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伯军, 姜又春
(怀化学院 1.教育科学学院; 2.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 怀化 418008)
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土地利用模式分析
谢伯军1, 姜又春2
(怀化学院 1.教育科学学院; 2.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 怀化 418008)
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旨在描述与解释土地利用复杂的空间分布。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土地利用模式以及模式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土地利用主要以林地与耕地为主的类型模式,自然区模式则为典型的垂直分布,在水平方向上则出现以公共建筑用地为中心的向心型社会经济模式。坪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为这些模式的形成提供初始的可能,然而模式最终形成却是该流域历史、侗族的世界观与信仰、生产方式等人文因素所决定。
坪坦河流域; 传统侗寨; 土地利用模式
由于研究的需要,研究者往往需要对复杂的现实世界状况进行简化,这在学理上称之为模式。地理学上,模式的建立是一种描述的和凭经验的研究,它以逻辑的与简化的方法去解释空间分布的复杂现象[1]。
一般而言,一定时期内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往往是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函数。自然基质为土地利用提供可能的初始状态,后三者是起着决定作用的主要变量。坪坦河流域是一个自然生态良好、侗族传统文化保持完整的地域单元。因此,概括出该流域内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模式形成机制,挖掘其蕴含的文化、经济和生态价值,对流域内自然生态与传统侗寨文化保护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区位于通道县南部的雪峰山余脉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大致在北纬25°52′-26°20′,东经109°26′-110°1′之间,面积约234平方公里。研究区内主要河流——坪坦河发源于县境南部陇城镇八斗坡北面,流向西北,经坪坦、黄土两乡于县城入汇曲河,属渠水上游支流,沅水流域。其东南、南部有分水岭与广西融江水系相邻,东部与渠水另一支流马龙流域相邻,西部为牙堡河流域。流域地貌的大体轮廓为北部隆起,中部凹陷,地势向东,向西北倾斜,形成一条狭长水槽。地形主要有山地、丘陵谷地,海拔多在500-700 m,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年均降水约1 100-1 300 mm左右。特点是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温回升迟,秋温降得早,气候垂直差异较明显。区内植被具有典型山地垂直差异性。山槽、溪旁阴坡地主要分布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00 m以上是混交林。土壤主要有水稻土、红壤、黄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呈酸性到微酸性,随海拔高度上升呈垂直差异分布。
研究区土地面积27 937公顷,基本上与户村镇镇区范围一致,含35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耕地,面积分别为22 904.77公顷、2 798.13公顷,各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81.70%、9.98%。2012年人口统计为30 177人,侗族为主,汉族较少,文化上属典型的侗族南部文化区,其中黄土、坪坦两乡侗族分布最为典型。居民主要从事水稻生产,收入主要来自劳务输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 605元。
(一)类型模式
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确定,通称类型模式。其基本思想是统计研究区地类多少。统计的方法往往以某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来确定。
坪坦河流域土地利用无论是流域尺度还是村寨尺度,土地利用类型模式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表1)。土地利用在水平方向上分异基本相似。这种类型模式无尺度变化折射出该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在某个空间尺度上具有一致性。
表1 2012年坪坦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单位:公顷)
注:表中数据为通道县国土局地籍股提供的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
(二)自然区模式
该模式的思想主要是强调研究区的气候、地形和岩石等自然条件的内部空间结构差异对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布产生的影响。
一般地,土壤的形成是各种自然与社会经济综合作用的产物。然而,在一定时空尺度下,土壤的形成往往有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坪坦河流域面积小,因此气候对土壤类型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的分异变化不大,而山地对土壤类型在垂直方向变化影响比较显著(图1)。
坪坦河流域土地利用自然区模式正是与上述土壤类型分异保持一致。具体的分布特征是种植水稻的耕地分布在海拔约300 m左右沿河谷地带,以上则主要以常绿阔叶林地为主。
