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05-05 12:38朱雪萌张忠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储蓄居民因素

朱雪萌+张忠慧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不断的高速增长,在满足居民各种预防性需求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其贡献毋庸置疑。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居民储蓄大幅度的增长导致了消费需求不足,加剧了融资比例的失衡,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给国民经济的平稳行带来了隐患。通过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具体内容,规避我国居民储蓄影响的策略。

关键词:居民;储蓄;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9-0108-02

一、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分析

2010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仅为399.5亿元,至2011年突破万亿元大关,2012年又突破了2万亿元,2013年更是突破了10万亿元,达到110 695亿元,三十多年间增长了200多倍,居民储蓄这一指标体现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现实,但从中我们却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居民储蓄增长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2013年我国居民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94.9396,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基本处在50%~70%之间,说明了我国居民储蓄增长有着自身特定的原因。最终的目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储蓄—投资传导机制主要是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但由于资金的银行贷款的主体——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不高,银行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中国的证券市场成立,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通过直接融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分散银行风险,但股票市场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日益增长的储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分流的作用。

二、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收入因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中国主要用于储蓄和消费。其中,在节约开支的同时,需要满足居民的消费。中国的家庭储蓄和我国居民的收入在同一方向的变化,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中国的居民储蓄也增加,反之亦然。个人可支配收入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经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

(二)经济增长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居民的储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提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刺激储蓄。家庭储蓄与中国经济增长是在相同的方向上移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庭的储蓄会增加,而不是反之亦然。储蓄的一部分,消费不用于直接因素,收入、消费支出也影响储蓄。通货膨胀率高,居民满意度指数的价格会相对减少,消费也将下降。

(三)股票市场因素

股票市场是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储蓄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分流。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健全市场机制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居民将继续闲置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希望能获得高回报。这将导致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市场的数量是密切相关的。当股票市场的好时机,中国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投机热情,将减少银行的储蓄,甚至原来的银行储蓄进入股市的使用,当股票市场没有好时,中国居民会主动从股市撤出资金,继续发挥银行储蓄。

(四)房地产市场因素

房地产市场是影响城乡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房地产市场迅速走向繁荣,房价持续走高,居高不下。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工资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储蓄,达到一定积累额度时再进行购房;也有不少投资者,纷纷把资金投入房市,希望获得高额收益,导致房价进一步上升。房地产市场对城乡居民储蓄产生分流效应。

(五)消费市场因素

在中国的消费支出是影响居民储蓄的最直接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观念的日益更新,人们的消费需求增加,消费模式呈现出多元化,以满足当前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高质量,居民将增加支出,减少家庭储蓄。此外,在当前国际市场低迷,国家提倡环境中扩大国内需求,消费市场活跃,消费热情高涨,消费必然增加,储蓄必须相应降低。

(六)利率因素

利率因素是中国家庭储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西方经济学理论里,利率通常和储蓄成正比。银行利率和储蓄存款是在同一方向的变化。银行提高了对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存款额将增加;相反,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中国居民储蓄总额将减少。

三、规避我国居民储蓄影响的策略

(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要实行城乡统一失业登记,完善就业服务制度;扶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要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创造城乡平等就业环境,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和促进市、镇两级财政向“三农”倾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农村“五项工程”建设和水利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流通、环境等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升工业化水平,建立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按照优化一产、提升二产、加快三产的发展思路,推进城乡产业联动,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二、三产业对一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实施组团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特色产业为核心,加快产业聚集,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发展旅游、商贸和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扩大城镇就业空间,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进程。endprint

(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加大城乡地区(尤其对农村等偏远地区)的资金投资力度;加快城乡医疗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目标;加大对城乡教育产业的资源投入力度,对农村以及落后地区实行一定程度的教育政策倾斜,同时,加大对教育行业的乱收费、腐败、歧视等问题的监督和惩罚力度,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完善城乡失业救济制度,扩大救济范围,强化救济力度,树立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信心。

(三)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增强股票市场稳定性

首先,政府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股票市场相关制度,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贯彻实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履行定期公告和重大事件公告的有关规定,提高操作的透明度,同时,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力度,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其次,只有拥有一批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才能真正实现股票市场的持续、高效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任度,城乡居民才会将更多的银行储蓄转化为股票投资。最后,除了股票市场外,还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期货市场,提供多元化投资渠道,为城乡居民储蓄分流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升级消费把城乡居民储蓄转化为当期消费

近年来,我国原有经济模式(过度依赖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凸显出其弊端,正逐渐向以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同时,我国消费市场中,耐用品的消费已经基本达到饱和,新的消费方向还没有形成。“80后”、“90后”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因此,要扩大居民的消费,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各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其次,开辟新的消费方向(如汽车、住房、旅游等),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再次,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同时政府应完善相关的信用政策,规范商业行为,为扩大消费实现储蓄分流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居民消费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有效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防止资金长期滞留在银行储蓄上。高储蓄率导致的高投资率也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我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出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这就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应该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通过鼓励金融创新为居民提供充分多的金融市场产品,避免金融产品不足所导致的居民被动性存款。同时要保障金融市场监管,有效利用居民储蓄率,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结构优化,疏通国内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可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及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低收入者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度,提高国内金融体系配置资金的效率,可减少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净缺口,减轻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广谦.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J].经济研究,2013,(5):59-62.

[2] 齐善鸿.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2,(6):68-72.

[3] 胡维熊.我国居民储蓄存在的问题[J].市场论坛,2012,(3):26-29.

[4] 贺盛瑜.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2013,(2):15-18.

[5] 宋铮.居民储蓄[J].当代经济,2013,(8):19-22.

[6] Mark Huggett.Analysis of the flow of savings ratio of residents and the securities market.Beijing:Peoples Sports Press,2013,(2):

371-388.[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储蓄居民因素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解石三大因素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