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学校里的夫妻教师

2015-05-05 15:45刘军海
广西教育·D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北流市分校教学点

刘军海

当我们到达玉林北流市六麻镇南山小学长田分校(以下简称长田分校)时,李丕昆、宋英兰两位老师正在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只见李丕昆老师扮作凶猛的老鹰,宋英兰老师则扮作奋勇护雏的母鸡,一群孩子跟在女教师的身后,扮作惊恐的小鸡。师生们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着,欢笑声在宁静的山村里格外响亮。

他们是一对特岗教师夫妻,主动请缨来到这个偏远的教学点任教。这里没有网络,“80后”的他们基本不用QQ、不上微信。他们的生活看似简单,然而他们却过得快乐而充实;他们决心扎根在这里,“一直干到老”。

主动请缨,以校为家

被群山环绕的长田分校,是一所十分偏远的“袖珍小学”,与陆川县仅一山之隔,生源覆盖南清、上长田、下长田3个自然村,设有一、二年级和学前班,学生总数不足90人,而且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

过去,因为校舍差、学生少,这个教学点曾一度荒废。2011年,在上级的支持下,这里建起了新校舍,有了一幢两层教学楼和一个小操场,还建起了围墙。新学校建起来了,可是原来在这里任教的两位代课教师却通过参加公招考试“转正”,选岗分到其他学校去了。于是这里便没了老师,必须从南山小学本部调配老师来。

长田分校离南山小学本部有两三公里多的路,而且这里只有学前班和低年级学生,教的都是“鼻涕虫”,大多数老师对此都“敬而远之”。当南山小学的校领导正为此事发愁的时候,该校年轻的李丕昆老师找到校领导,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长田分校任教。

李丕昆的老家在南宁市宾阳县,2008年9月到北流南山小学任教,是一名特岗教师。应聘到北流市当特岗教师之前,他已在贵港市育才中学当了四年的高中教师。从市区学校到农村学校,他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适应,工作一直都踏实、肯干。李丕昆说:“我想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教书育人!”这句话让南山小学校长林飞十分感动。

就这样,李丕昆和一位年近退休、家住长田分校附近的老教师俞家湖一同调到了长田分校。一年后,李丕昆老师的爱人,原在北流市石窝镇坡头小学任教的特岗教师宋英兰,也调到了长田分校。这个山村教学点,终于配齐了3名教师。

到长田分校任教的李丕昆、宋英兰夫妇,带着4岁的女儿,一家三口吃住都在学校,开始了“以校为家”的教学生涯。

除了4间教室,学校里还有两间十多平方米的小房,一间作办公室,一间则作为他们生活起居的卧室。这里地处深山,离集镇还有十几公里的山路,交通十分不便。夫妻俩把学校旁边的一块小荒地开辟出来,自己动手种起了蔬菜,而生活的日常用品,他们就利用周末到镇上买回。

教学上,他们一个教算数,一个教写字。课余时间,他们经常在菜园里劳作,一个挑水浇菜,一个拔草捉虫。这样安静恬然的农村生活,让他们感到安乐与满足。

“村民们都很关照我们,常常有村民给我们送来吃的、用的,推辞了他们还会生气!”宋英兰笑着对笔者说。2014年12月22日是冬至,村里有杀鸡敬神和包粽子的习俗,宋英兰班上的学生林诗茵的妈妈把敬神的一只土鸡、一挂猪肉平均分成两份,把其中的一份和几条粽子送到了学校,硬是要宋英兰收下。还有一年级学生林茵娣的奶奶,多次送土鸡蛋到学校给他们夫妻俩。“林奶奶说土鸡蛋特别有营养,叮嘱我们煮给女儿吃。”宋英兰感动地说。此外还有番薯、芋头、豆子、青菜等,都会时不时有村民送来。