(三)社会经济模式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模式主要是探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状况以及这些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将土地利用看成是区域内社会人文事项如制度、经济水平、生产力水平、传统习俗、交通方式、聚落选址与结构等系统耦合而成的结果。
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用地空间分布大致以鼓楼为中心的向心型模式[2](图2)。一般是广场、戏台、萨坛、神庙等公共建筑用地分布在鼓楼周围,外围是住宅用地,村落外部则是神山、农田、林地等。这些住宅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和其它用地连同附着于其上的建筑共同组成村落现实生活边界和接续历史遗产的有机系统。
图1 坪坦河流域土地利用与类型的垂直分布
图2 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用地社会经济模式
坪坦河土地利用模式形成机制研究思想主要是找出影响流域内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人文因素,进而分析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使得该流域出现上述的土地利用模式。
(一)自然因素
坪坦河流域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山地面积占整个区域面积近80—90%,主要有丘陵、山地、岗地、平地与河谷阶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降水丰沛,流域内溪谷众多。在地形与气候相互作用下,植被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明显。在这种自然背景下,林地、耕地土地利用类型就成了人们的现实选择。受制于地形,耕地分布于山脚的溪谷平地与阶地,以上则为林地分布。
坪坦河流域是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区,按自然地理学的观点,过渡区往往环境脆弱,生态系统极易失去平衡,自然灾害频发[3]。这里自然灾害主要有倒春寒、冰雹、洪涝、伏旱、秋连绵雨、霜冻、凌冻等。山地多,水源保证率低,灌溉条件差。耕地少,耕地有机质含量少,中低产。这种自然条件对水稻的生产极其不利,对侗族人的生存构成严重的挑战。树木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和形成安全的生态屏障的作用,这是其他自然因素不可替代的。
(二)人文因素
坪坦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类型模式具有多样性。这些模式的形成除上述自然因素作用外,更多地与侗族文化发展有关。因为自然条件只是提供可能,群体的文化与观念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
1.历史
侗族是由古“南蛮”、“百越”族演变而来的。早期蛮越(南蛮与百越的合称)人生活在长江以南包括沅江流域广大地区,他们“断发文身,错臂左衽,以渔业为事。”大约在公元前200—公元前100年间,由于北方王朝军事势力的渗透,越人氏族与部落向中央王朝势力薄弱的湘黔桂交界安全地带转移,他们大多沿河北上。居住沅江下游与湘江流域的氏族可能沿沅江溯源而上至今日侗族居住区(包括坪坦河流域)。生境已然改变,迫使侗族先人必须采取新的资源适应模式。“火耕水薅,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人们开始注意对耕地与林地的开发利用[4]。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与北方生产技术的传播,大约在唐朝时期,侗族先民生产方式从原先的滨水游耕已经发展成为连片的固定农田耕作,耕地已大面积地开垦利用,“周数千里,皆腴田”[5]。由于汉人居住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木材需求大增。当时侗族居住区木材资源极其丰富,在天然的水运便利条件下,侗族人开始大规模地对林地的开发利用,至清朝时期林业已成为当时侗族地区重要的产业。侗族文化由固定稻田农耕文化发展成为“林粮兼营”的农耕文化。据《百苗图》载:“在清江所属,以种树为业,其寨多富。”[6]
2.民族独特性
侗族是一个在不断迁徙过程中形成的民族。严格意义上,侗族社会是一个由氏族向民族过渡的社会。相对与当时的汉族,这一群体在文化上存在一些弱势,生产力相对落后。迫于生存现实的压力,强调公共利益,重集体轻个人就成为这一群体的现实选择[7]。为解决群体内部纷争与减轻外部的压力,侗族群体形成独特社会组织——款以及独特的信仰和世界观。因此,传统侗族群体形成了赋予权威意义的公共建筑——鼓楼为中心辐聚型聚落[8]。同时侗族社会中一种重要且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补拉对这种以鼓楼为中心的辐聚型聚落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强化作用[9]。鼓楼、广场和戏台往往成为传统侗寨土地利用主要类型,寨子以此为中心而建。它们就成为侗族人主要生活中心,是聚落内成员的共同文化认同及成员与其社会结构和文化的主要连结点,正如原广司在《世界聚落教示100》所言“制度、信仰、宇宙观等在本质上属于不可视的领域,通过作为‘事物’表现出来,并被转换成可视的世界,就可以将共有的价值观、生死观、连带感等形式引入到共同体每个成员意识当中。”[10]
3.生产方式
坪坦河流域侗族群体在不断迁移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逐渐发展了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方式,由于外部对木材需求促使了林地开发利用。因此,传统侗寨选址一般都是依山傍水,这既是生产方式选择的结果,也是生存选择的结果。耕地往往分布在村寨周围,其耕作半径一般为大约4-6公里,林地则在村落的外围。这种以村落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模式可以实现对耕地的集约利用,节约劳动时间,方便稻田管理。林地的开发利用一方面提供大量木材与林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形成生态屏障。
