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颖 ,林沿岑 ,温进 ,江保中 ,刘慧林 ,庞秀花
1.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北京 102300;2.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该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医院建立的长期协作关系为基础,以北京中医医院正在主持开展的北京市科委项目“脑血管病恢复期针灸治疗规范与路径的推广应用”为契机,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脑病科作为模式建设平台,建立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基层社区和农村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规范化应用推广及管理模式,以提高社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水平,并探索中医适宜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推广及管理的良好模式,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家卫生服务中心(斋堂镇卫生服务中心、清水镇卫生服务中心、雁翅镇卫生服务中心、妙峰山镇卫生服务中心、军庄卫生服务中心、门城地区卫生服务中心、永定卫生服务中心、潭柘寺卫生服务中心、色树坟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和针灸科出诊的临床医生。
2.1.1 推广方法及管理模式 第一阶段为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学习掌握并全面应用“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阶段。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与北京市中医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来作为本研究的制度保障。同时,健全组织管理机制,保证研究顺利实施。采用培训讲座、跟师出诊、名医查房、阶段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推广。在此阶段,制定严格的考评标准,采取学习运用相结合的综合实施方法,切实保障学员对“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的学习掌握和应用。
表1 不同职称学员对培训课程的评价[n(%)]
2.1.2 评估方法①每一阶段培训结束后,对我院脑病科医生进行贺氏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的考评,包括笔试与操作。②制定调查问卷手机应用程序,通过手机网络发送到每位学员,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评估调查范围包括全部受推广单位70%的医生,调查结果由第三方进行统计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等级资料用χ2检验。③抽取2015年脑病科住院中风病患者50例,统计该技术的使用率。
2.2.1 推广方法及管理模式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总结学习掌握和应用贺氏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的经验和方法,制定适合社区的培训教材和推广计划。通过组织培训讲座、制作包括技术操作规范文本和影像资料的培训教材、下基层指导、阶段进修等形式,将“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推广给门头沟地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基层单位和社区“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规范化应用推广及管理的新模式。
2.2.2 评估方法 制定调查问卷手机应用程序,通过手机网络发送到每位学员,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评估调查范围将包括全部受推广单位70%的医生,调查结果由第三方进行统计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等级资料用卡方检验。
①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全体医生业务闭卷考试平均分98分;②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全体医生及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培训效果如表1所示。
贺氏针灸三通法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精研内难,通览甲乙,汲取历代医家思想之精华,融合自己五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博采众长,对传统的毫针、火针、灸法、拔罐、放血等疗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而总结出来的针灸治法。其内容为以毫针刺法为主的 “微通法”,以火针疗法为主的 “温通法”,以三棱针放血为主的“强通法”。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创立的“贺氏针灸三通法”理论,应用于中风病的针灸治疗技术,该项技术疗效显著,研究成果丰硕。2008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0年获得北京市“首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临床应用技术”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中医诊疗适宜技术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面向全国推广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也是卫生部第二批“十年百项”技术之一。王麟鹏等[1]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结果显示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并且提示分期应用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中风病之急性期与恢复期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贺小靖等[2]总结贺普仁运用火针治疗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提出 “贺氏三通法”的火针针刺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且患者痛苦小,值得推广。何权等[3]总结了带状疱疹现今的临床治疗方法,提出贺氏针灸三通法,火针攒刺,疏而散刺法,有稳定的疗效。众多研究表明,贺氏针灸三通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迅速等特点,用火针治疗中风后遗症为其疗效的一大特色。将贺氏针灸三通法推广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治疗,必然提高中风病乃至临床各种常见病、疑难病的临床疗效。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正处在发展时期,缺乏适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的有效、可操作强的适宜技术。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措施。然而随着推广的逐步深入,由于没有一个公认的优良的推广模式,出现未根据基层接受能力设置推广模式,推广效果难于保障的众多问题。庞红威等[4]对适宜技术的认识误区进行了剖析,提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是一项惠民政策,需抓紧推广落实。目前国内中医药成果推广方式主要为:培训班、专家讲座、到推广单位进修、专家下基层指导、召开学术会议等形式。张筱烽等[5]采用送适宜技术到基层,加强培训的模式来推广适宜技术,取得一定效果。江力波等[6]在“十年百项计划”上海项目的社区推广过程中,对于推广项目采用了培训班、专家外出会诊现场指导、进修医师带教、建立研究生代培点等多种方式,而且还建立了通过定期进行授课老师的电话、E-mail交流等形式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黄世荣等[7]提出目前大部分成果均以发表论文、论著、举办学习班、讲座、接收进修、技术咨询或服务的方式进行推广应用显示其价值和效益。张建文等[8]采用通过举办培训班、操作示范、进修学习、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及专题学术交流等形式,向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卫生适用技术推广,建立面向基层推广适宜技术的最佳运作模式。薛塞峰等[9]通过举办培训班、操作示范、技术指导以及结合群众参与的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虽然推广方式多样,但各个单位采取的推广方式不一致,推广效果差异较大,没有统一合理的推广模式。本研究旨在总结出中医适宜技术最佳的推广及管理模式。
罗卡等[10]认为适宜技术效果评价工作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不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完结,而是要通过精心设计指标,严格评估工作,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这是中医社区医学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所有管理者与参与者共同努力,积极寻求适合中医社区适宜技术推广的效果评价体系。本项研究采用第三方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价,客观、公正,很好地反映了该项推广模式的效果。
该研究总结出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技术”在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应用及推广管理模式,为该技术在其他农村基层单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易操作、接受度好的管理模式。参与此项研究的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及所有医生均很好地掌握了“贺氏针灸三通法”,服务本地区,大大提高门头沟地区的针灸治疗水平。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北京中医医院、门头沟区中医医院、门头沟地区多家社区医院建立了紧密的技术推广网络,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方式,该网络可应用于其他中医操作技术在本地区的推广。该推广方式描述详细、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推广质量稳定,可应用与不同地区不同操作性技术的推广中。
目前中医技术成果推广方式主要是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以点带面的推广模式,但推广对象可能是不同级别、不同接受能力的医院,模式较为单一,并可能存在联系不密切,问题沟通不及时等问题,推广效果难以评估。经过本项研究,研究者总结中医适宜技术的理想推广及管理模式为从点到面,层层推进的模式。以三级甲等医院为“顶点”,向各区县的二级甲等中医院推广,二级甲等中医院再向辖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该模式既避免了三级甲等中医院对太多社区推广而出现推广效果无法保障的弊端,也避免了二级甲等中医院由于技术力量有限,在向社区推广的过程中出现的推广效果差的弊端。本模式层层推广,每一层都有推广有评估,切实保障了推广效果,提高了推广效率。
[1]王麟鹏,刘慧林,刘志顺,等.贺氏三通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5):309-313.
[2]贺小靖,贺林,赵祥斐.“贺氏三通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经验[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9):12-14.
[3]何权,刘银妮,张红星.带状疱疹的针灸治疗近况[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7):74-76.
[4]庞红威,尚雅珍,闫捷.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15-151.
[5]张筱烽,林晖,卓玛,等.四川省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J].四川医学,2014,35(7):773-776.
[6]江力波,任建琳,许铁峰,等.“十年百项计划”上海项目的社区 推 广 经 验 分 析 [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0,13(7A):2172-2175.
[7]黄世荣,顾祖明,周永华.多元化成果推广努力提高两个效益[J].决策管理,2005(11):54-55.
[8]张建文,饶新华,林少龙.江西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6):4-6.
[9]薛塞峰,崔学光,张文胜,等.宁夏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1):55-58.
[10]罗卡,常学辉.中医社区适宜技术推广效果评价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