“寒暑假和稍长的节假日,如果我们不在学校,总会有好心的村民给我们的菜地浇水,无论离开多久,回来一看,那小菜园还是一片青绿!”说到村民对他们的好,宋英兰十分感动。

真情关爱,无悔付出

长田分校附近的南清、上长田、下长田3个自然村共有约两千多人口,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村子里常住的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我们就是这些留守孩子的启蒙老师和临时家长!”李丕昆自豪地说。

这里的孩子,读到三年级就会转到南山小学本部就读。尽管如此,这里依旧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除了教语文和算术,还教体育、音乐、美术,甚至还教幼儿国学,课程科目开设得齐全且有特色。在教学分工上,李丕昆负责数学、音乐、体育,宋英兰、俞家湖负责语文、美术和班级管理。

学前幼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可塑性强、好奇心强,但注意力较差,自律性、自觉性很弱。要教好这些孩子,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启蒙阶段的教育很重要,我们要尽心尽力教好这些孩子,特别是要抓好养成教育,为他们的人生打下亮丽的底色!”宋英兰老师这样说。

李丕昆、宋英兰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对孩子进行辅导,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山里的孩子们。

该教学点有一个叫林茵娣的学生,是个聋哑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她跟着奶奶在家生活。对于这个特殊的孩子,李丕昆、宋英兰给予了无私的关爱。宋英兰告诉笔者,这个孩子虽然聋哑,但很可爱,很聪明,上课的时候,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来教她,比如在其他学生做作业时,她就用手势和棍子来教她做算数。能听懂的,她就点点头;听不懂时,她就摇摇头。在宋英兰的耐心教导下,现在林茵娣的学习基本都能跟得上,并不比别的孩子差多少。

谈到老师对自己孙女的关爱,林茵娣的奶奶十分感激,她动情地告诉笔者:“李老师、宋老师都是好老师,像疼爱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我的小孙女。”

宋英兰还告诉笔者,除了林茵娣,学校里还有两名特殊的孩子,一个是有点弱智的林李武,一个是腿脚有点瘸的林梓祥,他们都是留守儿童。“教林李武学习要有耐心,别的孩子教一两遍就会的,对他可能要教十几遍才行。”宋英兰说。

对于林梓祥,李丕昆和宋英兰也付出了同样的关爱。林梓祥的家就在学校旁边,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这个孩子不怎么想上学,特别是一到天冷就更不想上学,李丕昆于是经常跑到他家,把他背到教室上课。

李丕昆、宋英兰教学水平突出,得到村民们的肯定和称赞。林诗茵的妈妈对笔者说:“李老师、宋老师真是好,我女儿把他们当成‘偶像,科科成绩都很好,回到家也特别懂事和听话,真是要谢谢他们!”

采访期间,李丕昆、宋英兰带着笔者在村子里走访。他们穿屋过宅,十分熟悉村里的情况,还不时告诉笔者“这个房子是某学生家的,那个房子是某学生家的”。

“放学后,我们一家三口常在村子里散步,不时到村民家坐坐,算是一次家访吧。”宋英兰笑着说。

当笔者问他们“真的一辈子都打算在这里教书吗”时,他们十分淡定地回答:“教好孩子是做教师的本分。山村的教学工作看似是简单枯燥的,但对我们来说却是充实快乐的。年轻人吃点苦没什么。在哪里工作生活都一样,我们俩愿意在这里工作一辈子!”

在这个偏远的山村教学点里,李丕昆、宋英兰这对年轻的“80后”夫妻教师,就这样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无悔于自己的选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农村教师、特岗教师的光荣职责。

据北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北流市的山山水水之间,共有300余个农村教学点。在这些偏远的教学点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李丕昆、宋英兰这样朴实无华、默默坚守、令人钦佩的农村教师,他们燃烧自己,传薪授业,照亮了山里娃的人生之路。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北流市分校教学点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基于GIS的广西北流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北流市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谈谈北流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经验做法
北流市奶牛养殖业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