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凡歌剧《赵氏孤儿》

2015-05-05 08:14游伟之
歌剧 2014年9期
关键词:屠岸贾赵氏孤儿程婴

游伟之

歌剧《赵氏孤儿》国内目前有两个版本,其中之一便是由莫凡编剧、作曲,山东歌舞剧院制作演出。这版《赵氏孤儿》于2011年首演。时隔3年,莫凡歌剧《赵氏孤儿》再次以音乐会版的形式搬上泉城舞台。此次莫凡身兼数职,不仅编剧作曲,还担任实际的导演、艺术指导。2014年7月9日,音乐会歌剧《赵氏孤儿》拉开帷幕。原来舞台版合唱部分以更加交响化的音乐代替,为了不让观众感到枯燥乏味,演员们依然着装表演,并辅以简单的道具。

“这是一个灵魂与血肉绞杀的复仇故事!这是一出忠良与奸佞决战的东方悲剧!”写在节目册扉页上的两段话,点明了歌剧的主题——复仇与悲剧!除了《左传》和《史记》对于这个故事的历史记载,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之后所有同名艺术作品的始祖。王国维曾经评价《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莫凡正是感怀这个故事中所弘扬的舍生取义、大忠大义,而决定创作同名歌剧。同歌剧《雷雨》一样,歌剧《赵氏孤儿》的创作历经数年,从选材、编剧、作曲,莫凡均亲力亲为。创作完毕,莫凡又到处为这个“孤儿”寻找“收养的人家”,至今还记得2011年首演成功之后莫凡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欣慰。因为真正用心,所以真正动人。莫凡几十年对歌剧的挚爱与执著,使得他的作品总会给人以期待之后的满足。凡是观看过当年舞台版歌剧《赵氏孤儿》的人,莫不对其念念不忘,能够让这部歌剧再登舞台,已不仅仅是作者莫凡个人的愿望。此番歌剧《赵氏孤儿》以音乐会版再度亮相,对于如我一般喜爱这部作品的观众来说也是一个安慰。

歌剧《赵氏孤儿》立足忠义、体现亲情、鞭笞黑暗、渴望光明,同人们所了解的历史故事没有太大出入,但是歌剧的结尾却另有深意。元杂剧及之后的诸多《赵氏孤儿》,其结局都是赵武复仇之后继承爵位、重振赵氏家族的大团圆模式。虽然也有程婴在完成大义之后结束自己生命的悲剧设计。但程婴之死多了一份坚守承诺之后的慷慨激昂,悲情的背后,英雄主义的色彩更加浓厚一些。而莫凡在歌剧《赵氏孤儿》中,将关注点放在了孤儿赵武身上,歌剧舞台版的结局是赵武杀死屠岸贾后自己也重伤身亡,这次音乐会版中没有明确赵武的生死,是一个相对开放式的结局,他的生死由观众来决定。就我个人而言,我以为赵武必死无疑,即使身未死,心也死了。唯有让赵武死去,这部歌剧的悲剧性才会更加突出,其蕴含的深意才会令人回味无穷!

歌剧《赵氏孤儿》在编剧的结构上并没有按照惯常的叙事方式和时间顺序来讲述,而是以正叙、倒叙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的舞台呈现是以人物的现实时空和现实化的心理时空相结合完成。这种安排减少了人物之间繁复的交流和对剧情的交代,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让戏剧的发展有了更宽的外延,同时让内心情感的抒发成为主体,更适于歌剧这种艺术形式的舞台表达。

序幕开篇便是屠岸贾率众屠杀赵家三百余口的场面,在音乐会版中,没有合唱队的群体表演,这种惊悚惨烈的场景全部以交响性的音乐来表现,紧张气氛延续到了第一幕。程婴惊慌失措地上场,刚刚从赵府带着藏于药箱中的赵氏孤儿逃离,一场大的人生变故就要展开,惊魂未定的程婴回忆起为保护自己和孤儿最后自刎的韩厥将军:接着与公孙杵臼商议如何救孤,劝说妻子为救孤献亲儿;屠岸贾杀死公孙杵臼和程婴亲子,屠岸贾为表彰程婴告密有功决定收养程婴之子(赵氏孤儿)。戏剧进程一环紧扣一环,音乐的表现也始终处于一种惊慌、紧张、矛盾、急迫的情绪当中。第一幕所有剧情及人物为第二幕最终悲剧结局做了合情合理的铺垫。

20年后歌舞升平的屠府开启了第二幕,这厢是养子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屠岸贾,那边是沉浸在养父呵护备至关爱中的屠成(赵武)。此时的屠岸贾官场失势,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睢一的养子身上,而此时的程婴,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程勃(赵武),认为复仇的时机已经到了,决定告诉程勃身世真相……同第一幕相比,第二幕音乐整体的节奏舒缓了许多,但这恰恰是一种积聚爆发前的平静。随着赵武身世的揭晓,戏剧的发展也到了最为紧张、矛盾、激烈的程度。

