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 推动地域经济发展

2015-05-05 07:49:48陈文贺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4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市标志农产品

罗 旭,陈文贺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呼伦贝尔 021008)

呼伦贝尔地处内蒙古东北部,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日照丰富[1]。与内陆地区相比,呼伦贝尔地区开发建设较晚,没有高污染企业,工业 “三废”污染程度相对低,农业受农药、化肥等化学污染轻;人口少,空气、水质、土壤保持良好的洁净水平。所以内蒙古7个生态环境质量达优的旗县,呼伦贝尔市就占了6个[2]。近些年来,以资源为主导的呼伦贝尔市工业产业发展迅猛,而作为传统产业的农产品却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地域特色与品质优势。为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呼伦贝尔市的名优特色农产品,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呼伦贝尔市农牧部门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开发与品质提升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协调各旗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资源普查、宣传培育、服务指导等措施,逐年增加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数量,扩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种植规模,使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培育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强劲地推动呼伦贝尔市特色农业和农业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 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自然资源优势

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指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和养殖产品,即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3]。一个地区种、养殖产品包括粮食、蔬菜、烟草、中草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植物、林产品等植物类;水产品、畜牧产品、蛋类产品、动物皮张、动物毛绒和其他动物组织类两大类。按照是否经过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标准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未经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来自该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 (既初级产品);一种是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该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4]。

由于地处中俄蒙交界,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上原生态的三大草原之一,畜牧业生产方式接近于自然放牧;岭东农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中国东北黑土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宜农耕生产的最佳基地。嫩江流域和额尔古纳流域原生态的天然植被与良好的自然条件,使近几年来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市99%以上区域的生态环境都符合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环境要求,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绿色净土,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环境得天独厚,是全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环境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气候的特殊性,决定了呼伦贝尔市拥有诸多特色品质的农产品。

2 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根据国内外农产品发展保护的趋势,为提升呼伦贝尔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竞争力,从政府和农产品生产者两个方面实施了多种举措。

2.1 政府方面

2.1.1 强化领导,为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将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列入中心工作加以推进,将 “三品一标”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各旗市区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要与本地区的农牧业产业化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签订绿色产业开发合同,做好项目实施,加强产业化资金投入的控制。

2.1.2 加强监管,维护呼伦贝尔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公信力

各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以 “着力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升品牌公信力”为主题,一要切实加大对获证产地的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力度。把 “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纳入各级农牧业行政部门例行监测、检测范围,加大抽检比例和频率,坚决淘汰不合格的产地和产品。二要强化后期监督检查。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抽检数不少于总数的30%。以投入品使用管理为重点,督促企业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三要加强包装标识监管。进一步健全相关管理规范,把 “地理标志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假冒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2.1.3 扶持引导、做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工作

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是未来农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产业化龙头企业是该市农畜产品加工的主体,是原料基地与市场连接的重要环节,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参与实施程度决定该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能否顺利实施。各旗、市、区农牧业局和产业化办要高度重视产业化龙头企业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好农业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认证和使用工作。

2.1.4 资金支持、落实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激励机制

呼伦贝尔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对首次获得相应认证的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扶持和奖励,所需奖励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奖励方式:获1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奖励0.2万元;获1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奖励1万元;获1个农业部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认证产品奖励2万元;获1个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奖励5万元;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处。

2.1.5 创建基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顺利实施夯实基础

基地是 “三品一标”发展的源头、市场准入的基础、产品认证的前提,是龙头企业原料的第一车间。各旗、市、区政府依据本地区主要农牧业资源的分布,创建相应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建设同优化区域布局相结合,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同培育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相结合,同现代农业示范带、标准示范园和高产创建示范区相结合。加大农牧业标准化推广力度,严格基地投入品管理,加强基地环境监测。支持农药、化肥、种子等投入品配送中心建设,逐步实现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收购,努力提高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和业主开发,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实现规模效应。

