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

2015-05-04 13:54龙丽辉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周长导图思维

龙丽辉

人是社会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在人与人的互动交流中,常产生许多奇思妙想,我们的教学就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多,学生说的少,缺少彼此间的互动交流。据调查统计,课堂上教师授课时间占70%,学生练习时间占30%,而在教师授课中提出问题,学生知道却不想说的约占30%,怕表述不清被同学嘲笑约占50%,不知道答案的约占20%。

如何突破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它是很好的“教与学”颠倒形式,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翻转课堂”,一方面用人机中的视频学习代替了书本,提高“预学”成功率;另一方面,我们也把“先学后教”的“导学案教学”的“导学案”创新为“在线导学卡”。导学卡类似一个“茶盘”,上面有“微视频、学习资料、学生练习”等内容,形成基于“在线导学卡”的“翻转课堂”。

基于“在线导学”的“翻转课堂”的在线学习,通过可视化等技术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形成教育大数据,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调整学习线路图。在线采集的学生学习数据将进行处理,获得学生个性信息。在线学习为师生提供了互动的平台,消除互动疑虑,让互动更有效。

一、在线视频导学,做好互动准备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渊博的人显示独特的气质,令人折服,正是知识丰富,交流时才“言之有物”,表述清晰。为了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学习,进行互动所需知识的储备需录制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微视频,让学生乐学、易学。

(一)图文并茂的视频,让学生更爱学

“微视频”的内容主要是文本知识点的呈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对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容易接受和记忆,对生动的画面感兴趣。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出图文并茂的PPT,结合语言讲解,模拟单个学生在场的方式录制,让文本知识生动而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愉悦的情境中有效地理解该知识点。

例如,《圆的周长》微视频中,首先通过画面配以语言描述引起学生学习的乐趣:一滴水珠落入平静的湖面上,荡起层层波纹,一圈圈大小不同的圆形波纹荡漾开去,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此时我不禁想起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的话,他认为:圆是最美的图形。这么美的图形,你会画吗?让我们一起画一个美丽的圆吧!接着通过动画直观演示,明确圆的周长的概念。最后在测量中发现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测量中提出“你还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吗?快把你的好方法上传到思维导图中与大家分享吧!”进一步培养孩子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同时问“如果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能用滚动法测量吗?显然,滚动法测量有它的局限性,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让学生寻找计算圆周长的方法。通过测量以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的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概括出圆周长计算公式。

通过色彩丰富,主体突出的PPT画面,不仅在视觉上吸引小学生,同时把抽象的圆的周长以直观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印象深刻,便于理解。

(二)简短的新知讲解,让学生更容易学

微视频的内容是重难点知识的呈现,一般录制时间为5~10分钟,学生观看无需耗时太多,以不增加学习负担为前提。而且在学生观看微课时,看一遍后对新知还是不理解,可点击重复观看,直到理解为止。不同的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能力不同,这种学习方式也正符合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学会。

在《尝试与猜想》微视频中,讲述了运用列表法的几种方式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学生观看后,对几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些学生看一遍就完全理解,而有些学生则看了两三遍。其中一位学生说:“老师,你以后可以多录几节微视频,因为我平常听课,听一遍总记不住,又担心问了之后,被同学嘲笑,所以不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而看视频我可以重复看,昨天的鸡兔同笼问题我学会了,看这是我完成的练习。”

看到孩子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作为一名老师,我与他一样开心,原来学习是如此容易,不需再多的言语,学生易掌握的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

二、在线导图引航,突破互动空间

课堂40分钟,老师面对班级四五十位孩子,若要一一提问、逐个互动,再让生生之间互动讨论,时间不允许。课后孩子们回家,又无法与老师、同学相互探讨,教师没能准确了解每位学生对新知的理解程度及原有知识经验,出现老师课堂授课的共性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矛盾。而在线学习中思维导图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一)巧设导图,让互动更踊跃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词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教师根据知识点间的联系巧妙设计思维导图,配以图像、颜色,把知识构建成一个体系,同时在导图中加入评价环节,学生在家里在线学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互动评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思维导图中,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导图中配以图和颜色,让学生沿着导图的引导,循序渐进。在练习中配以直观图示,轻松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

