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腧穴埋线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5-05-06 08:50杨杏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腧穴痉挛上肢

杨杏萍

·康复医疗·

背腧穴埋线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研究

杨杏萍

目的 探讨背腧穴埋线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背腧穴埋线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 各30例。治疗前后功能评定分层分析比较方法有效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MAS分级均显著降低(P<0.05), FMA、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背腧穴埋线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 且无明显副作用, 具有较高的疗效性及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卒中;背腧穴埋线法;康复训练;痉挛

痉挛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常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异常模式, 影响患者功能恢复, 致疼痛、畸形、挛缩等问题, 是临床康复中的一大治疗难题。据国外相关调查, 脑卒中合并肢体痉挛患者在发病1年内治疗成本高出单纯脑卒中患者4倍之多[1]。本文通过穴位埋线法联合康复训练组和康复训练对比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 探讨背腧穴埋线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 男19例,女11例, 脑梗死18例, 出血12例, 平均年龄(62.08±8.87)岁, 平均病程(3.97±0.45)个月;对照组30例, 男17例, 女13例, 脑梗死17例, 出血13例, 平均年龄(60.83±8.19)岁,平均病程(4.04±0.69)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调控血压、血糖等内科疾病治疗。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痉挛药物。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 具体包括:①运动疗法:抗痉挛体位、痉挛肌肉的持续被动牵伸、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增加主动肌及拮抗肌肌力等。②物理治疗:增加肌力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缓解肌肉采用痉挛痉挛肌治疗仪等。③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作业治疗, 1次/d, 6次/周。

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背腧穴埋线法治疗, 穴位选取大椎、肺俞(太渊)、肝俞(太冲)、脾俞(太白)、肾俞(太溪)、命门、腰阳关等穴位。具体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趴坐位,按梁繁荣主编的《针灸学》定位并标记, 以75%酒精消毒局部,将提前准备0号羊肠线1~2 cm穿入带针芯的9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前端, 将带有针芯的注射针迅速刺入皮下2~3 cm处, 固定针管, 垂直推针芯, 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内, 拔出针头及针芯, 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4~5 min以止血。嘱患者2 h内局部勿接触水以防感染。1次/周, 3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判标准 所有观察指标测量均由受培训同1人于治疗前后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M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MAS评分得分降低为痉挛程度改善, 增高为痉挛程度加重。FMA评分得分增加为功能改善, 得分减少为功能减退。MBI评分得分增加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得分减少为日常生活能力减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改善上肢的MAS、FMA、M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 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分级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FMA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FMA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比较(s, 分)

注:两组比较, P<0.05

?

3 讨论

在临床实践观察中痉挛一旦发生, 肌肉牵伸、电刺激治疗、普通针刺等康复方法均有效, 但效果维持时间短, 容易反弹。穴位埋线采用可吸收羊肠线埋入穴位, 利用肠线作为异体蛋白引起人体内变态免疫反应, 进而在组织中被抗体等分解吸收, 对穴位起到持续刺激作用来达到治病及提高机体免疫力[2,3]。

脑卒中上肢痉挛属于“痉症”的范畴, 常表现为肘关节屈伸不利, 肘关节处可触及挛缩的肌腱和条索状肌肉。中医认为病变在骨、筋、肉, 病机为气血不足, 筋脉失养。《黄帝内经之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 十二原各有所出, 明知其原, 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故筋、肉、骨与肺、脾、肝、肾相关, 通过调整相应的脏腑可治病, 因此, 刺激脏腑的背腧穴及其原穴, 调理脏腑气血, 濡养筋脉, 拘挛可舒, 故选用背腧穴大椎、肺俞(太渊)、肝俞(太冲)、脾俞(太白)、肾俞(太溪)、命门、腰阳关等穴位。选用背腧穴和原穴, 具有目标明显, 选穴精简,直达病根的特点, 能尽量少刺激痉挛侧肢体, 避免因疼痛导致痉挛加重的可能。现代研究指出, 背腧穴位于背部, 针刺背腧穴能将刺激传入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 一部分通过反射弧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质反馈系统, 通过系统的双向调控作用, 调节肢体的肌力及肌张力, 从而降低肌张力, 改善机体运动功能, 促进机体康复[4,5]。背腧穴埋线法不仅能起到针刺背腧穴的效果, 而且能持续、稳定刺激穴位而达长久效应, 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MAS分级均显著降低(P<0.05), Fugl-Meyer和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

综上所述, 背腧穴埋线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具有显著疗效, 能够缓解肌痉挛, 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简便价廉, 作用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Lundström E, Smits A, Borg J, et al.Four-fold increase indirect costs of stroke survivors with spasticity compared with stroke survivors without spasticity: the first year after the event.Stroke, 2010(41):319-324.

[2] 马立昌, 单顺, 张金霞.微创穴位埋线实用技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4.

[3] 侯华伟, 王讲, 郭华丽, 等.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光明中医, 2012, 27(1):197-199.

[4] 冯晓东, 李瑞青, 任彬彬.穴位埋线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9): 843-845.

[5] Sun WS.Micro-invasive thread-embedding therapy in treating post herpetic neuralgia.J Acupunct Tuina Sci, 2012, 10(6):395-39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211

2015-06-16]

510799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猜你喜欢
腧穴痉挛上肢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旅途止泻按脾腧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