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弹道导弹防御之殇

2015-05-07 11:01
军事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海基战区反导

近日,《洛杉矶时报》报道称,美国五角大楼耗资22亿美元研制的全球反导系统核心——海基X波段雷达在夏威夷珍珠港停摆生锈,该系统原计划于2005年列装,目前成为美国反导系统之殇。报道认为,美国反导计划在最近10年的损失高达100亿美元。作为一个超级军事大国,美国的反导之路或许能给当前热衷于军备竞争的一些国家以警醒。

反导之路一波三折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研制反导系统、反导系统覆盖面最多、反导技术最先进的超级军事大国。美国最早的设想是,战争来临前,在本土和利益攸关国的上空,用反导系统铺就一张安全网,来拦截外部导弹的攻击。然而,美国在反导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反导计划,到现在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在冷战时期的美苏核对抗阶段,美国相继开发、研制了“奈基-宙斯”系统、“哨兵”系统和“卫兵”系统,以对抗苏联的核攻击。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之间的核力量形成了“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均势,导弹防御系统便成为双方军备竞赛的重点。1976年,美国宣称关闭“卫兵”导弹防御系统,却开始了非核弹道导弹防御技术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为与苏争夺战略优势,于1983年3月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计划,俗称“星球大战”计划。1989年,老布什就任总统后,将该计划调整为“有限防御”计划,即“智能卵石”计划。苏联解体后,该计划随之搁浅。

克林顿就任总统后,于1993年5月宣布停止执行“星球大战”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该计划包括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由于对“技术和实用效能”缺乏“足够的信心”,克林顿总统还是于2000年9月宣布,暂不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海基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示意图

克林顿时期,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东亚地区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美国以朝鲜导弹威胁为名,首先于1994年与韩国达成协议,开始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爱国者”导弹。此后,又说服韩国建造用于导弹防御的雷达基地。1998年,美国与日本达成协议,共同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近年来,随着日美军事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融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成为日本军事建设的重要内容。此外,美国一直企图暗中将中国台湾拉入其导弹防御体系。

小布什时期,美国当局谋求建立一体化的导弹防御系统,遂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合二为一,统称导弹防御系统。“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本土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小布什政府乘机加快了研制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2001年12月,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从而为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铺平了道路。随后,小布什政府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基地部署了10余枚陆基拦截导弹,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了4枚陆基拦截导弹,另有20枚“标准”-3型海基拦截导弹部署在3艘装备有“宙斯盾”系统的军舰上,百余枚空基高性能“爱国者”-3型导弹部署在全球范围内,以拦截中短程弹道导弹。目前,美国共在日本、波兰、捷克等多个国家部署反导系统,涉及亚欧等10多个国家。

美国引以为豪的“明日之星”—海基X波段雷达,曾经被政府寄予厚望。然而十年之后,该雷达并没有达到设计时的要求,原计划2005年投入使用的雷达到现在仍处于“有限的测试支持状态”,1年内有8个月在夏威夷珍珠港无所事事,这个浮动的巨型雷达俨然一个价值22亿美元的废物。

反导家族令人目炫

在美国军方看来,为了提高拦截成功率,必须采取“多层次防御”,即在敌方导弹发射初始阶段、中间飞行阶段和最后阶段都部署拦截导弹。为此,美国研发出了多种型号、多种功能的反导系统,部署在美国本土及欧亚利益攸关国。

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主要作战目标是敌方远程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在弹道最高点拦截最大射程超过1万公里、最大速度达到24倍音速的洲际导弹,是世界上反导作战能力最强的系统。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由导弹预警卫星(或天基红外系统)、空间跟踪及监测系统、陆基远程跟踪雷达、海基远程跟踪雷达、陆基拦截弹,以及一系列战斗管理中心、司令部、控制及通信中心组成。

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拦截潜射导弹。由于海基中段拦截系统部署于“宙斯盾”驱逐舰上,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快速部署,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战区,为先头部队提供弹道导弹防御支援,从而减轻敌军导弹威胁。2008年6月5日,美国海军进行了一次导弹防御系统测试。与其他测试不同的是,这次充当目标弹的导弹是从海上移动平台上发射的,开创了美军海基反导系统拦截海基导弹的先例,有助于美国海军打造全球范围的反导网。

空基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最先进的反导系统,列装后将取代陆基导弹防御系统。目前,美国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在先进战机上加装设备,提出构建空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已进行了战斗机结合预警机搭配不同的防御性导弹,从而构建高、低两层防御网的试验。尽管美国并未透露试验结果,但足以表明美国反导系统已步入新阶段,空基力量已成为美国军事发展的重要目标。

美国空军ABL机载激光武器可对上升段弹道导弹进行摧毁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1990年9月,当时的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正式受命,承担起管理此项重要计划的任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以“爱国者”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信心。

