享;FRID技术使得企业之间的孤立信息也得到了很好的沟通,促进了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因此,供应链管理手段经历了从信息孤岛到信息共享的演变过程,未来的趋势将是万物互联的时代。
供应链管理视角经历了由局部到整体,由战术到战略的过程,具体体现如下。
在20世纪60-70年代前,企业供应链管理都是从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成本、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等角度来进行的,后来发展到80年代供应链管理研究学者开始多个维度的综合性的决策的过程。因此,由局部到整体的发展方向是很明显的。
后来企业通过参股到供应商或者扩大自身的规模来控制生产过程,就形成了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但在目前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一个“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公司已经暴露了很多缺陷,如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摒弃了纵向一体化的模式,而是采用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即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产品方向和市场,其他的部分可以外包,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联盟[1]。
发展到现在,供应链管理不再仅仅是企业经营和职能领域内的问题,它已经是需要高层决策者重视的战略性问题,尤其是通过沃尔玛和亚马逊较低的供应链成本和在线购物,通过战略联盟使得供应链上的参与方都连接起来,然后通过使用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反应速度,正如“快鱼吃慢鱼”所示的一样,只有能快速响应市场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因此,以集成化为供应链的运作理念,横向集成为表现的供应链战略联盟成为当下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运作理念[6]。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视角的演变体现了由局部到整体,由战术到战略的演变过程。
除了以上介绍的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外,供应链管理还呈现出从分散化管理到集成化管理;从供应链管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从传统供应链管理到柔性供应链管理;从产品(实物)供应链管理到服务供应链管理;从供应链到供应链网络的发展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变化的需求,供应链管理也在随着时代的步伐发展创新。
从以上总结的供应链管理发展规律中可以发现,供应链管理创新呈现出以下规律:
(1)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往往紧紧跟随着技术创新。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来看,尤其是信息系统出现以后,供应链管理开始由人工管理演变成使用系统进行管理,而形成了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供应链管理的创新也随着发展。如条码技术实现了快速、准确、可靠地采集数据。EMS专用的“Code39 EMS”属于一维条码,通过扫描的方式可以直接将信息录入系统,大大降低了人工录入所带来的高出错率,提高了安全性,而且信息录入效率大大提高,所以也提高了管理效率。如今的二维条码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二位条码能够存储更多的信息,而且有更高的安全性,对于污损缺失的条码,二维条码可识别性比一维条码高很多。因此,很多商品标签已经开始使用二维条码,而且Steve[12]指出二维条码技术未来将会更广泛的应用在供应链上,因为在一个要求供应链透明化可视化的今天,能存储更大量信息的二维条码将是目前很好的选择。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技术创新促进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创新路径越来越明了。例如亚马逊申请专利的“预测性物流”技术就是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创新的典型案例。该技术将大数据应用在市场预测上,可以提供通过对用户鼠标在商品上停留时间、购买历史、搜索记录以及愿望清单等综合数据,分析出特定地区用户的在线消费习惯,帮助在线零售商预测顾客需求,提前调整库存,将预测商品提前运出仓库等待客户下单。这样做缩短了送货时间,实现了物流的快速匹配,而且可以抢先进行市场布局[13]。
因此,在信息技术发展极其迅速的今天,无论是企业还是研究学者都很重视信息技术在供应链方面的应用。
(2)供应链管理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管理思想的创新。要勇于探索新的理论,甚至是推翻过去的理论假设,提出新理论,这也是管理类创新的一个新的路径。如张东生[2]提到:JIT的提出突破了此前的一个假设,减少库存必然会增加缺货损失;6西格玛理论的提出推翻了此前的假设,即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必将会增加生产成本。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例子,如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学)的发展使得边际成本递增规律被推翻。因此推翻原有的假设提出新理论是创新的一个重要路径。
(3)供应链管理创新的另一条路径是基于解决问题的角度,或者是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出现普遍性问题,提出新的方案或产品解决它,对供应链管理来说就是创新,或者发现市场有新需求时,提出一个新的方案满足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就是创新。例如:海尔集团的客户定制系统,为客户提供了下订单的途径,而且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产品。按订单生产也是海尔降低成本提高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原因,类似的企业还有戴尔公司。通过满足客户需求进行的创新也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如宝洁公司,通过开放平台让客户提意见,并且通过社交网路了解客户的需求,使得宝洁的创新很快得到认可,因而取得成功。
经济全球化以来,供应链管理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供应链系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尤其是在网络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商务已经对传统的供应链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电子商务可以省去供应链中的很多中间环节,使得生产商或供应商和消费者直接连接成为可能,这样可以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实惠的商品,但是这对供应链环节中的分销商和零售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企业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发现问题,才能基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创新,寻找供应链管理发展创新的新路径。
对于未来的经济而言,虽然供应链的部分环节可能会被取消,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将会越来越重要,因为物流是不可能被彻底取代的,而且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将在企业的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企业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是物流管理能力的竞争。未来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和研究学者都应该重视供应链管理中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创新。
[1]汪克夷,刘荣,齐丽云.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东生,张静.生产运作管理进步一般规律与创新路径研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9,(23):101-107.
[3]吴群.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孙道银,李猛,纪雪洪.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
[5]胡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5):23-26.
[6]包兴,肖迪.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7]马士华,王一凡,林勇.供应链管理对传统制造模式的挑战[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6-68.
[8]陈国权.供应链管理[J].中国软科学,1999,(3):101-104.
[9]张光明.供应链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10]乔尔D 威斯纳,著,梁源强,陈加存,译.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1]Steve New.The Transparent Supply Cha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0,(10):76-82.
[12]威廉·史蒂文森,著,张群,张杰,马风才,译.运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12.
[13]张晶.大数据应用:提升物流供应链的价值[J].物流技术,2015,(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