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果果

2015-05-06 10:13孙晓霞
少年文艺 2015年2期
关键词:炒米碟子果果

孙晓霞

夜深了,笔耕中的我突然感觉饿,不知怎的竟想到了童年时的零食——印果果。

印果果是赣东民间一种用各种米粉红糖糅合在一起用木制模具印制而成的米糕饼,质地十分坚硬,又称“硬果果”。印果果硬邦邦的,在赣东乡下的正月,印果果一般与米花、米糖等一起装进碟子,招待拜年的来客。通常是所有的果子都吃完了,只有印果果原封未动留在碟子里,最多上面有几个小孩子的牙印湿痕。因为硬,令人无从下口。客人走后,常拿咬不动的印果果来打狗,狗叼了去,蹲在草地上,半天半天地咬,还是一个完整的印果果。

“炒米花,炼须糖,印果果”,一直是赣东民间春节前夕家家的手工活。将糯米蒸了晒干,用菜籽油拌了,放进大锅里和热砂子一起翻炒,将砂筛了,一锅喷香雪白的炒米花就出炉了。家存的麦芽糖,又称须糖。将须糖一捧捧抱出,搅和在特制的木架上,几个壮汉反复揉搓,直至柔软的须糖因氧化和外力而变成脆生的细白条,这就是米糖。米糖要放进米花里保持干燥,才不至于“流泪”变软。这些都要密封起来,待客时才拿出来。印果果就简单得多,将大米炒了,粉碎拌以红糖八角等,用雕花木制的模具狠劲挤压,一个个各种形状印花的印果果就出来了。印果果和米糖一起放进米花里保存。老人说,印果果装碟子,通常是做门面的,碟子里有东西剩下,说明家教好,小孩子不馋。但硬邦邦的印果果闻起来却是很香,因为炒过还放了八角茴香等香料,我总会偷偷藏几块在口袋里,不是去打狗,是时不时拿来闻闻。

我很快发现了印果果的另外一种吃法。

在我们赣东,通常在早上用来泡粥或者肉汤的是米花,一股浓郁的米香弥散开来,令人垂涎欲滴。我却将一块印果果泡进稀粥,就跑出去玩儿,等感觉到饿再回来,一块坚硬的印果果已经稀软成一碗香甜可口的米粥。那是我童年吃得最难忘的一顿早餐,原来印果果还可以这样吃。家里人不吃的印果果通常被我在某个感觉饥饿的晚上或者不想吃饭时拿来泡茶,更确切地说,我是吃印果果泡出来的羹,香,甜,糯,食之如饴,感觉那是天下最美味的吃食。后来我哥哥也发现了这个秘密,和我抢着藏印果果。

一天傍晚放学回家,见隔壁的冬梅捂着肚子脸色蜡白地蹲在地上,她家门锁着。问她怎么了,她说中午没吃午饭,饿得不行。大人们都没在。我拿出口袋里的三个印果果,用水壶的水泡软。几个小孩七手八脚地给冬梅灌下去,解了燃眉之急。后来医生说,不是那几个印果果,冬梅的胃有穿孔的危险。

现在的饼干糕点品种繁多,但吃起来感觉不只是食品添加剂多了,而是再也找不到那种原始质朴的印果果味道,我也就宁愿饿着,也不去碰。

现在赣东民间也很少有人再去制作印果果。

印果果,犹如一个美好的儿时记忆,令人难忘。

猜你喜欢
炒米碟子果果
An Unusual Experience
排排坐
镇江年俗炒“炒米”
最是香甜炸炒米
好奇怪哦
故乡的食物
炒米
逗逗的绳子
看得更清晰
飞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