1992年,美国开始研制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2007年部署于陆军部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中关键性的一节,主要用来阻截远程战区级弹道导弹,目标是在远处高空将导弹击落,以增加防范战区弹道导弹威胁的能力,尤其是将一些有较大杀伤力的武器在远处和高空击落,以防后患。

美国“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海上防御系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用于在大气层外(100千米以上的高度)拦截处于中段飞行的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远期也将具有防御中远程、甚至远程弹道导弹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当政时,美国把这种系统称之为“海基高层防御”系统或“海军全战区防御”系统,后来又称之为“海基中段防御”系统,2002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将其更名为“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反导明星无奈搁浅

部署在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基X波段雷达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反导明星”。然而,这座“反导明星”还未来得及表演,就被宣告谢幕。

冷战时期,美国在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英国和格陵兰岛部署有雷达站或海军舰艇,上面安装有大型监控雷达,能提供对敌方洲际导弹来袭的早期预警信息。但是,这些雷达受到地球曲率影响,视距有限。同时,不论是雷达还是卫星都无法对来袭导弹进行精确识别,判断它们是否具有威胁。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提出研发海基X波段雷达,使X波段雷达有足够的探测距离,能够对目标进行精确成像,从而可以分辨目标性质。克林顿政府最初计划建造9个X波段岸基雷达站,计划覆盖大西洋和太平洋方向。

2002年,由于小布什政府承诺2004年开始部署陆基中段拦截系统,导弹防御局开始筹划建造一个巨大的可移动的X波段雷达。当时计划将这个雷达部署到阿留申群岛,因为那里是监视朝鲜导弹的理想位置,同时如果需要,它也可被移动到其他地方。这个巨大的雷达长近400英尺,有26层楼高,重5万吨。

当时,美国对这个雷达的性能寄予厚望。2007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说:“如果我们把它部署在切萨皮克湾,我们就能跟踪一个旧金山上空棒球大小的目标。”然而有专家指出,由于地球曲率,海基X波段雷达不可能在2500英里的距离上看到这个棒球,除非它处于旧金山上空870英里高空。

尽管反对方称海基X波段雷达只是一场烧钱的游戏,但美国政府并没因此停止研制和建设。过去10年,美国在反导系统上投下了100亿美元的赌注。由于该系统未经严格的成本和可行性分析,美国军方就匆忙对各种概念武器进行开发,最终导致彻底失败,其中包括耗资22亿美元的海基X波段雷达、耗资53亿美元的空中激光武器,以及动能拦截导弹和多弹头杀伤武器等等。

随着国防预算的削减,美国在改进反导系统方面捉襟见肘。为了弥补国防经费不足,美国不遗余力地四处推销反导产品,希望换取资金研发新产品。

多重心理催生反导

美国在建设反导系统方面有着多重复杂心理。作为超级军事大国,美国全球军事打击能力最强,但同时也是最怕别国打击的国家。为了确保本土绝对安全,美国已在本土和10余个国家建立起了导弹防御系统。

一是谋求“绝对安全”。自建国200多年来,美国本土从未遭受过入侵。二战中的“珍珠港事件”,让美国遭受飞来横祸;“9·11”事件的发生,让美国感受到了危险的存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美国本土一直置身于战火之外,也使美国有一种特别敏感、特别脆弱的本土安全心理。导弹技术的发展,让美国有了面对遭受直接打击的可能,由此,导弹防御便成为美国念兹在兹的心病。

二是信赖“技术至上”。“技术决定一切”是美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强烈社会理念,导弹防御系统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发展出来的用“子弹打子弹”的高技术系统。从技术上说,这一系统在实验中显现了相当的有效性,但在实战中是否具有绝对有效性仍然存疑。在战争中,盾与矛的技术是互动发展的,但矛的技术发展往往成本更低。导弹防御系统的作战效能,取决于空天预警、指挥控制、拦截武器等系统的有效协调运行,其发展势必导致太空军备竞赛。

三是坚定“世界主导”。二战之后,主导世界成为美国的一种主流心理,但其实施并不顺畅。越战之后,这种心理有所收缩,冷战之后又开始膨胀,在全球部署反导系统也是这种“大盟主”心理所致。既是结盟,便有针对对象,导弹防御系统针对的就是“非我族类”者。然而,纵看历史,美国的敌友几经变换,美国的打击对象如诺列加、萨达姆、拉登等,也曾是美国的扶持对象。美国为一时一念在全球部署反导系统,很可能也是资源错配。

历史证明,武器技术的发展,并不能消除战争,只能使战争升级。在核武器时代,战争具有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影响,也只有依赖全人类的理智与合作才可能避免。在这样一个时代,与其增盾,不如减矛;与其备战,不如止战;与其追求一国绝对安全,不如追求全球集体安全。

猜你喜欢
海基战区反导
未来反导陆海空〔上〕
未来反导陆海空〔中〕
未来反导陆海空(下)
反导大作战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北斗三频海基JPALS无故障导航算法
西部战区战歌
浅谈广东省海洋观测网体系建设
宋楚瑜、王金平、夏立言是海基會接任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