2.1.6 加强宣传,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利用广播、电台、电视、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络等各种媒体舆论工具,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引导消费者充分认识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作用及意义,认识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让广大的消费者成为规范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的监督者和行动者。

2.1.7 开拓市场,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网络

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企业开拓市场。一是支持企业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发展专营店、连锁店,在大中城市商场、超市设立专卖区、专卖柜等销售网点;二是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机食品博览会,集中宣传,不断扩大销售空间,树立呼伦贝尔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形象,提高公众认可度和公信力。三是支持企业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建立物流配送机制,构建比较完善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营销网络,形成与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相适应的可持续运营的物流网络系统。

2.2 生产者方面

2.2.1 找特色,种植本地化独有品种

生产者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特定优势条件以及传统技术,种植生产独有品种或是在外观、味道、营养价值等方面有别于同类别的农产品。搞特色农业,不仅提升其在同类别产品中的地位,而且提高其附加值。

2.2.2 抓质量,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

在产品生产中抓质量,做到高质量、高品质,农产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良种培育、农药化肥、耕作制度、田间管理一直到农产品加工、包装和运输都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后期,要维护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良好形象和信誉。不可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而以次充好或者用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这不仅会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信誉,严重会使一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毁于一旦。

表1 呼伦贝尔地理标志农产品

2.2.3 提素质,重视利用地理标志保护

目前,大多数生产经营者没有意识到地理标志的重大意义,他们有的是认为产品的工艺和技术代代相传,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根本没有必要申请地理标志,还有的是由于生产产品的利润微薄,他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申请注册。

2.2.4 转观念,主动学习地理标志知识

一些生产者是对我国不完善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信心不足,因而缺乏申请注册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生产者自身要转变传统的思想和观念,积极主动学习地理标志相关知识。

3 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及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至今,国家质检总局先后依据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已对呼伦贝尔市26种产品实施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如表1。

3.1 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取得一定成绩

从2009年开始,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每年培育和指导,呼伦贝尔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总数已达到26个,占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总量的63.4%。

3.2 优势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初具规模

由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创建的6 666hm2大麦、扎兰屯市创建的7.3333万hm2大豆、玉米、水稻和莫力达瓦旗创建的1.5467万hm2白瓜籽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农业部考核组验收。

3.3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初步建成

2013年,政府指导全市6家企业的25个产品申报绿色食品,其中20个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相关部门认证;完成8个企业15个产品绿色食品续展工作;完成两家企业3个有机食品的新认证考察工作;完成5个企业25个有机产品的保持认证工作。

3.4 产品及加工制成品初步形成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那吉屯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系列有机杂粮产品成功签约了山东省总代理,即将在山东省各城市成立20多家 “呼伦贝尔有机杂粮”旗舰店,意向签约额628万元。

3.5 各种产品交易活动竞相举办

呼伦贝尔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展了扎兰屯市举行的 “2013·内蒙古第六届绿色食品交易会”。展会上展示呼伦贝尔市全市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达500余种,签约金额达41.8亿元。2013年度呼伦贝尔市 “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在其他各大展会上展示的品种与种类最全,数量最多,收获最大。

现在,国内外关于地理标志的相关研究成果是:国外对于地理标志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建立其较为完备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体系,理论研究较为成熟。国内针对地理标志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已建立起一套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规定[3],各地也在深入探讨当地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农产品产业发展前景。呼伦贝尔市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完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建设,形成了地域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该文综述了从政府和生产者两方面,发展、完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有效地提升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竞争力,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地域农业经济发展。

[1]呼伦贝尔盟史志编纂委员会.呼伦贝尔盟志.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6

[2]李凯年.解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03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市标志农产品
复兴
中国火炬(2023年4期)2023-09-22 12:40:12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体育教学(2022年4期)2022-05-05 21:26:58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草原文物(2020年1期)2020-04-13 00:48:42
认标志
启蒙(3-7岁)(2019年5期)2019-06-27 07:24:50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9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