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全媒体关照下开放式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5-05-05 14:03范艳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23期
关键词:考核教学模式课程

孔 雁,范艳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 210000)

信息全媒体关照下开放式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孔 雁,范艳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 210000)

全媒体时代见证了教育教学的变革,伴随全媒体的深入应用,翻译教学的设计与研究也当与时俱进。本文在诠释全媒体资源内涵及其与翻译教学的紧密关联基础上,对信息全媒体关照下开放式翻译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具体探讨,旨在探索全媒体化资源应用路径与机制,促进翻译教学理念的提升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帮助学生建构翻译专业知识、提升翻译能力。

全媒体;开放式;翻译;教学模式

一、引言

1999年一家名为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美国公司,通过旗下所谓“全媒体”(omnimedia)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自此这个颇具超前意识的“omnimedia”概念横空彰现于世界传媒业。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以及多样化传播手段和媒体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传播内容的综合应用,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此种媒介融合界定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在国内,无论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为代表的“营运理念(模式)说”,还是南京政治学院周洋为代表的“传播形态(模式)说”,全媒体作为在以互联网、手机客户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助推下,已成为大众,尤其是年青一代,掌握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集成者。而受其影响,教育形式必然发生深刻变化,它将逐渐趋向以多形式、多渠道、互动即时、方便快捷的传输模式满足受众对象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目的及学习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

二、信息全媒体与翻译教学

“全媒体”时代,大众拥有便捷媒介工具,生活在被各种媒体与信息包围的社会中,因此可以通过多样化渠道轻松获取不同媒体不同形式的信息,这对于高校的教学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此点但看社会上今年来热议的国内外高校如何制止或引导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上网便可见一斑。如火如荼的讨论中,不管是教师化身小号秒杀众生,还是校方自制大型手机套课上没收学生手机,都彰显着全媒体发展对高校教学带来的深刻影响。然而全媒体并非洪水猛兽,善加利用与引导,它未尝不是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学升华提高的一剂良方。换句话说,对于高校教学而言,全媒体意味着一项教学目标的实现未必一定要完全通过课堂一对多的单一平台发布与实施。与课堂空间中的学生、网络论坛的注册会员或游客、翻译网站的客户、社会服务的公众,甚至是QQ等网络平台中匿名的某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多种形式制定、多种渠道实施、多种平台互动交流反馈,才更应该是全媒体给高校教学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另一方面,就外语教学而言,在结构主义的观照下,传统外语教学所重视的是对于目标语结构体系的分析,大多用语法——翻译法:以训练学生的语法说明、句型联系和翻译篇章等途径开展单一化课堂教学,因为结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语法即语言。因此,翻译的教学多以教师提供源文本——阐析文本语法——逐句翻译并分析的模式操作,关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基于文本的词汇、句型或段落翻译,强调知识的线性传承。然而,纽马克曾直言 “要想通过教学让某人成为出色的翻译家就像企图通过教学让某人成为语言专家一样的困难。你所能做的只能是给学生一些启示、一些实践,作为教师,你可以激起学生兴趣与热情,从而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提高水平”[2]。正如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所主张的,知识已成为学生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逐渐建构的产物,是动态开放式地自我调节系统,也就是说,知识在现代的信息媒体作用下,已经成为个人经验的综合体。此点与全媒体所带来的教学变革异曲同工,二者无一例外的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性,重视教学资源的多元全方位的应用、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定制、意义的重构再解以及知识传递双方创造力的培养与发挥。而二者相辉相辅、互为受惠的结果就是:翻译教学内容成为作开放、动态、多元的“文本”;提倡自我发现式教学,提倡以多方式、多层次、多元化从环境中即时发现和抽取信息,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与自身环境的感知与互动以及与社会的交互能力;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整体性的共享与融合。总之,把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置于首位。