这些环节中,画面直观生动,学生只需填入数据和上传图片,便于其他同学观看,了解他人的操作及学习结果。在传统课堂中,因时间的限制,此环节只能点名一两个学生以点带面做代表发言,同学之间不能相互了解和促进。而在线学习却可以让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其中,用生动直观的插图再加上简约的文字介绍,图文并茂地将自己的作品与所有的同学共享,进入一种愉悦积极的学习情境。同学间互相点评,互相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增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导图中的练习在人机交互中完成能让孤单学习转变为群体化协作性的互动激发:原本传统课堂缺乏同伴的合作与探讨,也缺乏同学的相互激发与启迪。而这样的集体在线的共同学习,却能提高合作探究的效能,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研讨、相互激发的方式,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同时在欣赏与评价他人作品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及时收集,让了解更全面

在线学习,教师可及时收集学生学习的情况,包括学习的次数、所用时间、完成作业的质量、个性化的想法等。《课标》提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该模式中,学生的先学是在人与电脑之间进行的,是由学生独立地与电脑相互进行沟通,学生的想法不受他人影响,自主进行研究、操作、答题,呈现出的过程与结果均是孩子个性化的体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了解到孩子们的个性化解题资料。

在《圆的周长》导图中收集到孩子关于测量圆的周长除了滚动法是微课程中提到的,出现了绳绕法、剪拼法、用软尺测量这三种方法。学生上传的图片中很好地呈现了操作的过程。

同时在收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资料时也发现孩子们个性化的解题思想。如在计算圆周长时出现了计算技巧的使用,在圆周率乘半径再乘2时,先算半径乘2的积,再与3.14相乘,可减少计算错误,这里很好地运用了乘法结合律,达到简便的效果。计算“用篱笆围成的半圆鸡舍,半径是6米,篱笆长多少米?”时出现:解法一;3.14×6×2÷2=18.81(米),解法二:3.14×6=18.84(米),解法一先算出半径为6米的整圆的周长,再除以2求出圆周长的一半。解法二运用直径是半径的两倍,那么圆周率乘直径是圆周长,圆周率乘半径就是圆周长的一半。想法有创新,列式简洁,计算更简单。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正是在线学习能及时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情况,因此为后序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在线数据分析,聚焦互动问题

基于在线学习环境及可视化,教学代理等技术,学习过程、教学过程都将被记录,形成教育(教学、学习)大数据,比如,学生操作过程、学习结果、上网行为等都被大量精细记录。这些数据处理后形成学生学习个性、行为的模型。同时教师从这些数据中发现学生的困惑、难点,并以此为课堂教与学的突破点,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形成有效互动,实现高效课堂。

(一)思维导图数据,让难点问题更好解决

对于从导图中得出数据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点拨、追问和拓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集体智慧,相互启发。正如皮亚杰认为:表达者在教别人时,会梳理自已的知识,使其更加系统化。这正是相互启发原理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正是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层挖掘的程度和对学生疑惑的巧妙点拨的水平,更彰显了教师的智慧,学生的灵动。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小数认识》时,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学生在读数环节出错。

出示相关学生的作品,学生看到自己上传的答案在屏幕上出现,异常关注,由于观察认真,自己能够发现错误,并及时修改。当事人无法正确纠错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可追问:

“你们同意这个同学的答案吗?”

“你认为他错在哪?”

“你会怎样修改?”

同学之间互动交流,在完整的表述中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挖掘,更全面地了解数学知识,提高运作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听者也对解题过程进行再思考,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

(二)模拟考场数据,让易错问题更引起关注

模拟考场中的试题是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而形成的,是教师匠心独具的体现。在试题的难度、题型和分值的设置上与真题一致。学生通过练习能加深对知识理解、熟练运用,电脑能对学生的判断和选择题及时进行批改,学生在线快速了解自已的想法中易混乱的知识点并及时纠正。

在学完《课桌有多长》后,针对二年级学生在操作和读数上易出错问题,在虚拟考场中出示左图中的练习。此时计算机成了学生的陪练,让学生对易混知识进行练习辨析,避免了问老师的害怕心理和向同学询问的尴尬。

总之,网络时代学习出现多元化,从师生学习、人本学习,发展到人机学习、生生学习,其本质就是互动多样性。“互动”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互动到相互启发,推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让学习效率更高。万物皆相互依存,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在人与人的互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火花。在线学习,提供师生、生生间互动的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施展,让教师的教学更具智慧,实现高效互动。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周长导图思维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周长面积变变变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第6章 一次函数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