4.生态伦理观
侗族人认为人类起源自然,来源树木,即天地间先有树林,再有人群,形成了“先造山林,再造人群”[11],以自然为本体,祛“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与生态伦理观。这种观念已经内化、渗透到侗族社会的肌肤、血脉和文化的深层中[12]。正是这种世代延续的观念强化了侗族人比其他少数民族对树木与森林的独特深刻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林地利用模式,实现了林地的可持续利用。
坪坦河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形成除受上述主要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些如习惯法、信仰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正是这些因素非线性叠加,相互作用,相互强化使得坪坦河流域土地利用各种模式延续至今。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土地利用主要以林地与耕地为主要利用类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约300m左右沿河谷与阶地地带,以上则主要以林地为主。
(2)在水平方向上,土地利用往往以鼓楼为中心,大致呈同心圆分布。由里至外,依次为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与生产用地。
(3)在形成机制上,流域内自然条件为土地利用提供初始可能,侗族的历史、民族的信仰与世界观、民族的独特性与生产方式等人文因素最终决定该流域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类型。
[1]雷木·巴哈德·曼德尔.土地利用模式[J].地理译报,1986(1).
[2]范俊芳,熊兴耀.侗族村寨空间构成解读[J].中国园林,2010(7).
[3]闵庆文,张丹.侗族禁忌文化的生态学解读[J].地理研究,2008(6).
[4]陈茂昌.论生态恶化之成因——侗族文化转型与生态系统耦合演替[J].贵州民族研究,2005(4).
[5]朱辅.溪蛮丛笑[M].出自说郛本第六十七,清顺治四年刻木,贵州省图书馆藏.
[6]李汉林.苗图校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7]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侗款[M].长沙:岳麓书社,1988:84-87.
[8]伍家平.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J].地理研究,1992(11).
[9]廖君湘,严志钦.“补拉”制度:侗族社会之宗法制度[J].兰州学刊,2014(6).
[10]原广司.世界聚落教示100[M].于天炜,刘淑梅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古开弼.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2]谢仁生.侗族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生态伦理价值[J].学理论,2012:34-36.
Analysis of Land Use Pattern of Traditional Dong Stockade in Pingtan River Basin
XIE Bo-jun1, JIANG You-chun2
(1.CollegeofEducationalSicence; 2.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ResearchBase,HuaihuaUniversity,Huaihua,Hunan418008)
The study of land use pattern is aimed at describing and expl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we here study the land use pattern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basin of Pingtan river in the traditional Dong stockade.The result shows that:1)the land use type in the study area is predominated by woodland and cultivated land,and 2)natural region of model display a characteristic vertical distribution feature,whereas social-economic model is horizontally centered around public buildings.Although the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Pingtan river basin provide the bases for these models to develop,these models are determined collectively by humanistic factors,such as history,world outlook and belief,and production mode of Dong minority.
Pingtan river basin; traditional Dong stockade; land use pattern
2015-11-02
怀化学院青年基金“怀化市土地集约利用实证研究”(HHVY2012—28)。
谢伯军,1973年生,男,湖南怀化人,讲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人居环境; 姜又春,1971年生,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类学。
K901.8
A
1671-9743(2015)12-0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