三、信息全媒体关照下翻译教学模式的实施

针对传统翻译教学割裂学生和社会现象,基拉利(D.C.Kiraly)曾批评传统教学模式虽培养了些有能力的“孤独的译者”,但不能培养语言外素质:如灵活性、创造性、专业译者行为、寻找资源的能力、团队精神等[3]。而就教学目标的实践性取向(practice-oriented)和市场化取向(market-oriented)而言,考虑到翻译市场的现状及本课程自身的特点,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素养,并以此为基础强调将翻译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着重提高学生的翻译实务能力。教学内容当是通过课程教学和大量模拟及参与翻译实践,使学生熟悉各种翻译文本,掌握和应用常用的翻译方法、技巧与文本处理策略,最终旨在于以翻译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内化”翻译能力,并使学生能够根据语境需要,依靠较广的知识涉猎面和敏锐的文化意识使用得体恰当的译语,胜任各主要领域方向的基本翻译工作。同时应当意识到:全媒体时代下,“数据可视化”将大量数据组合构成数据图像,同时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而对于信息受众来讲,最终仅看到结果,而这种结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图形、图片、音视频的可视符号表现出来,所以翻译教学内容更不能仅是或赖于传统单一媒体。例如,国外翻译教学常涉及:翻译活动中的“译前准备”、翻译收入、翻译项目管理、译者作为一个“社会人”的问题(比如译者如何与翻译公司、翻译客户打交道)、如何成为一名自由翻译工作者等。尽管这些都是译者在翻译工作中会碰到的问题,但在国内本科翻译教学中讲授这些内容似乎会遇到各种阻碍。然而借助互联网、手机客户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将此部分内容涵盖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中应当说操作性和可行性还是相当强的。毕竟全媒体资源的利用必然成为过程教学的内容之一,如奥斯特缪尔(F.Austermǜhl)主张译者掌握翻译过程中的功能、语言、文化因素,强调译者学会运用互联网搜索策略、网络语言资源和磁盘翻译资源,并学会组建翻译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和翻译语料库。

此处讨论的是微观的教学环境,即教学动作发生时物理环境,如教室、网络各种平台以及翻译实践基地等。全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具有开放、虚拟和跨越时空的特征,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延伸至课堂之外,使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文本、音视频或动画等多模态形式呈现给学生,营造或仿真社会情景,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堂只成为网络教学体系的一个环节。国内很多翻译教学研究者和教师在如何利用网络丰富翻译教学资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封一函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室网络的交互式翻译教学实践[5];贺莺利用网络论坛开展基于校园网及Blackboard电子教育平台的翻译教学[6];戴建春提出了基于QQ网络平台的交互式课外翻译教学模式[7]。以“微博”、“微信”移动平台为例,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微平台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的特点,即时选取网络中的源文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微博、微信平台上学生们可将自己的微译文、微视频等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可围绕某个译作进行讨论并形成自己不同的译本,以此锻炼学生的赏鉴和翻译能力。创建开放式翻译教学的全媒体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社会化。例如笔者所开展的基于慕课资源的翻译教学实践。根据学习动机调查量表和小组访谈的方式由课程主讲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未来发展计划和对课程的期望。汇集整理相应数据,并在Coursera平台上选择符合大多数学生兴趣点的相关课程。将学生分组,由每一组从教师提供的几门课程中选择一门,自行在网上注册该门课程,并汇报给任课教师。主讲教师根据所授课程将重点的专门技能通过2~3节课进行强化,每周课程由每组汇报当周慕课所选课程的学习心得,由教师随机从其它组中抽取5名同学做即兴翻译或听取总结,并要求学生平时学习所注册课程留下学习视音频或电子记录,以便教师跟踪。再如笔者尝试性将字幕翻译纳入教学的实践:字幕翻译是近几年的新兴翻译种类,国内外大量字幕组的出现就是这一形式的体现。字幕翻译在国外已经是正式的专门、独立学科,如英国三大翻院之一的纽卡斯尔大学的现代语言学院就开设了专门的字幕翻译课程,并且利用社会关系,让学生进行市场性的真正的字幕翻译实践。本人也借鉴这种模式,将字幕翻译这样新兴翻译门类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体现翻译与时俱进的课程特色。教学模式是将字幕翻译(如中外电影、热门美剧的字幕翻译等)融汇入课堂内外的翻译技巧及理论教学中,丰富翻译教学的内涵。目前使用的电影有《猩球崛起1&2》、《驯龙者1&2》等,而这些选材是采用师多方考量生共同提名,学生票选一致通过的操作方式决定。

作为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的代表人物基拉利,他主张:

①基于项目的学习:从练习转移到实践;

②提倡翻译实践的课堂;

③教师是翻译项目的管理者,是学生的示范者、鼓励者、帮助者;

④学生的目标是发展能力、自信和专业行为[3]。

无论是“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支架理论”(scaffolding)抑或“多维视角”(multiple perspectives)似乎都印证着基拉利“变课堂为论坛”的理念。这与全媒体的最大优势也极为契合,在全媒体环境下,课堂在迈向“论坛”的路上步伐更稳健,因为创建开放式翻译教学的全媒体环境正是体现对学生为中心的强调和对翻译行为过程的注重。全媒体环境强调学生对全媒资源的搜寻、汇总、提炼和应用,学生可以了解在自己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自信。不仅如此,在开放、互动的平台上,学生可以成为认知主体,他们通过对全媒资源的全方位消化,通过与教师、同学、学习内容及网络公众的交互完成自身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从“讲台上的圣人”(sage on the stage)转变成 “一旁的向导”(guide by the side)。全媒体环境下,教学的课程资源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既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灵活选取个性化的多模态材料,也可自由开发文本、图形、声音频、动画图像于一体的教学内容,拓宽翻译实践渠道,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媒体资料及学生的心得感悟还能充分共享,从而让学生充分拥有自由的学习空间,这样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助于翻译教学朝着个性化、自主式教学模式发展。全媒体环境下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行为过程,还体现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的培育。利用全媒体环境交互性、多元化、社会性、即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可以自上而下组织教学,呈现阶段教学信息,而学生除获得三维视觉等逼真体现,更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利用个人片段时间进行生生、生师、生网的平等互动与交流,这种交流不再是单向而是多向往返的即时反馈性网际关系,如此也就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自主学习翻译。例如微博、微信、QQ动态、空间等的发布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文稿样本和技术的约束,易于发布,发送终端要求也较低,这样看似简单的行为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用微博、微信记录生活、表述情感已经成为众多用户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可以被应用于翻译实践教学。