如果说,第一幕中人物的出现基本按照现实时空体现,而进行到第二幕,除了赵武、程婴、屠岸贾,其余的角色都是以现实化的心理时空出现,公主、程婴妻、公孙杵臼、赵朔、韩厥……这些角色出现在舞台上,看似鬼魂,实际就是程婴、赵武、屠岸贾内心活动的外化。程婴看着与屠岸贾亲密无间的赵武,回想着20年来自己的忍辱负重,这些人物的出现是程婴孤立无援时的一种心理支撑;屠岸贾病重之时,当年死于他屠刀之下的人们出现,更强化了他内心的恐惧感,罪恶已经成为他人生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而对于赵武而言,这些人物来自程婴的讲述,除了养母程婴妻,对于其他人物,赵武是没有任何真实印象的,亲生父母与家族只是一个血缘上的概念,而他的两位养父程婴和屠岸贾才是他真正的亲人。

戏剧发展到此刻,悲剧的内核才逐渐剥离出来。不可否认,之前韩厥,公主、公孙杵臼的牺牲是悲剧,但是这种牺牲有着鲜明的目的,那就是忠义与复仇;程婴忍辱负重、遭人诟病20载也是悲剧,但他苟活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忠义与复仇。唯独对于赵氏孤儿来说,他的人生悲剧在于,从生命诞生之初,他便身不由己、不明真相地背负起了复仇的十字架。同样是家仇国恨,哈姆雷特的复仇是自觉主动的选择,赵氏孤儿的复仇则是无奈被动的接受。赵氏孤儿生命的意义或者作用就是复仇,他只是一个具有赵氏血统却没有体验过赵氏亲情的复仇工具。

以人之常情来讲,俗语有“生亲不如养亲”。赵武虽是赵家血脉,但刚满月便被“仇人”屠岸贾收养,屠岸贾膝下无子,对养子视如己出,20年呵护备至,可谓“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种父子亲情已然成为赵武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当他得知自己的养父居然是家族的仇人,除了社会和道德赋予自己复仇的责任,他更加无法接受的则是20年父子亲情的决绝。而面对另一位对自己有着救命之恩并为赵家献出亲子、忍辱负重20年的养父程婴,在情感上又充满了深深的负疚和无限的感激。

两位自己深爱的父亲,如今瞬间变为势不两立的仇人,而焦点竟然是自己!矛盾纠结之时,赵武的一段咏叹催人泪下:“一声晴天霹雳,震飞了魂魄,乌云翻滚,世界一片浑浊!官场凶险,你死我活,幕僚交恶,鱼死网破,人世间竟如此龌龊!老天啊,你回答我,我是谁?我究竟是谁?!别隐瞒,别沉默,老天啊,你快开口对我说!”是啊,赵武是谁?谁是赵武?难道就因为身上流着的是赵家的血,就可以将20年的养育、教养之恩全部抹杀?赵武内心的诘问,同样也是观众想要问的。但是,无论我们接受与否,这种悲剧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公主和程婴妻反复吟唱的摇篮曲《天黑黑》,就预示着赵武暗无天日的未来:“天黑黑,地黑黑,我家儿郎要安睡。雨打窗棂风儿吹,遮风挡雨娘为你盖好被。”在赵武的生命里,天地是黑暗的,狂风骤雨时刻都在等着他,本可以为他遮风避雨的父子亲情,戏剧化地成为他最终必须复仇的对象。

对于程婴而言,忍辱负重20年,帮助赵家完成复仇的使命,可谓忠义两全:对于屠岸贾而言,被仇人的亲生儿子赵武杀死,算是偿还赵家的血债,可谓罪有应得;对于赵武而言,20年前,赵家300余口被杀,赵武一出世便家破人亡成为孤儿,可悲的是,20年后,成人后的赵武再一次面对家破人亡的惨状,虽为有血缘的父母家族复仇,但内心又会背负“弑父”的罪恶感,毕竟,是屠岸贾养育了他整整20年。所以,赵武即使没有死,在他的余生,也会对人生对社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即使他能够继承爵位,光宗耀祖,他的内心也会如行尸走肉般,生不如死!

20年官场的相互倾轧,你死我活的争权夺利,在赵家与屠家的争斗中,没有谁是赢家,正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卯?莫凡歌剧《赵氏孤儿》突破了惯常的编剧思维,赋予作品新的想象、创造和哲思,强化了作品的戏剧性和悲剧性,让人们对这个复仇故事的背后有了更深的感悟与思索。

猜你喜欢
屠岸贾赵氏孤儿程婴
《赵氏孤儿》
恢弘震撼的北昆《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门 客
论《赵氏孤儿》的民族悲剧体现
从戏剧到电影论《赵氏孤儿》的现代化解读
程婴妻给我的感动与叹息
不同程婴的不同主题——由程婴看豫剧《程婴救孤》,以及话剧、电影《赵氏孤儿》的主题
简析电影《赵氏孤儿》体现的悲剧性
赵氏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