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观察
王红霞
目的 分析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88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7, 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14±0.47)d, 对照组为(14.37±1.38)d,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48,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4, P<0.05)。结论 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 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产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 多发生在产妇产后14 d之内[1]。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会使患者感到疼痛, 行动不便, 严重影响产妇的生命健康及产后的生活质量。对此, 本院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且均是在产后发生的。排除标准:患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性障碍的患者;有严重的精神性疾病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中, 年龄最小21岁, 最大44岁,平均年龄(29.47±6.17)岁;其中所患肢体为左侧的有35例,右侧的有9例;观察组中, 年龄最小22岁, 最大45岁, 平均年龄(31.81±5.74)岁;其中所患肢体左侧34例, 右侧10例。两组患者年龄、所患肢体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外敷、内服溶栓、抗凝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 包括:嘱咐产妇适当卧床休息, 做好肢体保暖, 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皮肤颜色、温度等体征。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①药物护理:严格按照凝血指标及医师要求进行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护理。在用药的过程中要密切观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以便调整尿激酶、肝素的用量。②心理护理:患者由于下肢症状、疼痛,大部分会伴有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倾听患者的感受, 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③早期运动护理:产后, 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家属一起帮助患者进行早期运动训练。在患者脚后跟处放置一个软物品, 使患者的小腿保持悬空, 然后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被动内外翻运动、膝关节伸屈运动, 15~20次/min, 运动之后给予相应的按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疗效判断标准[2]显效:静脉曲张、溃疡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无疼痛感;有效: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行走时仍有疼痛感;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变, 局部疼痛;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7,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14±0.47)d、(14.37±1.38)d,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48, 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 显著高于对照组8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4,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的是孕产妇产后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现象[3]。造成孕产妇产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有:孕产妇在分娩后, 胎盘黏膜可释放大量的凝血酶, 使得凝血因子增强, 导致产妇血液成分发生变化, 从而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孕产妇在妊娠末期子宫会有明显的增大, 给下肢带来的负荷也就相应增加, 从而使得下肢静脉血流处于滞缓状态, 使得局部组织处于缺氧状态,进而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4]。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会使患者感到疼痛, 行动不便, 严重影响产妇的生命健康及产后的生活质量, 因此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做好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护理, 能够快速改善患者患肢的血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由于下肢症状、疼痛, 大部分会伴有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因此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 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进行早期运动护理,能够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总之, 给予患者针对性的优质护理, 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高振华.产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河北医学, 2007, 13(12):1305-1306..
[2] 张佑玲, 曹丹丹, 张琰.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4):47-49.
[3] 杨春云, 杜小红, 毛慧君.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5(6):848-849.
[4] 陈碧泓.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当代医学, 2012, 18(26):121-1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174
2015-04-30]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