(1)国外对翻译教学评价的研究集中于以下两个问题:

1)评价范畴

例1库斯莫(P.Kussmaul)提出评价范畴包括:

①文化充分性;

②情景充分性;

联系电话:025-82296069(编辑室),025-82296108(财务、收稿、发行)。传真:025-83719457。

③言语行为;

④词的意义;

⑤语言错误[8]。

例2威尔士认为译文评价范畴包括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9]。

例3艾德(B.Adab)认为翻译能力的评价范畴包括:

①语言的准确;

③对目标语读者的知识和需求的了解;

④(源文中的)互文指涉;

⑤可读性[10]。

2)评价形态

例如柯琳娜根据翻译测试的目的区分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常模参照性测试与标准参照性测试、成绩测试与水平测试、翻译技巧测试与语言技巧测试[11]。

鉴于翻译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和社会化特点,全媒体环境下考核体系也应当做出相应的改革,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多样性与可选择性,笔者在个人教学中引入开放式、发展性全媒体翻译教学评价模式,强调形成性、发展性,培养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思维。

(2)该模式的评估方法是:

考核成绩=成果考核+过程考核+期末考核+社会实践考核。其中,果考核与社会考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小组团队的翻译质量与合作效果,期末考核与过程考核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成形成重开放、重过程、重质量、重发展的评价模式。测试内容有:

1)学期末考核;

2)以自评+教师评价+团队学生评价为主的过程考核,注重过程,检验学习中翻译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3)以团队互评为主的成果考核,质量评定标准为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

4)以服务反哺社会为特点的社会实践考核,激发学生学以致用。

社会实践考核以团队形式进行考核,考核学生翻译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要求学生团队利用全媒体环境自主寻找翻译项目,并通过独立翻译、团队合作修改。例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或搜索引擎等 (“百度知道”、“翻译论坛”等)自主回答网络用户提出的翻译问题,由用户对提交的答案进行评定。学生最终将服务对象的评定材料、翻译项目原文和译文,或回答问题的网址发给教师作为考核依据。总之,全媒体环境下的翻译教学考核模式可以通过制定团队协作的参与与质量指标体系、建立考核试题库以及学生自我评价与同学互评四方面对翻译教学进行多维度和动态化的发展性开放式评价模式,进而延伸教学评价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翻译人才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思辨力。

四、结束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媒体传播都在向全面融合的趋势发展,也给翻译教学带来挑战与机遇。从教学哲学上看,工具理性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若说全媒体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是“工具理性”的一种范式,其主旨就是追求翻译教学的“效率”和工具理性的“最大化”。因此,翻译教学的理念和理论日趋科学完善的同时应审时度势,依托全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多元化、社会性、即时性和开放性特点,创新教学手段与方式,积极探索全媒体化资源应用路径与机制,促进翻译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翻译能力。

[1]麦尚文.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康淑敏.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外语界,2012(5):46-49.

[3]Kiraly,D.C.A Passing favor the promise of paradigm shift in translator education?[A].In B.James&S.K.Geoffrey (eds.).Beyond the Ivory Tower:Rethinking Translation Pedagogy[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2003:3-32.

[5]封一函.教室网络申的交互式翻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3):37-39.

[6]贺莺.网络论坛与笔译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翻译,2007(6):29-32.

[7]戴建春.基于QQ网络平台的交互式课外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3):61-66.

[8]Kussmaul,P.Training the Translator[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5.

[9]Wilss,W.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ranslator Be-haviour[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6.

[10]Adab,B.Evalu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A].In C.SchfnerB.Adab(eds.).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 213-228.

[11]Colina,S.Translation Teaching: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A Handbook for Teachers[M].Boston Burr Ridgeetc:McGraw-Hill,2003.

(编辑:杨馥红)

G434

A

1673-8454(2015)23-0063-04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生活新态势:基于网络语料库的新词汉英翻译研究”(编号:2013SJD740015);南航金城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全球化语境视阈下金城学院英语专业数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及南航金城学院“翻译”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考核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